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

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后小腹部疼痛。多因血虚胞脉失养,或血瘀、寒凝等瘀阻胞脉所致。其中瘀血阻滞胞脉而致腹痛者,又名儿枕痛。若气血虚者,症见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心悸气短,治宜补血益气,方用肠宁汤;若属血瘀者,症见小腹硬痛,舌质多紫暗,或小腹部可摸到硬块,兼见恶露不下或不畅,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散结定痛汤;若感受风寒者,症见面色青白,四肢不温,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稍减,治宜温经散寒,方用生化汤加减。也有认为产后腹痛包括大腹和小腹部疼痛。大腹痛伤食所致。

猜你喜欢

  • 韩止轩

    【介绍】:见韩善徵条。

  • 王宇泰

    【介绍】:见王肯堂条。

  • 热泻

    病证名。又称热泄、火泻、火泄。因热迫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粘,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

  • 麝香灸

    见隔姜灸条。

  • 孙氏医学丛书

    书名。孙鼎宜编撰。初刊于1932年。共六种:《伤寒杂病论章句》、《伤寒杂病论读本》、《难经章句》、《明堂孔穴》(附《针灸治要》)、《脉经钞》、《医学三言》。

  • 脾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 疳毒眼

    病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小儿易饥而渴,瘦瘠,腹胀下利,作(通嘶)声,目病生翳,睫闭不开,眵泪如糊,久而流脓,俗谓之疳毒眼。”与小儿疳眼同,详该条。

  • 子烦

    病名。见王肯堂《胤产全书》。亦名妊娠子烦。妇女怀孕后因血聚养胎,阴血不足,或素有痰饮,复因郁怒忧思,致使火热乘心,神志不宁,出现心惊胆怯,烦闷不安的病症。阴虚者,兼见五心烦热,口干,宜清热养阴、除烦,

  • 手背毒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手发背。见该条。

  • 乌痧胀

    病名。干霍乱之俗称。《医学心悟·伤暑》:“谓干霍乱证,世俗名搅肠痧、乌痧胀。”详干霍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