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天葵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通常是指膈上部位;否,与痞同义,有闷满堵滞的意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通,故谓之否。”心下否痛,指膈上有痞塞胀满疼痛的
经外奇穴名。《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二七壮;若灸两边亦无害。”即以两口角间长度为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黄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虎耳草之别名。②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锦地罗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车前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杨康候条。
病名。指牙痛之因于风者。参见牙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