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利症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肺阴不足则水无化源,肝阴不足则不能施泄,肾阴不足则水竭于下,都可导致小便不利。主要症状为小便不通,内热神衰,肌肉黑瘦,下午咳嗽,脉多细数。治宜养阴为主。肺阴不足用生
指面现枯萎晦黄的病色。多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所致。《中藏经·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脾病则面色萎黄。”可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病及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疾患。
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简称五发。《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书名,为一大型丛书。约成书于宋代(960~1279年间),系道家仿佛家的大藏经编辑而成。内容庞杂,包罗甚广,不少是专为祈祷神仙的,有些是子书,也有医书。《内经》、《千金方》亦被包括在内。其他如炼丹、服
病证名。指脾虚中寒,统摄失权所致的大便下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因冷饮中寒,或杂食生冷,血为寒凝而下,必腹痛色晦淡。宜附子理中倍炮姜加酒连。”此外尚可见怯寒神疲,舌质淡红,脉象沉细等。《金匮》黄土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四肢缓纵,不能随意运动。《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者,则缓纵不随。”宜分辨寒热,以疏风通络为治。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钩藤。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岩白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小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下焦火横行之疾。”治宜清热祛风除湿,可选用白薇丸或泻湿汤加减。
针对营卫两亏,风寒湿痹阻关节、肌肉或经络的治法。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用黄芪、甘草、当归、赤芍、防风、羌活、姜黄等药,常用方如蠲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