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张聿青医案>

《张聿青医案》痢·

沈(右) 痛泄者久。今年风木在泉,秋冬以来,正当旺气在木,痛痢日剧。自夏徂冬,泄痢辄带鲜血,五日来腹痛尤甚,痛起之时,竟有不能支撑之势。饮食入胃,上则痞阻,下则欲泄,心中怔悸,有难以名言之苦,其尤甚之时,似觉心神蒙混,耳鸣头晕。其痛于少腹为重。脉细而两关俱弦。按少腹两旁属肝,居中为冲脉。今冲气不和,肝木偏亢,其横暴之气,郁怒冲突于中,所以一痛而其重若此也。夫抑而下者为气,升而上者为阳,阳气鼓荡,则心神为之摇撼,所以有懊 莫名之状也。惟于夏秋之间,便中带血,此必有湿热参杂其间。此时痛势剧盛若是,惟有伐肝和营,或足以制其暴戾之性。向有喉证,药难飞渡。

仿徐氏上下分治之法,汤丸并进,冀其不致痛极发厥为幸。

白芍(二钱甘草三分煎收) 白蒺藜(三钱) 甜广皮(一钱) 炒当归(二钱) 醋炒青皮(一钱)黄柏炭(八分) 川连炭(三分) 上徭桂(五分后三味研细米饮为丸烘干开水下)

【二诊】 昨投温脏清腑,伐肝和营,自夜间至午,痛稍和平,而不能大定。其痛甚之时,以手按之,则势稍缓,显不在实痛之列。大便自利,犹然带血,心中热辣,时有难名之苦, 杂而不能食。脉两关俱弦,左寸虚微,尺部细涩,苔白浮糙。良以血去太多,木失涵养,致虚肝肆横,下克脾土,上撼神舍,中流渐无砥柱,木乘土位,久而不复,延致入损之症也。再拟柔肝之体,而以和胃兼之。

阿胶(二钱)乌梅肉(五分)半夏曲(二钱)茯苓(三钱) 淮小麦(五钱) 生地炭(四钱)淮山药(四钱)当归炭(二钱)橘白(一钱)大枣(劈开四枚) 川雅连(三分吴萸汤炒) 杭白芍(二钱炙草三分煎汁炒)

【三诊】 投阿胶梅连汤出入,痛势减轻,利下较爽,圊数亦疏。苔虽稠浓,而苔上之糙尽化,脉缓热退。其为脾阴亏损,肝木势横,可以概见。药既应手,再扩充之。

阿胶(二钱)茯苓神(各二钱) 炙乌梅(五分)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当归炭(二钱)川雅连(醋炒三分) 炒山药(四钱)石榴皮(炙一钱五分)牡蛎(三钱)泽泻(一钱五分)龙眼肉(四枚) 杭白芍(二钱炙草三分煎汁炒)橘白(一钱)

【四诊】 投药之后,下利已减至二次,然未及二日,圊数又至五七次之多,色仍紫赤。良以湿热之邪,留恋于肠腑屈曲之处,不能得楚,而脾阴早已暗伤。差幸肆横之木渐平,剧痛大定。惟心中一痛,辄下鲜赤,心脾兼亏,致营液渗溢。再参补益心脾。

吉林参(七分) 广木香(三分)半夏曲(盐水炒二钱) 盐水炒橘白(一钱) 朱茯神(三钱) 炙乌梅(三分)远志肉(甘草汤炒五分) 生熟谷芽(各二钱)当归炭(二钱)酸枣仁(二钱炒) 真阿胶(一钱五分) 土炒白芍(二钱)

【五诊】 叠进补益脾阴,柔和肝木,下痢顿止,痛亦若失,胃亦渐开。半截病魔,却于旬日,殊出望外,可庆可庆。惟舌苔未化,心中仍似有烦热之意,脉细弦微数。还是湿热未清之象。再从育阴之中,兼清湿热。

炒丹皮(二钱)黑豆衣(三钱) 炒女贞子(三钱)蔷薇露(一两)茯苓(四钱) 金石斛(四钱) 广橘红(一钱) 炒半夏曲(二钱) 鲜谷露(温冲一两) 川雅连(四分干姜二分煎汁炒)

金(左) 疹回之后,饮食过节,致腹痛泄泻,身复发热。转痢则重。

黄芩(一钱五分) 煨葛根(八分)桔梗(五分) 生甘草(四分) 南楂炭(三钱)枳壳炭(一钱) 范志曲(二钱)木香(五分) 白茯苓(三钱) 炙内金(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二诊】 升泄陷里之邪,痛痢仍然不止,里结后重,色白如冻,间带赤腻,脐下拒按不纳不饥,热退不楚。

脉象滑数,舌红苔白。停食阻气,遂令风邪湿热,尽趋于下,转成痢疾。两次病伤,何堪经此波折。再拟苦辛开通法。

淡芩(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 广郁金(磨冲二分) 真建曲(三钱) 楂炭(三钱)枳实(一钱)茯苓(三钱) 磨木香(三分) 生草(三分) 香连丸(七分先服分二次)

【三诊】 疏通府气,兼清湿热,解出碎杂散粪。有形之积,已得疏化,理应痛止痢减。乃痢稍减疏,而少腹作痛,有加无已,且从白转红,粘腻之血,鲜紫杂下,火升颧红,唇色如朱,神情委顿,谷粒不食。脉滑数转为细弱,舌红苔黄,近根脱液。有形之积虽化,而风湿热从气入血,血液耗残,木失柔养,虚肝肆横,所以少腹作痛更甚,以少腹居中为冲脉,两旁属肝也。拟酸甘柔润养血。

生地炭(四钱)当归炭(二钱)阿胶珠(一钱五分) 生熟草(各三分) 川连炭(五分) 丹皮炭(二钱)金银花(各一钱五分) 杭白芍(三钱) 隔年香稻根须(五钱如无隔年者用香粳米百粒煎汤代水)

【四诊】 酸甘柔润养血,痛势稍缓,而下利不减。每交阴分,辄后重气坠,频痢不爽,其营液耗残,略见一斑。然不纳不饥,红积之外,复有深黑如酱之物杂下,营液既亏,而肠胃湿热郁阻,不克宣通。前法再参苦辛开通,以冀湿热宣化,而肠胃怫郁开通是幸。当归炭(二钱) 炒丹皮(二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赤白苓(各三钱) 杭白芍(二钱) 炒川连(五分)炒红曲(一钱五分) 香粳稻须(五钱)滑石块(三钱) 上徭桂(研后入二分)

【五诊】 开通大肠怫郁,痢数稍减,红腻略退。但临圊仍然腹痛,后重气坠,不纳不饥。脉数不爽,舌红苔黄,唇口糜碎。肠胃湿热郁阻,胃浊蒸腾于上,所以不思纳谷。肠中屈曲之处,亦为湿热所阻,府气不能宣通,所以后重气坠不爽也。再苦辛通以开肠胃怫郁。

川朴(七分) 广皮(八分)枳壳(一钱) 淡芩(一钱五分) 香稻根须(五钱)木香(五分)槟榔(八分)茯苓(三钱) 川连(酒炒五分)

【六诊】 疏通肠胃,胸中闭结之浊稍开,渐思纳食,痢亦减疏。然仍腹痛后重,色赤仍如膏冻。脉象细数。

厥阴伏热乘脾,肠胃气机皆阻。再拟苦辛开通,而泄厥阴伏热。必得逐步退轻,方为顺象也。

上广皮(一钱五分) 上川朴(七分) 炮姜炭(二分) 杭白芍(一钱甘草煎汁炒) 制半夏(一钱半)炒丹皮(二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川雅连(姜汁炒五分)茯苓(三钱)槟榔(六分磨)

【七诊】 赤积大退,痛坠略减。所下黄腻起沫者居多,沫属于气,黄属于湿,还是湿热怫郁,欲开不开,蒸腾于胃。发热颧红,小溲混浊。脉数,舌红苔黄。泄化湿热,疏通肠胃怫郁,是目前之定局也。

川雅连(五分) 制半夏(一钱) 广木香(五分) 淡干姜(二分) 苦桔梗(一钱) 淡芩(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 杭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赤白苓(各一钱五分) 豆卷(三钱) 炒红曲(一钱五分) 六一散(三钱包) 鲜荷叶边(炒黄三钱)

【八诊】 赤积渐退,腹痛稍轻,痢数略减,后重气坠亦松,胃气苏醒,颇思饮食,山根青色亦退,皆属转轻之象。然痢虽减轻,身复发热,一昼夜不能熟寐。脉数右大,舌红苔黄。痧后少腹先觉不舒,山根色青,遂借饮食过节而成下痢,厥阴必有伏热,其上中湿热,因内虚而陷入于下。今肠胃怫郁稍开,而湿热充斥于三焦,所以熏蒸为热。再仿协热下痢治之。白头翁(二钱) 北秦皮(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益元散(包一钱五分) 杭白芍(一钱) 川黄柏(一钱五分) 川雅连(四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辰灯心(三尺)

【九诊】 邪从上中陷入于下,仍使邪还上中,不表而汗,热势因而大退,痢亦大减,后重已松,腹痛渐止,胃纳大起。种属转机。守效方再望应手。白头翁(二钱) 川雅连(五分) 淡芩(一钱五分) 川黄柏(一钱五分)茯神(三钱) 生薏仁(三钱)辰灯心(三尺) 益元散(三钱包) 北秦皮(一钱五分)白芍(八分)

左 便利虽止,而肛门如坠,迸迫不舒。服升补之药,下坠不退,脉濡且滑。此湿热压滞,府气下坠。宜苦泄法。

白术枳壳赤白苓泽泻桔梗防风半夏猪苓上徭桂(三分)炒黄柏(七分) 川连(三分三味研末为丸服)

章(左) 痢经数月,而临圊仍然腹痛,当脐动跃,足厥不温,痢色虽赤,而殷淡不鲜。良以脾阳暗伤,湿积未楚。拟补脏疏腑。

于术白芍炙草 奎党参猪苓当归枳实茯苓炮姜木香泽泻木香槟榔

冯(右) 下痢稍疏,而腹痛仍甚。气湿郁阻将成噤口。

川朴砂仁红曲六一散 赤砂糖(炒枯研细入煎)木香白芍广皮乌药茯苓泽泻荷叶此方专治血痢,妙在赤砂糖。师云、小肠火府,砂糖入之糖性粘滞,故炒枯用之。(正蒙志)

赵(左) 下痢气坠后重略松,右脉结代较和。其色犹带赤腻。的属湿热之邪尚盛。虽见转机,尚不足恃。

参须滑石白芍干姜川连 香稻根须当归(炒) 淡芩猪苓砂仁木香

席(左) 疏补兼施,百次以外之痢,渐减至二十余行,脐下按痛,已得全化,不可不谓起色。无如气怯懒言,频频哕恶,不能饮食。脉细无神,大有雀啄之意。良以食滞通行,而暑湿热冲斥三焦,致胃气遏伏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较昨虽有起色,正虚病实,犹于大局无裨。

参条(一钱) 炒川连(五分) 广陈皮(一钱) 水炒竹茹(一钱) 广木香(五分)生姜汁(一匙)茯苓(三钱) 藕汁(一两隔汤炖热冲) 白粳米一撮,煎汤代水。呕恶甚,先用石莲川连以止呕。

【二诊】 病稍起色。用生姜泻心汤。

【三诊】 痢渐减疏,肛门涩滞,亦已爽利,里急亦松,恶心亦定,脉亦起。

川雅连(五分)半夏(一钱五分)砂仁(七分) 鲜竹茹(一钱) 赤白苓(各二钱) 甜广皮(一钱)淡芩(一钱五分)滑石(三钱) 鲜生姜(四钱) 香稻根(一两五钱) 藕(一两五钱煎汤代水)

此证至后痛痢均减,竟仍不起,正虚也。(清儒附注)

邱(左) 向有痔坠里急,兹则下痢不爽。此暑湿热郁阻肠中,而成滞下,癖染紫霞,未可与寻常并论。

广皮砂仁枳壳白芍生草 香连丸木香滑石川朴黄芩生薏仁

袁(左) 下痢伤阴,湿热尽行化燥。便利虽不甚盛,而口舌糜腐满布。将至虚脱。拟救阴之中,兼清湿热。

阿胶炒松生地 金石斛茯苓橘红川雅连 水炒竹茹荷花佛手露(各温热过口) 上濂珠(三分) 川贝(四分) 上西黄(四厘三味研细吹口)

某 下痢虽不甚盛,而肛门火热,所下之物,臭秽异常,白腐满布,今白色皆转深黄。此皆湿热化燥,阴津告竭,车薪杯水,势难与造化争权也。西洋参(三钱) 北沙参(六钱) 生扁豆(三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大麦冬(三钱) 金石斛(四钱)粉丹皮(二钱) 川雅连(七分) 白荷花佛手露(各一两冲)

左 疟后下痢,腹痛甚剧。脉细,苔白质 。有形之积,无形之气,郁阻府中。宜为温通。

范志曲 川朴砂仁木香上湘军 青陈皮楂炭 附片茯苓

高 痢疾之后,脾虚湿滞。腰脊不舒,面带微肿。兹则食入运迟,时多沉睡。脉细不爽。此皆脾为湿困,脾土旋运不及。久恐有胀满之虞。

川朴(一钱)枳实(一钱)白术(一钱枳实同炒) 连皮苓(五钱)砂仁(七分) 广皮(一钱)香附(二钱)泽泻(一钱五分) 小温中丸(三钱)

徐(左) 痢后气滞下坠,每至小溲,辄漏粪水。此中气不足,清阳沦陷。拟升补之。

大有 于术茯苓升麻生熟谷芽上安桂党参广皮白芍此补中益气也。服之效,后用三奇散加砂苓薏泽术木香,续用五苓散方全愈。(正蒙附志)

邵(左) 下痢之后,湿热未清,暑湿蒸动,致下痢复作,色赤粘腻,临圊腹痛。休息情形也。势难急切从事。枳壳广皮 川朴 广木香当归泽泻砂仁茯苓酒炒白芍

朱(右) 久痢不止,临圊仍痛。湿热伏留肠胃屈曲之处。休息情形也。

台冬术 川连炭白芍陈皮上湘军(酒炒后入)当归炭 丹皮炭木香泽泻茯苓

王(左) 数年前曾经下痢,虽经治愈,然每至夏秋,湿热蒸动,其痢辄发。脉沉而滑。此湿热伏留肠胃,根蒂未清,所以触之即动也。当以通为止。

广木香泽泻川朴 川连 生熟薏仁 赤白苓 广皮砂仁炮姜

裘(右) 休息痢迁延数载,临圊作痛。此湿热伏留肠胃屈曲之处,血液由里耗损,天癸自然不行,恐难以此而便为孕象也。脉细不爽。先为疏通。

丹皮砂仁香附炮姜泽泻赤白苓当归炭 广皮木香川连白芍

邹(左) 痢成休息,色赤粘腻。脉濡微滑,苔白心黄。此湿热郁阻大肠屈曲之处。病久邪深,不能一蹴而几也。

炙绵 奎党参醋炙升麻诃黎勒 广皮当归炭 野于术 醋炒柴胡驻车丸(三钱)

陈(右) 痢成休息,临圊仍痛。脉濡而滑。此湿积伏留大肠屈曲之处。暂为疏通。

炒川连(五分) 于术(一钱五分)党参(二钱)枳实(一钱) 湘军(二钱炒)当归炭(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 云苓(四钱)炮姜(三分)

【二诊】 疏通肠胃,临圊仍然腹痛,脓血稠腻,而大便依然结燥。良以久痢阴伤,脏阴愈亏,则腑阳愈燥。

和阴之中,仍开湿热。当归炭(二钱) 生地炭(三钱)火麻仁(三钱)白芍甘草汤炒一钱五分)地榆炭(二钱) 丹皮炭(二钱) 栝蒌仁(四钱)阿胶(一钱五分) 上徭桂(三分) 川黄柏(一钱五分) 川连(三分三味研细末米饮为丸晒干先服)

【三诊】 养脏之阴,开腑之结,大便减少一次,脓血亦稀。其为脏阴不足,腑阳有余,可无疑义。前法再进一步。

阿胶(二钱)当归炭(二钱)地榆炭(二钱) 炒槐花(二钱)火麻仁(三钱) 大生地(四钱)丹皮炭(二钱) 栝蒌仁(三钱)白芍(一钱五分甘草二分同炒)

方维卿 投剂之后,合夜甚安,至今午后呃忒又盛,下痢肛门火热滞坠,小溲热痛。脉数左尺坚硬,苔白质红。痰滞较化,故得胃中之热气暂平。而下焦之火挟热上冲,所以肺胃之气,欲从下降而不能降,至成彼此鼓激之局。忌款未退仍在危地也。

生熟白芍(各一钱) 广皮(一钱)砂仁(七分) 炒竹茹(一钱) 滋肾丸(三钱) 生熟木香(各三分)川连(五分) 吴萸(一分川连同炒) 磨刀豆子(四分)

【二诊】 宣肺气之痹,原欲行其上而下脘通降也。乃呃忒仍然不止,中脘结痹不舒,沃出痰涎,呃方暂定。下痢频频。脉数,右关沉糊。良以暑湿热三气郁阻肠胃不化,热迫于下,致湿热之气,俱结于上。胃中之阳气不通。痢证之忌象频见,敢云治乎。不得已仿附子泻心法。

附子(五分) 川连(姜汁炒五分)木香(五分)橘皮(一钱) 炙柿蒂(四个) 公丁香(三分)赤白苓(各二钱)干姜(五分)猪苓(二钱)泽泻(一钱五分)竹茹(一钱)

【三诊】 呃逆较疏,仍然不止,下痢较爽,溲略通利。脉象稍稍有神。木邪素旺,暑湿热郁阻肠中,胃府失于通降,遂失清升浊降之常。仍在险途。

参须(另煎冲八分) 炒川雅连(四分) 制半夏(三钱)刀豆子(磨冲三分)茯苓(四钱)枳实(一钱) 炒淡干姜(五分)橘皮(一钱五分)竹茹(姜汁炒一钱) 公丁香(三分) 上徭桂(三分)柿蒂(二枚三味共研细末饭丸药汤送下)

按师常云、维卿之恙,后审知其有停饮,用沉香黑丑二味见功,此法外之法也。下方丁香徭桂黑丑三味,固以有酸水泛出而用,然治法之神,殆得子和氏三昧者矣。(清儒附注)

【四诊】 呃忒下痢俱减,神情亦略起色,脉沉略起,然脘中时仍阻塞,并有酸水泛出。良以平素所有之寒,阻遏中阳,致气血鼓激,胃气逆冲。既稍有转机,不得不竭人力,以希造化。

参须(另煎六分) 鲜生姜(洗切一钱) 制半夏(三钱)茯苓(五钱) 煨木香(五分) 公丁香(三分) 上徭桂(四分) 黑丑(三分后三味研细末饭丸姜汤下)

【五诊】 呃止两日,而下痢仍然不减,腹痛溲少,糜黄甚臭。脉微数。上寒下热,而又未便苦寒。姑以轻剂扩清火府。

红曲(二钱)砂仁(七分)猪苓(二钱)滑石(四钱) 赤白苓(各二钱) 鲜荷叶(一角)甘草(二分) 广皮(一钱)木香(五分)沉香(三分) 血珀(五分二味研细先服)

【六诊】 胃纳稍起,小溲略通。昨药进后,其痢甚畅,旋即止住有数时之久,至晚又痢不爽。良以湿热之郁阻者,既开复痹。姑再开通。

广皮砂仁木香薏仁 花槟榔赤白苓泽泻川朴 香连丸(药汁送)炒枯赤砂糖(四钱)松萝茶(三钱) 白萝卜汁(半杯冲) 陈关蛰(七钱上四味煎汤代茶)

【七诊】 胃气渐开,痢亦渐疏,而时有欲痢之意。还是湿热之郁,气机不能开通。再苦辛开通。

赤白苓 木猪苓木香砂仁泽泻陈皮生薏仁滑石块 上徭桂(三分) 炒川连(三分) 炒黄柏(一钱三味研细末米饮糊丸药汁送下)

某 苦辛以合化,淡渗以导湿,亥子之交,小溲即多,且极清利,独后重仍不能除。良以气虚之甚,清阳之气,沦坠不举,非然者,何以宣通府气,导滞祛湿,并不足以挫其压坠之势,而后重于子后必甚。惟向有麻瞀昏晕之本病,非方家意会之所及,断不敢言升举耳。其实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沦陷之阳,出于脾胃,风马牛不相及也。用东垣先生法以觇动静,姑勿过剂,以留余地。

上有 (二钱) 生于术(一钱五分) 炙升麻(三分) 炙草(三分) 白归身(二钱) 大兼参条(一钱) 炙柴胡(四分) 广皮(七分)

改方加戊己丸。

左 休息痢疾,每因湿热逗留而成,其红赤之物,都缘湿热迫伤营分。然邪郁大肠,安有久而不去,不腹痛、不后重之理。今并不身热,不腹痛、不后重,其血液时止时来,而脉象常带细数,又安有不发热而脉数之理。所以然者,以痢伤脾阴,脾为统血之帅,脾阴不能统摄,血液渗溢,其红腻之物,即随时而见。

前用补益藏阴,服之颇适,药既应手,毋庸更张。当归炭(一钱五分)人参须(另煎冲七分)生姜(二钱打汁炒生地渣) 炙草(四分)茯苓神(各二钱)木瓜皮(炒一钱五分)淮山药(二钱)白芍(土炒一钱五分) 大生地(四钱打汁炒生姜渣) 黑大枣(二枚)

荣(右) 交节痢数增多。气虚而湿热留恋,补泻两难,姑用七补三泻,以觇动静。

炙绵 (二钱)茯苓(四钱) 广木香(五分)升麻(醋炒四分) 炒于术(一钱五分) 诃黎勒(三钱) 广皮(一钱)柴胡(醋炒五分)党参(二钱) 生熟草(各一分)

【二诊】 痢数稍减,其为气虚可见。前法再进一步。

炙绵 (三钱) 诃黎勒(二钱煨)党参(三钱炒)炮姜(三分) 炒川连(三分) 归身炭(二钱) 野于术(二钱炒)泽泻(一钱五分) 真阿胶(一钱五分蛤粉炒) 生熟草(各二分)茯苓(三钱)

【三诊】 脉症相安,再守效方出入。

炙上党参炒于术茯苓驻车丸菟丝柴胡升麻广皮

【四诊】 下痢虽减,而有时仍带粘腻。肠胃湿热留恋,脾阳不能升举。前法再进一步。

炙绵 (三钱)阿胶珠(二钱)党参(三钱)炮姜(四分)诃子肉(煨二钱五分) 炒川连(四分) 于术炭(二钱)茯苓(四钱) 炙草(三分)当归炭(一钱五分)

张(右) 气撑腹痛下痢。湿热化燥伤阴,脉虚喉舌起腐。深入重地,图治为难。

炒川连(三分)当归须(一钱五分) 川石斛(五钱) 炒松麦冬(一钱五分) 北沙参(五钱) 淡黄芩(酒炒一钱) 云茯神(三钱) 丹皮炭(一钱五分) 戊己丸(一钱五分二露送下) 野蔷薇露(一两) 白荷花露(一两)

【二诊】 糜腐大退,痢亦略疏,而腹仍作痛。湿热稍化,阴液渐能上升,而有形之积,犹然内阻。虽见转机,未为稳妥。

枳实(六分冲) 酒炒淡芩(一钱五分) 炒北沙参(四钱) 川雅连(土炒三分) 川石斛(四钱) 土炒白芍(一钱五分) 炒范志曲(三钱) 磨槟榔(三分冲) 鲜佛手露(一两冲) 野蔷薇露(一两冲)

左 下痢兜涩太早,以致湿热伤营,便痢紫黑。蒸湿成痰,痰多咳嗽。上下交困,久虚之体,恐不能支。

丹皮炭 南楂炭 炒槐花前胡葶苈子 川连炭延胡索桔梗茯苓泽泻【二诊】 紫黑之血已退,而下痢仍然不止。的是湿热伤营。前法兼益脾肾。

野于术茯苓川连炭 破故纸 生熟木香丹皮炭 广皮 炮姜炭菟丝莲子

某 噤口大势,较前虽减,然临圊依然痛坠,节骱作烧,糜饮入口,辄欲反出上 两腮唇口糜腐满布。

然又并不甚浊。脉数滑。久按少情。此湿热内郁,下则压坠府气,上则熏灼伤阴。有厥脱之虞。拟清燥并行,甘苦合化法。备请商进。

沙参(炒黄四钱) 金石斛(三钱) 淡芩(一钱五分) 法半夏(一钱五分盐水炒) 赤白苓(各二钱)广橘白(一钱)滑石块(三钱) 川连(五分) 方通(八分) 白荷花露(一两)佛手露(一两二味温过药)

某 至冬而成下痢,湿热蕴伏之深可知。大肠迂回曲折,湿热在是,不易泄化,欲成休息淹缠之证。可以治而愈,不可以治而遽愈也。耐心善调为上。

炙绵当归炭 炙升麻野于术 西党参诃黎勒 炙柴胡广陈皮驻车丸(二钱)

某 痢久而根未除,赤白互见,后重起沫。脾虚而湿热郁阻肠中。烟体当此,极恶劣也。姑为温脏清腑。炮姜焦冬术 生熟木香范志曲 生熟陈皮泽泻川雅连 生熟薏仁 猪茯苓黄芩

章(左) 下痢赤腻,里急后重。苔黄糙 ,脉滞不爽。暑湿热郁阻肠胃。烟体当此,未可与寻常并论。

砂仁(四枚) 磨木香(四分冲)陈皮(一钱)白芍(一钱五分甘草三分煎汤收入)黄柏炭(一钱) 川雅连(酒炒五分)枳实(一钱)茯苓(三钱)炮姜(三分)

【二诊】 下痢已止,而便尚未调。再和中清理湿热,以清邪薮。

上川朴 猪茯苓南楂炭 生熟谷芽川雅连 野于术 广陈皮泽泻

庞(左) 下痢不止,所下皆属紫瘀之色,口燥舌干。脉细数,舌苔灰滞。湿热伤营,清津不司流布。恐元气难支,虚中生变。黄柏炭(二钱) 北秦皮(一钱五分) 杭白芍(二钱甘草二分煎汁收入)橘白(一钱)当归炭(二钱)丹皮炭(一钱五分) 川连炭(四分) 炒扁豆衣(三钱)白头翁(三钱) 炒槐花(二钱)

【二诊】 下痢大减,血亦太少,然仍赤腻色鲜,口燥舌干。湿热迫伤营分。再参养血和营。

川连炭(五分)白头翁(三钱)白芍(一钱五分) 北秦皮(一钱五分) 丹皮炭(二钱)扁豆衣(三钱)驻车丸(四钱)茯苓(三钱)

【三诊】 下痢已止,然阴分损伤不复,口燥,多梦纷纭。再养血和阴。阿胶珠(三钱) 丹皮炭(二钱)甘草(二分) 川雅连(二分) 杭白芍(一钱五分) 金石斛(三钱)当归炭(二钱)茯神(三钱) 炒枣仁(二钱) 生山药(三钱)

左 每至便后,辄下血淋漓。脉形濡滑。湿热郁于大肠。宜苦燥湿,寒胜热。

川连炭(四分)黄柏炭(二钱) 白茯苓(三钱) 制茅术(一钱五分)荆芥(一钱) 炒于术(一钱) 丹皮炭(二钱) 炒防风(一钱) 大红鸡冠花(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王(左) 休息痢虽愈,肠胃必有留邪,夏湿熏蒸,下痢复发,临圊腹痛,色赤粘腻。舌苔近根霉黑,肠中尚有留滞。先为疏通。

川朴(一钱)枳实(一钱)砂仁(五分)白芍(一钱五分) 范志曲(二钱炒)陈皮(一钱)茯苓(三钱)木香(五分) 香连丸(六分分二次开水送)

【二诊】 舌根霉黑已化,下痢较疏,临圊稍爽,赤色亦退。再理气以宣府热。

广木香(五分) 广皮(一钱) 赤白苓(各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缩砂仁(五分)于术(一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 炒范志曲(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枳壳(一钱)

【三诊】 下痢已止,大便未实。再培土而参调气。

炒于术(八分) 煨木香(四分)扁豆衣(三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砂仁(五分) 白茯苓(三钱)广皮(土炒一钱) 炒山药(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煨生姜(二片)

【四诊】 大便未实,临圊仍 有声。湿热未能尽澈,气滞因而不宣。再导气理湿。

川朴(八分)陈皮(土炒一钱) 生熟木香(各三分) 川连(五分) 焦谷芽(三钱)炮姜(五分)泽泻(一钱五分) 生熟米仁(各二钱)砂仁(五分)茯苓(三钱)

【五诊】 圊后带红,色虽不鲜,而甚觉粘腻。还是湿热所化。前年曾患休息,脾气藏阴已虚。拟升脾养脏清腑。

党参(二钱) 炒于术(一钱五分)升麻(醋炙三分) 驻车丸(三钱开水送分二服) 炙绵 (二钱)生熟草(各二分)柴胡(醋炙三分) 广皮(一钱)砂仁(五分)

龚(左) 痢经二月有余,从白变赤,腹痛不起于初起之时,而起于从白变赤之后。湿热损伤营分。恐成休息缠绵之证。当归炭(二钱) 广木香(三分) 杭白芍(一钱五分)枳壳(一钱) 白茯苓(三钱) 川连炭(五分) 广陈皮(一钱) 生熟草(各二分)桔梗(一钱)

【二诊】 腹痛后重俱减,红赤亦退。效方再进一筹。

黄芩(一钱)当归炭(二钱)白芍(酒炒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生甘草(三分) 丹皮炭(一钱五分)枳壳(五分) 补中益气丸(一钱五分) 驻车丸(一钱五分二丸开水先服)

郁(左) 久痢不止,临圊腹痛,脓血稠腻,肢面带浮。脾虚肠实,营液损伤。不易图治也。当归炭(二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白头翁(二钱) 川连炭(五分)防风炭(一钱) 生于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炮姜炭(三分)泽泻(一钱五分)阿胶珠(一钱五分)

【二诊】 红腻大退,痢数稍减。守效方再望应手。当归炭(二钱) 煨诃子肉(一钱五分) 炙升麻(四分) 驻车丸(三钱开水先服) 白茯苓(三钱)杭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炙柴胡(四分) 炒于术(一钱五分) 奎党参(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三诊】 休息势稍减轻,临圊仍然作痛。大肠曲折之间,必有留阻。

党参(三钱)枳实炭(七分) 川雅连(五分)炮姜(三分) 生熟草(各二分) 炒于术(二钱)当归炭(二钱)白芍(一钱五分) 锦纹大黄(二钱酒炙成炭后入)

【四诊】 通因通用,痛痢大减。的属湿热郁阻大肠,屈曲之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炮姜(三分)当归炭(一钱五分) 生熟草(各二分)大黄(二钱酒炙成炭)枳实(一钱)

【五诊】 下痢大势渐退,而肢面带浮,每至夜卧,气辄上逆。卧则气上,下虚不摄可知。再镇摄其下。当归炭(二钱) 怀牛膝(三钱)补骨脂(三钱) 杭白芍(二钱) 炙黑草(四分) 苁蓉(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菟丝子(盐水炒三钱) 紫衣胡桃肉(二枚)

某 感受暑热,热与湿合,阻于肠胃,发为痢疾。乃不为清热,误投姜附,致热伤营分,下血盈盆。其大势虽得循定,而至今时仍解出瘀块,腹中 痛。胸次窒塞不舒,欲呕难爽。苔色黄薄干腻。此由血去过多,冲气逆上,而肠胃中湿热仍然未清,补泻两难,为棘手重证。勉拟养肝以平冲气,兼以丸药入下,以坚阴泄热,为上下分治之法。即请明哲商用。阿胶珠(二钱) 炒黑豆衣(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 生熟甘草(各二分) 大天冬(三钱) 炒木瓜皮(一钱) 炒川贝(一钱五分) 盐水炒竹茹(一钱) 大补阴丸(二钱二次服)

金(左) 红痢后重,肛脱不收。诸医用运气消食磨积之品,不效。宗前贤养阴清热法。

炙生地(三钱)茯苓(三钱) 炒槐花(二钱) 侧柏炭(二钱)白芍(酒炒一钱五分)阿胶珠(二钱) 杞子(三钱) 炒丹皮(二钱)当归炭(二钱)黄柏(一钱五分) 川连(四分)肉桂(二分三味研细末饭丸作二次先服)

蒋(左) 痰湿盛极趋入大肠,肠 不止。舌红苔黄。宜运脾理湿泄热。

半夏(二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枳壳(一钱) 丹皮炭(二钱) 台白术(二钱) 白茯苓(三钱)桔梗(一钱)防风根(一钱) 香连丸(五分开水送下)

【二诊】 湿热旁流,势稍减轻。药既应手,宜扩充之。

半夏(一钱五分) 煨葛根(一钱)桔梗(一钱) 戊己丸(一钱五分开水先送下)防风根(一钱炒)陈广皮(一钱)枳壳(一钱)泽泻(一钱五分)茯苓(三钱) 薏仁(四钱)

【三诊】 湿热旁流不止,肠红色如猪肝。还是湿热熏蒸之象。再于培土之中,兼清湿热。

炒于术(二钱)黄柏炭(二钱) 生薏仁(四钱) 川连炭(四分) 制茅术(八分) 炒槐花(二钱)丹皮炭(二钱) 白茯苓(三钱)防风炭(一钱)泽泻(一钱五分) 炙黑大红鸡冠花(三钱)

【四诊】 肠 不止,肛门下坠。脉象滑大。此湿热不化,大肠府气压坠。拟和营兼清湿热。当归炭(二钱) 炒槐花(二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 驻车丸(三钱开水先送下) 丹皮炭(二钱) 白茯苓(三钱) 宋半夏(一钱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广橘白(一钱)

卫(左) 向有便血,阴分久亏。复以寒饮伤脾,脾不统摄,肠 日久不止,脏阴愈亏,则腑阳愈燥,所以时有燥粪杂下。脉象虚弦。养阴之中,参以培脾,兼清湿热。

党参(三钱) 炙黑草(三分)扁豆衣(三钱炒)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生于术(二钱) 白茯苓(三钱)当归炭(一钱五分) 炒半夏曲(一钱五分)橘白(一钱) 驻车丸(三钱开水分二次服)

【二诊】 胃纳渐起,肠 亦减。再扶持中气,除湿升阳。

茯苓(三钱)扁豆衣(三钱炒) 生于术(一钱) 小兼条参(另煎冲一钱) 炒山药(三钱)生熟薏仁(各二钱) 炒谷芽(二钱) 盐水炒橘白(一钱)泽泻(一钱五分) 建莲子(去心三钱)

【三诊】 肠 之后,食入饱闷,溲少足肿。良以大肠湿热虽化,而脾土气虚,不能运湿,所以在昔为湿热,在今为湿寒,在昔为腑实,在今为脏虚。拟脾肾双调法。

盐水炒菟丝子 炒真建曲 炙绵 炒薏仁 盐水炒补骨脂扁豆衣 云茯苓黑草酒炒杭白芍奎党 参炒谷芽土炒于术 土炒怀山药炒杞子 煨益智橘白(另煎汤俟诸药汁浓稠然后加入)后加胡桃肉五两煨姜四两大枣百枚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