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唇风

唇风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唇瞤唇颤动,本病多因胃经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多发于下唇。初起红肿发痒,继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如风盛过燥,则口唇干裂脱屑,状若无皮,日久口唇瞤动不止。治疗:初宜疏风清热,表里两解。内服防风通圣散,日久宜养血祛风,内服四物汤加蝉衣僵蚕全蝎。外搽黄连油或紫归油频搽、或冰硼散调水或油擦唇部。相当于剥脱性唇炎。又《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唇风多在下唇生,阳明胃经风火攻,初起发痒色红肿,久裂流水火燎痛。”治宜疏风清热,表里双解。服双解通圣散加减,外涂黄连膏

猜你喜欢

  • 北五味子

    见《医学入门》。为五味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 盒儿藤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陈若虚

    【介绍】:见陈实功条。

  • 气府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是补充《气穴论》未足之义,重点介绍手足三阳经脉气所发之穴,因手足三阳经之脉,为六腑所主,故名。文中说明各经脉气交会之处的腧穴数与分布概况。其所举之穴有属本经的,也有他经的,所以不同于

  • 钟吕传道集

    气功学专著,唐·施肩吾撰。本书是唐代有影响的气功学名著,也是应用气功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文献资料。作者除继承发展了唐以前气功学成就之外,还有创新和补充,体现了唐代气功的特点。

  • 乌梅膏

    ①《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乌梅不拘量。煎成膏,含化。治久咳,久治投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②经验方。见《中医外科临证手册》。乌梅30克,食糖9克,水50毫升,醋15毫升。先将食糖溶在水内

  • 蒙医传统验方

    即《观者之喜》,详见该条。

  • 王仲丘

    【介绍】: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

  • 阴包毒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阴包毒疮。指生于大腿内侧阴包穴之外痈。证治见大腿痈条。

  • 脱证

    阴阳气血严重耗损的综合表现。症见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临床上把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部分休克属此范围。若久病元气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