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养胃汤

大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大养胃汤

药方名称大养胃汤

处方厚朴(去皮)生姜各60克 肥枣90克(锉,上三味同炒)白术山药(炒)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甘草(炙)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耆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三因》卷十一:大养胃汤

药方名称大养胃汤

处方厚朴(去皮)2两,生姜2两,肥枣3两(锉,上3味同炒),白术1两,山药(炒)1两,人参1两,川芎1两,橘皮1两,当归1两,五味子1两,藿香1两,甘草(炙)1两,枇杷叶(刷毛,姜炙)1两,黄耆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腹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安神清镇丹

    药方名称安神清镇丹处方犀角2钱,朱砂1钱,干漆1钱,山甲片5分,轻粉5分,旱三七2钱,京牛黄5厘,青蒿1捻,甘遂2钱,大黄2钱,麝香3厘。制法上为细末,用猪脾1个,阴阳瓦焙焦成炭存性,细研,与药面合一

  • 粉隔汤

    药方名称粉隔汤别名矾石汤处方矾石1两。功能主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用法用量矾石汤(《兰台规范》卷四)。摘录《肘后方》卷四引《胡洽方》

  • 天麻半夏汤

    药方名称天麻半夏汤处方天麻半夏各3克橘皮(去白)柴胡各2.1克黄芩(酒制,炒)甘草白茯苓(去皮)前胡各1.5克黄连0.9克(去须)制法上九味,哎咀,都为一服。功能主治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眩眼黑,兀

  • 荆芥饮子

    药方名称荆芥饮子处方荆芥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芎藭1两,蒲黄1两,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庶虫)虫30个(去翅足、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炒

  • 臭黄膏

    《圣惠》卷六十五:臭黄膏药方名称臭黄膏处方臭黄半两(研),乱发半两(烧灰),芜荑半两,硫黄1分(细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吴茱萸半两,粉脚半两(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风疮疥癣,

  • 大增力丸

    药方名称大增力丸处方大肉苁蓉(酒洗,去鳞甲)4两,土茯苓4两,川牛膝1两,当归1两,大鳝鱼重2斤者(炙干)。制法上为末,以黄精自然汁为丸服。功能主治服之气力倍增。主用法用量口服。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 冰黄膏

    药方名称冰黄膏处方黄连60克冰片0.9克麝香0.6克轻粉1.5克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

  • 艾叶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药方名称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除痛丸

    《杨氏家藏方》卷五:除痛丸药方名称除痛丸处方木香乳香(别研)沉香藿香叶(去土)肉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枳实(麸炒,去瓤)吴茱萸(汤洗七次)京三棱(煨香,切)蓬莪茂(煨香,切)各15克黑牵牛120克

  • 柴胡枳桔汤

    《古今医鉴》卷三:柴胡枳桔汤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处方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