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因湿热凝聚而成。生于小腿之下,跟骨之上。初如核桃,色红漫肿,微胀痛,脓宜速溃,迟则脓毒伤筋。早期治同外痈;若迟溃则伤筋脉。治同无头疽。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证名。指两足软弱,行走时收引无力,举步艰难。《灵枢·经脉》:“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所致。本证
病名。即瘰疬之夹项而生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如黄豆结篓者名锁项疬。”参见瘰疬条。
【介绍】:见戴思恭条。
【生卒】:1661~1742【介绍】:清药家。字凤鸣。北京人。初习儒,于公元1702年创办同仁堂药店。自称方尊《肘后》,药辨地道,注意炮制品味质量。1723年前后开始提供清廷御药房药品。子孙继其业,迄
指热盛伤阴,筋脉失养所致的痉病。见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内科学讲义·痉证》。由于邪热壅滞,或热甚伤阴,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症见壮热,项背强,口噤齘齿,手足挛急,腹满便秘,甚则角弓反张,神识不清,舌苔黄,
①指厥阴。《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②三阴经联合之称。《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