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喘呼

猜你喜欢

  • 八触

    气功术语。指气功锻炼过程中,在身心松静情况下出现的八种感觉。①隋智顗的《童蒙止观》中指动触、痒触、轻触、重触、冷触、腹触、涩触、滑触。②另一种说法是一掉(摆动)、二猗(长而美)、三冷、四热、五浮、六沉

  • 芦芽根

    见《山东中药》。即芦根,详该条。

  • 翰林良医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疔肿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疔疮。见该条。

  • 清咽导痰汤

    《疫喉浅论》卷下方。薄荷、杏仁、桔梗、栝蒌、浙贝母、橘红(盐水炒)、牛蒡子、赤茯苓、苏子、枳实、鲜竹茹、陈白萝卜英。水煎服。治疫喉红肿白腐,身热有汗,痧见不透,咳嗽痰壅,神呆气粗,苔黄粘厚,脉滑并数,

  • 四面戟

    见《药材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行指(趾)痛

    病证名。指经行时,指趾疼痛,经后自消。多因寒凝气滞血瘀,肢端血脉受阻所致。症见指、趾胀痛,肿胀触痛、麻木发冷或兼有少腹、胸胁胀痛,经血色暗有块,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温经。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 瘫痪

    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又名瘫痪风。指四肢不用的疾患。《医贯·中风论》:“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而不举也;痪者涣也,血气涣散而无用也。”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复因邪气(如风寒湿热痰瘀等病邪)

  • 脾虚发黄

    病证名。脾气虚弱导致湿热郁滞而致的黄疸。《幼幼集成》:“盖脾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热乘之。”黄重者利湿清热,用茵陈五苓散;黄稍退,即速健脾。若面目俱黄而带虚浮,宜补脾健胃

  • 天钓

    病证名。出明·万全《育婴家秘》。惊风的一种证型。又名天吊惊风、天钓惊风。临床以高热惊厥,头目仰视为特征。多由外感风热,或乳哺失宜,以致邪热痰涎,蕴积上焦,心膈壅滞,不得宣通而成。明·陈治《幼幼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