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唾血

唾血

证名。①指痰中带血。《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详咳血嗽血咯血等条。②指血随唾液而出。多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脾不统血者,伴见心悸怔忡,睡卧不安,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宜用归脾汤七珍散等方加减。肝不藏血者,伴见头痛胁痛口渴便秘,宜用当归龙荟丸泻心汤等方。阴虚火旺者,伴见咽干口燥心烦失眠,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滋阴降火汤、麦冬养营汤等方。《张氏医通·诸血门》:“唾血,平时津唾中有血如丝或浮散者,此属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也。有兼心兼肾兼胃之不同。兼心,加味归脾汤;兼肾,六味丸五味子肉桂;兼胃,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粟米,名七珍散。”

猜你喜欢

  • 喉科

    临床分科名称。见《喉科指掌》。系指传统医学论治咽喉、口齿病的专门学科。又叫咽喉科、喉咙科、咽喉口齿科。早在唐代太医署中便设有耳目口齿科,为中医五官科的雏形。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对喉科病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 囊痈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三。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或外湿浸内蕴酿成毒而致。证见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阴囊红肿热痛。因其睾丸不肿大,故可与子痈鉴别。初起宜清利湿热,服清肝利湿汤;已成

  • 傅允科

    【介绍】:见傅仁宇条。

  • 中焙(bèi 倍)舌

    即黑燥厚苔边红舌。舌色纯红,中心黑厚而干,形似小舌。为邪热结于里之象,宜攻下泄热(见《伤寒金镜录》)。

  • 膀胱邪

    膀胱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

  • 医技便巧针灸指南

    见针灸指南条。

  • 瘛病

    病名。《圣济总录》卷四十三:“瘛病。论曰:《内经》谓病蛊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夫精属肾,筋属肝,脉属心,精盛则滋育诸筋,荣灌诸脉,故筋脉和柔。今风客于肾,病蛊出白,则精已亏矣。经所

  • 公孙

    经穴名。代号SP4。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的前缘,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并有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通过。主治胃痛,

  • 翰林医官院使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共2人,掌管全院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钱松汉

    【介绍】:见钱秀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