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风

喉风

病名。见《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泛指咽喉多种疾患。《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曰喉风。”多因风热搏结于外,火毒炽盛于内,肺失清肃,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停聚咽喉所致。《喉风论》卷上:“无言喉风者,皆有喉肿而痛,恶风发热之症。”症见咽喉肿痛,或痛连项颊,继之痰涎涌盛,语声难出,吞咽呼吸均感困难。若邪毒内陷,则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咽喉内外俱肿,甚则窒息。《焦氏喉科枕秘》:“喉风积热气喉中,壅塞须臾气不通,痰涎肿痛难言语。”历代文献虽载喉风者有十二证(《喉科秘旨》)、十六证(《喉科杓指》)、十八证(《喉证全科紫珍集》)、三十六证《重楼玉钥》等,然因其发病的病因病机不同,而有酒毒喉风阴虚喉风肺寒喉风劳碌喉风等之分;因其发病后喉间颜色不同,又有紫色喉风淡红喉风白色喉风等之异;因其发病急缓,而有急喉风慢喉风走马喉风等之殊;因其发病后症状不同而有紧喉风呛食喉风脚根喉风哑瘴喉风叉喉风等之变。详见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芦蓬茸

    出《小品方》。为芦花之别名,详该条。

  • 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手法

    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该条。

  • 元觉

    【介绍】:宋代医僧。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医术高明。

  • 黄帝内经

    医经名著。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18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书中以医学理论为主,兼及针灸、方药

  • 颐(gèn 亘)

    即下颌支髁状突。

  • 跌损妙方

    书名。明·异远真人撰。1卷。撰年不详。原系抄本,经清·孙应科重加校订,刊于1836年。书中根据身体部位分为全身、头面、身中、脊背、腿足、金疮及通行七门,分别记载不同部位损伤的治法及某些手术整复治法。建

  • 三百六十五节

    指全身穴位。《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王冰註:“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当时实际穴位不足此数。

  • 吕震名

    【生卒】:1798~1852年【介绍】: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

  • 脑热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夫小儿肺脏壅滞有热,上攻于脑,则令脑热也。”脑热则引起鼻干,口渴,心烦,不寐等。宜以清热养液为治。

  • 阴地流泉

    流于阴地的泉水。因长期不见日光,又含有动、植物腐烂后的毒质,如不经处理,饮后易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