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结胸

猜你喜欢

  • 小儿发黄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色黄不泽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治宜滋肾养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制何首乌、菟丝子煎服。

  • 邹氏纯懿庐集

    丛书。清·邹汉璜撰于1840年。此系稿本,内容有作者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和临床经验总结。包括《素灵杂解》、《难经解》、《伤寒卒病论笺》、《伤寒翼》、《金匮要略解》、《寒疫论》、《千金方摘抄》及《疮疡》共八

  • 参芦散

    见《医方集解》。人参芦,为末,水调下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功能吐虚痰。治虚弱人痰涎壅盛,胸膈满闷,温温欲吐。本方早见于《丹溪心法》,但无方名。

  • 湿疸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指黄疸之湿重于热者。其症色黄而晦,一身尽疼,四肢沉重,不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等。治宜化湿利冰,如茵陈五苓散、除湿丹之类。如湿疸七八日后壮热,热在里,有血

  • 肾癌翻花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 疙瘩七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内伤吐酸水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因恼怒忧郁,肝郁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症见食入吐水酸馊,两胁刺痛,面红升火,脉多弦数。宜用柴葛平胃散、栀连平胃散等方。因脾胃虚寒、宿食、水饮、痰热所致者,亦属内伤吐

  • 石门

    经穴名。代号RN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门、丹田、利机、精露。属任脉。三焦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

  • 气血俱虚头痛

    病证名。指气虚与血虚证候并见的头痛。见《兰室秘藏·头痛》。《脉因证治·诸头痛有六证》:“气虚,因下部气虚,上攻,温温而痛者,异乎邪毒所攻。”《张氏医通·头痛》:“因血虚而痛者,痛连鱼尾,善惊惕,其脉芤

  • 督脉

    奇经八脉之一,代号DU。出《素问·骨空论》。其循行路线,《针灸甲乙经》:“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按:《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