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昙鸾条。
全舌无苔,红艳如柿色。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清热养阴,或滋阴降火。
疮疹病因之一。出《斑疹萃英·疮疹标本》。亦名秽毒。凡疮疹乃五脏毒,其出归一证。肝水疱,肺脓疮,心斑,脾疹,惟肾不食秽毒,而无诸证。
古病名。痿的别称。因四肢痿弱,变易正常的作用,故名。《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张志聪注:“痿易者,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详痿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正传》。即莲须,详该条。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介绍】:见孟继孔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