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米

太白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米

药材名称太白米

拼音Tài Bái Mǐ

别名百合

来源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Stapf以小鳞茎入药。秋末采挖,晒干去壳备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止痛。用于心胃气痛,胸闷,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0.5~2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8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太白米

药材名称太白米

拼音Tài Bái Mǐ

别名九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lirion bulbuldiferum(Lingelsh.)Srearm[Paradisea bulbulifera Lingelsh;notholirion hyacinthi-num(Wils.)Stapf]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小鳞茎,去外皮,阴干。

原形态百合多年生草本。茎高60-150cm,近无毛。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须根极多,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小鳞茎卵形,淡褐色,直径3-5mm。基生叶数枚,带形,长10-25cm,宽1.5-2cm;茎生叶呈条状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10-24朵;苞片叶状,条形;花梗稍弯曲;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绿色;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子房淡紫色,柱头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有钝棱。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含甾体生物碱:太白米甙甲

性味辛;甘;苦;微温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研末,1.2-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钟花

    药材名称金钟花拼音Jīn Zhōnɡ Huā别名土连翘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金钟花的果壳、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sythia viridissima L

  • 球花马蓝

    药材名称球花马蓝别名温大青、大青菜[浙江]来源爵床科球花马蓝Goldfussia pentstemonoides Ness[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Ness)T.A

  • 荆芥

    《中国药典》:荆芥药材名称荆芥拼音Jīnɡ Jiè英文名HERBA SCHIZONEPETAE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

  • 蜗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蜗牛药材名称蜗牛拼音Wō Niú别名天螺蛳、里牛、瓜牛来源大蜗牛科动物回型蜗牛Eulota similaris Ferussac,以干燥全体或活个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

  • 海蟹壳

    药材名称海蟹壳拼音Hǎi Xiè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采收和储藏:加工或食用时,拣取外壳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药材名称海金沙根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

  • 小青藤

    药材名称小青藤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别名青藤香、马哥罗、小一支箭、过山龙、股藤、家同藤、野牵牛、毛风藤、石板藤、老鼠藤、风藤、小股藤、牛串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 水芋

    药材名称水芋拼音Shuǐ Yù别名水葫芦、水浮莲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apalustrisL.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 百蕊草根

    《中药大辞典》:百蕊草根药材名称百蕊草根拼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