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伏暑

伏暑

①病名。指发于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气温病。见《济生方》卷三。《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暑毒伏于人身之内。”因病发季节不同,有秋时晚发秋后晚发伏暑晚发伏暑伤寒等。病证轻重与邪伏时间的长短有关。《温病条辨》卷一:“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初起多由新感引动,头痛身热,恶寒无汗,体痛肢楚,脘闷恶心口渴或不渴,便秘或溏,色如红酱,溺黄浊而热,继则状如疟,但寒热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肤隐隐见疹,或红或白,甚或但热不寒,热盛于夜,谵语烦躁,渴喜冷饮,或呕或呃,天明得汗,身热虽减而胸腹灼热不除,病程久延,速则三四候可解,缓则五七候始除。舌苔白腻而厚或满布如积粉,继则由白转黄,甚则转灰转黑,或糙或干,或焦而起刺,或燥而开裂。亦有初起即寒少热多,日轻夜重,头痛而晕,目赤唇红,面垢齿燥,烦躁恶热,口干不喜饮,饮则干呕,咽燥如故,肢虽厥冷而胸腹灼热如焚,大便多秘,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肛门如灼,溺短赤涩,剧则手足瘛疭,昏厥不语,或烦则狂言乱语,静则郑声独语,舌色鲜红起刺,剔无苔垢,甚则深红起裂,或嫩红而干光,俟其邪由营转气,苔始渐布薄黄,及上罩粘腻薄苔,如舌红中夹黑苔,或舌红起刺中夹黄黑苔者,症情凶危,本病脉多弦数不扬,治宜视热偏重者,按暑温治疗,湿偏重者,按湿温治疗。②指病因。《六因条辨》中卷:“四时伏气,皆能为病,即伏寒、伏风、伏燥,皆可与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温为冬令之伏寒,肠风为春令之伏风,疟痢为夏间之伏暑,咳嗽为秋天之伏燥,以类而推。”

猜你喜欢

  • 柴磁地黄丸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

  • 白河车

    ①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②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万年青之别名。各详该条。

  • 金盆寒药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协热利

    病证名。指泄利挟有表热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亦有指热泻者。参协热下利、夹热自利条。

  • 费长房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 子翻胃症

    病证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二:“妊娠呕吐不已,数月不思饮食,精神如常,非恶阻,名子翻胃症。”

  • 清碧先生

    【介绍】:见杜本条。

  • 王璆(qiú 球)

    【介绍】:南宋医家。字孟玉,号是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为淮南幕官,1196年(庆元二年)辑成《是斋百一选方》20卷。

  • 费友棠

    【介绍】:清代医生。字山寿。笠泽(今江苏吴江)人。辑《急救应验良方》(1872年刻行)、《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刻行)等书,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

  • 费伯雄

    【介绍】:清代医家。字晋卿。江苏武进人。咸同间(1851-1874)以医术闻名。著有《医醇賸义》、《医方论》等书。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不趋奇立异,善于变通化裁古方,创制新方,有较高的临床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