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虚实之分。虚证亦称面目虚浮。多因脾、肺、肝、肾脏气虚衰所致。实证多由湿热壅盛、风火水气、阳明实热所致。《景岳全书·面病》:“面肿有虚实,肿者为实,浮者
见《银海精微》卷上。即猪肝散,见该条。
【介绍】:见何世仁条。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跟上5寸,指附阳穴。马元台注:“附阳本在外踝上三寸,今曰跟上五寸,则踝下至跟二寸,而踝上有三寸,则当是附阳穴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详见水毒条。
即硫黄。见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蝉蜕,详该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见《随息居饮食谱》。为荷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