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风

内风

①古病名。指因房劳汗出,风邪乘袭的病症。《素问·风论》:“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内风》:“新房室竟,取风,为内风。其状恶风,汗流粘衣被,此其候也,大补黄芪汤。”②指肝风。与外风相对而言。《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荣络,补阴潜阳。如虎潜、固本、复脉之类是也。”参肝风内动条。

猜你喜欢

  • 巴戟

    出《本草图经》。为巴戟天之简称,详该条。

  • 小儿睑中生赘

    症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皆脾胃壅热上冲入眼睑眦之中,致令生肉。初时小如麻米,后三五年间长大,摩隐瞳人,赤涩泪出。切宜钩割散去瘀血,后乃熨烙。”内治宜清泻脾胃积热,服清胃散加减。

  • 卧胎

    病名。即胎不长。《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一名卧胎。”参见胎不长条。

  • 头项强痛

    证名。指头项部牵强不舒作痛。多因邪在肌肤或遏阻经络所致。《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外感表证,宜发散解表。如久病项强,多属痹证,宜祛风化湿、舒经活络。痉病初起,亦

  • 妊娠外感灰黑舌

    孕妇外感舌见灰黑。胎多难固。若面赤而舌灰黑,急用泻下以救其母,若面赤而舌微黑,仍须兼保胎,若面舌俱黑,则母子俱危(见《伤寒舌鑑》)。

  • 七星箭

    ①见《四川中药志》。为狗屎花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金莲之别名。各详该条。

  • 潘霨(wèi 位)

    【介绍】:清代医家兼官吏。字伟然。江苏吴县人。官至贵州巡抚,精于医,任官所到之处,恒以医济民。辑刻有《园医学六种》,为其在江西时所作。其书包括伤寒、针灸、妇产、外治、本草等科,流传较广。

  • 喉底

    即咽后壁。

  • ①(cóng)。①顺从。与逆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皆从。”②正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③指采取某种处理方式或原则,即选用之意。《脾胃论》:“此湿胜,从平胃散

  • 阳中隐阴

    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金针赋》。其法先进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觉微热,再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慢按紧提六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寒后热,虚中夹实之症。本法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