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阴交

三阴交

经穴名。代号SP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另说:“在内踝上八寸”(《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以及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孕妇禁针”(图9)。

图9

猜你喜欢

  • 人参胃风汤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人参养胃汤,见该条。

  • 郑玉挥

    【介绍】:见郑麈条。

  • 喉疔

    病名。见《增订治疔汇要》卷上:“喉疔,急症也。生于喉间,形如靴钉,尖而且长,紫黑坚硬,初起麻痒,旋即大痛。”系指发于喉内两旁之疔。初起但觉喉内麻痒,断而迅速疼痛,或发寒热。多因肺胃火燔,邪热内侵,郁久

  • 刘云樵

    【介绍】:见刘文华条。

  • 雀目

    病证名。又名雀盲、雀目内障、雀目昏睛、黄昏不见、鸡蒙眼、鸡盲、阴风障、阳衰不能抗阴之病、鸡摸眼。《诸病源候论》卷廿八:“人有昼而睛明,至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雀鸟暝,便无所见也。”《杂病源流犀

  • 淫热眼

    病名。见佚名《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该条。

  • 张氏医书七种

    见张氏医通条。

  • 济生栝萎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栝蒌实、枳实(麸炒,去瓤)、桔梗、半夏各等分。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后淡姜汤送下。治胸膈痞痛彻背,胁胀喘急妨闷。若痰因火动者,加黄连。

  • 右雀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者。详雀舌条。

  • 健身桩功

    气功功法。是一种站桩功法。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推广,对各种慢性病有一定治疗效果。其功法:姿势采取站、坐、卧三种,以站式为主,坐式为辅。站式姿势有:混元桩、前推式、伏按式、手托式、扶助式、休息式。坐式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