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论纲目>卷八

《伤寒论纲目》卷八·

[卷八·阳明经症] 阳明经脉

【纲】仲景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目】朱肱曰。足阳明胃之经。从鼻起。挟于鼻。络于目。下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盖诸阳在表。阳阴主肌肉。络于鼻。故病患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其脉尺寸俱长者。知阳明经受病也。

戴原礼曰。脉大者。两阳合明。内外皆阳之象也。阳明受病之初。病为在表。脉但浮而未大。

与太阳同。故亦有麻黄桂枝症也。至二日恶寒自止而反恶热。三日热大盛。故脉亦应其象而洪大。

此为胃家实之正脉。若小而不大。便属少阳。内经云。阳明之至短而涩。此指秋金司令之时脉言也。

又曰。阳明脉象大浮也。此指两阳合明之病脉言也。

喻昌曰。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传经之次第。其实不以日拘。此三日阳明脉大。

正见二日之阳明传自太阳。必兼乎浮紧浮缓。未定是正阳阳明也。若正阳阳明。气血俱多。其脉必大。而与太阳别矣。言外见三日。症连少阳。则其脉必大而弦。又不得为正阳阳明也。

魏荔彤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何以验之。验之于脉。如其人本太阳伤寒。三日之久。表邪不解。致变热传里。入阳明。成胃家实。则其脉浮紧浮缓者。忽变为大。浮与紧缓。俱不见矣。既不浮。则沉可知也。既云大。则沉而兼滑又可知也。向者太阳之浮。候于寸者既多。今者阳明之沉。候于关者必多也。关脉大而沉滑。恰是中脘为病。则胃家之实。可决也。

【纲】仲景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以上论胃实)【目】柯琴曰。此治阳明之大法也。夫脉之浮而紧。浮而缓。浮而数。浮而迟者。皆不可攻而可汗。此浮而反不可汗而可攻者。以阳明三日之脉。当知大为病进。不可拘浮为在表也。又曰。脉迟尚未可攻者。以症有虚实。脉有真假。假令脉迟。便非脏实。是浮大皆为虚症矣。特为妄攻其实者禁也。

朱肱曰。问。伤寒何以须诊冲阳脉。答曰。冲阳脉。是足阳明胃之经。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乃传与五脏六腑。脏腑皆受气于胃。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胃为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故伤寒必诊冲阳。以察其胃之有无也。冲阳二穴。一名会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骨三寸。

【纲】仲景曰。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实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目】危亦林曰。此虽指太阳转属。然阳明表症亦有之。

【纲】仲景曰。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大便十日无所苦也。

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以上论他经转属)【目】柯琴曰。上条病机。在渴欲饮水。利水是胃家实而脉弱之正治。不用猪苓汤而用五苓散者。以表热未除故耳。此为太阳阳明之并病。下条病机。在小便。太阴受病。转属阳明。以阳明为燥土。故非经络表里相关所致。总因亡津液而致也。

【纲】仲景曰。问曰。脉有阳结阴结。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以上论阴阳结症)【目】张云岐曰。此条。本为阴结发论。阳结即是胃实。为阴结作伴耳。阴结无表症。当属之少阴。不可以身重不能食为阳明应有之症。沉迟为阳明当见之脉。便硬为胃家实。而不敢用温补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

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为痒也。

【目】魏荔彤曰。太阳中风伤寒。解肌肌不尽解。发汗汗不尽出。外邪气变热。内正阳生热。

阴燥阳绝。太阳病已转属阳明矣。然病有已入阳明而未离太阳者。则中风伤寒二条。尚在表而未尽除也。岂可遽舍太阳表治。而从阳明里治乎。故仲师特举此首条二条以立法也。盖此乃太阳阳明之症。入阳明未深。故令其邪仍自表出。不致归于胃而无所复传。是解肌发汗二法。始终井井者也。

三条。乃阳明病仍带太阳。深恐阳明病去太阳渐远而成阳明渐多。非就脉症以明之。不审也。

脉浮紧。由太阳伤寒而成。为寒伤营而致成阳明之脉症者。脉但浮。由太阳中风而成。为风伤卫而致成阳明之脉症者。阳明病至此。已将离太阳八九矣。而尚有一二太阳在主治者。犹当以下之太早为戒。而防结胸与痞也。四条。乃阳明之虚脉虚症也。汗者阳气。迟者阴脉。无阳不能作汗。又当助阳发汗者也。

【纲】仲景曰。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以上论阳明在表症)【目】楼全善曰。此条主治。宜桃仁承气汤、犀角地黄汤之类也。

【纲】仲景曰。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以上论阳明谵语症)【目】朱曰。表虚里实。谵语之由也。谵语脉短。谵语之脉也。汗多则津脱营虚。故脉短。

若津虽脱而不甚脱。营虽虚而不甚虚。则脉自和。

【纲】仲景曰。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目】鳌按。脉浮而紧。潮热有时之候。此为阳明初病在里之表也。

【纲】仲景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

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以上论阳明中风)【目】朱肱曰。问。十二经皆一。而阳明有三。何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正阳阳明也。

太阳阳明者。本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也。少阳阳明者。本传到少阳。因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实。大便难也。正阳阳明者。病患本风盛气实也。

三阳明俱宜下。惟恶寒及中寒为病在经。与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盖太阳与阳明合病。脉必浮大而长。症必头疼腰痛。肌热目痛鼻干也。脉浮大者。太阳也。长者。阳明也。头疼腰痛者。太阳也。肌热目痛鼻干者。阳明也。尚恶寒者。可升麻汤汗之。若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秘者。可白虎汤解利之。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或谵语者。属胃家实也。可调胃承气汤下之。身热汗出然者。属阳明也。

张介宾曰。太阳阳明者。邪自太阳传入于胃。其名脾约。以其小便数。大便硬也。正阳阳明者。

邪自阳明本经传入于腑。而邪实于胃也。少阳阳明者。邪自少阳传入于胃也。胃本属土。为万物所归。邪入于胃。则无所复传。郁而为热。此由耗亡津液。胃中干燥。或三阳热邪不解。自经而腑。

热结所成。故邪入阳明胃腑者。谓之实邪。土气为邪。王于申未。

所以日晡潮热者。属阳明也。论曰。潮热者。实也。是为可下之症。然虽可下。若脉浮而紧。或小便难大便溏。身热无汗。此热邪未全入腑。犹属表症。仍当和解。若邪热在表而妄攻之。则祸不旋踵。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腹满。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目】鳌按。阳明中风。其脉则浮而弦大。今脉则迟。是中寒。且无阳矣。

【纲】仲景曰。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虚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中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以上论阳明中寒)【目】陈士铎曰。伤寒脉迟。自然是寒。误与黄芩汤。则益加寒矣。寒盛宜不能食。今反能食。

病名除中。仲景谓是死症者何也。夫能食是胃气有余。如何反曰死症。不知胃寒而加之寒药。反致能食者。此胃气欲绝。转见假食之象。不过一时能食。病名除中者。正言胃中之气。除去而不可留也。虽是死症。犹有生机。终以其能食。胃气将除而未除。可用药以留其胃气也。方用加减参苓汤。

王履曰。凡言阳明病者。必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今但言伤寒。则恶寒可知。非不恶寒者也。况脉迟为无阳。必其里寒特甚。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目】吴绶曰。细绎脉浮而紧一条。乃阳明半表里症也。邪已入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

不得以为在表而发汗。脉虽紧。不得以其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得以其喘满恶热而攻下。阳明栀子豉汤。

犹太阳桂枝汤。既可驱邪。亦可攻误。

虞抟曰。上条。是不肯令胃燥。下条。是不肯令水浸入胃。总为胃家惜津液也。

【纲】仲景曰。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鳌按。寸脉微浮。尚是阳明之表脉。用瓜蒂散。即是阳明之表剂。

【纲】仲景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鳌按。紧本为寒。今言乍紧者。正与厥应。不厥时未必紧。是寒结胸中之脉症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此为小逆。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以医吐之所致也。

【目】柯琴曰。言太阳病。头项强痛可知。以脉辨之。关上者。阳明之脉。细弦数而不洪大。

虽自汗而不恶热。则不是与阳明并病。不口干烦满而自汗出。自不与少阴两感。原其故。乃庸医妄吐所致。则自汗为表虚。脉细数为里热也。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此二条。必合看乃得。盖前条。症也。后条。脉也。脉浮发热无汗。本麻黄症尚存。即是表不解。更兼渴欲饮水。又是热入于里。此谓有表里症。当用五苓散。

【纲】仲景曰。三阳合病。脉浮大在关上。但欲睡眠。合目则汗。

【目】程郊倩曰。脉而浮大。阳脉也。关上阳所治。是为重阳矣。与少阴脉沉细而但欲寐者自异。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邪。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

白虎汤主之。

【目】柯琴曰。此条论脉而不及症。因有白虎症而推及其脉也。切勿据脉而不审其症。脉浮而滑为阳。阳主热。内经云。脉缓而滑曰热中。是浮为在表。滑为在里。此虽表里并言。而重在里热。

所谓结热在里。表里俱热者也。脉微而厥为寒厥。脉滑而厥为热厥。阳极似阴之症。全凭脉以辨之。

【纲】仲景曰。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故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秘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目】张云岐曰。脉调和而不微。是脉有胃气也。内实者。胃实也。胃实则肠虚。故必以调胃承气汤调其胃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微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目】方中行曰。脉迟汗出等八症。乃阳明之外邪欲解。可以攻里而不为大误也。然曰欲解。

曰可攻。不过用小承气调胃承气法耳。必手足然汗出。方可验胃实便硬外邪尽解。而当从大承气急下之法也。申酉戌间独热。余时不热者。为潮热。若汗出微发热恶寒。是阳明症尚兼太阳。纵腹大满。胃终不实。只可微和胃气以从权而已。

【纲】仲景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目】柯琴曰。脉滑而疾。有宿食也。明日仍不大便。脉反微涩。微则无阳。涩则少血。此为里虚。故阳症反见阴脉也。然胃家未实。阴脉尚多。故脉迟脉弱者。始可和而久可下。阳脉而变为阴脉者。不惟不可下。更不可和。脉滑者生。脉涩者死。故为难治。然滑有不同。又当详明。夫脉弱而滑。是有胃气。此脉来滑疾。是失其常度。重阳必阴。仲景早有成见。故少与小承气试之。若据谵语潮热而与大承气。阴盛已亡矣。此脉症之假有余。小试之而即见真不足。凭脉辨症。可不慎哉。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目】张兼善曰。此本坏病也。但不可不辨其微剧。微者是邪气实。当以下解。一服利者止后服。只攻其实。毋乘其虚也。剧者。邪正交争也。当以脉断其虚实。弦者是邪气实。不失为下症。

故生。涩者是正气虚。不可更下。故死。

【纲】仲景曰。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目】龚信曰。数为在腑。故滑为有食。数以至数言。是本来面目。疾以体状言。在谵语潮热时见。故为失度。

【纲】仲景曰。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

与承气汤。

【目】柯琴曰。烦热自汗。似桂枝症。寒热如疟。似柴胡症。然日晡潮热。则属阳明。而脉已沉实。确为可下。是承气主症主脉也。

【纲】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症。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目】王肯堂曰。二三日尚在三阳之界。脉弱者。无阳故也。无阳者。无太阳桂枝症。无少阳柴胡症也。如是则病不在表。而阳邪入阴。病在阳明之里也。七日后乃可攻者。以脉弱是太阳中风。能食是阳明中风。以此为风也。

[卷八·阳明经症] 潮热谵狂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

独语(此便是狂)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目】朱肱曰。脉弦者。阳也。涩者。阴也。阳症见阴脉者死。病患有阳症而脉涩者。慎不可下。

下症悉具。服汤已。更衣者。止后服。不尔。方尽剂服之。下后。慎勿中服补药。孙真人云。

服大承气汤。得利瘥。慎不中服补药也。热气得补复盛。更复下之。是重困也。宜消息安养之。

仲景有宜下者。有微和其胃气者。盖伤寒里症。须看热气浅深。故仲景有宜下之症。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十枣汤、大柴胡汤是也。有微和其胃气。如调胃承气汤、脾约丸、小承气。微和之之类是也。金匮云。虚者十补勿一泻。强实者泻之。虚实等者泻勿大泻之。故叔和序伤寒有承气之戒。

又问。转药孰紧。答曰。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调胃承气又次之。大柴胡又次之。仲景治法。荡涤热积。皆用汤液。不得用丸子。不可不知也。大柴胡加大黄。小柴胡加芒硝。方为转药。

盖为病轻者设也。

鳌按。潮热谵狂俱见。症之极重者矣。阅仲景阳明症论中。有单言潮热者。有单言谵语者。有单言发狂者。此条乃独举潮热谵狂而备言之。明乎其症之重。且凭脉以决其生死也。大约病至此。

其脉必弦者少。而涩者多。故弦者生句轻。看专重在涩者死句。欲医者于此。急审其脉。或犹见弦象。则犹有下之一法以救之。不然。可勿药也。仲景特提此条以为世告。余亦因独摘此条。另立一款。不杂入单言潮热单言谵语单言发狂款中也。

[卷八·阳明经症] 潮热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目】刘完素曰。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时发者。乃为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则是发热。非潮热也。

王好古曰。脉浮而紧。是恶寒将自罢。将发潮热时之脉也。此紧反入里之谓。不得拘紧则为寒之说。

【纲】仲景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弦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难治。

【目】鳌按。本条不言发热。但曰有潮热。是明兼少阳矣。故可与小柴胡汤。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微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

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而汗出。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阳明病。潮热。大便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

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目】朱肱曰。潮热者。大率当下。仲景云。潮热者实也。大承气汤症。云其热不潮。未可与也。则知潮热当下无疑矣。虽然。更看脉与外症。脉若弦若浮。及外症恶寒。犹有表症。且与小柴胡汤以解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纵使潮热当行大承气。亦须先少与小承气。若不转失气。不可攻之。后发热复硬者。大柴胡汤下之。若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者。小柴胡加芒硝。又有日晡发潮热。已有微利者。又有微发潮热而大便溏者。或潮热而咳逆者。皆当用小柴胡也。冬阳明潮热。当行黄芩汤。阳明病俱宜下。惟恶寒中寒。为病在经。与太阳合病。属表。发其汗耳。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

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寒者。白虎症也。

柯琴曰。胃实诸症。以手足汗出为可据。而潮热尤为亲切。以四肢为诸阳之本。而日晡潮热为阳明主时也。后条。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故又立试法。以小承气汤为和。即以小承气汤为试。仍与小承气汤为和。总是慎用大承气耳。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目】鳌按。此潮热而又不大便。不恶寒。俱是可下症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

【目】魏荔彤曰。能食不能食二者。俱知津必立枯。屎必尽燥。日久愈耗液伤正。自宜大承气汤。此于不能食而辨其已有燥屎。于能食而辨其将来必有燥屎。俱宜攻下也。

他条言虽能食。虽不能食。俱应斟酌。不可大为攻下。此条又言反不能食者。若能食者。俱应直捷而大为攻下。非自体认能得仲师之心。从孰问津乎。

凡伤寒论中。仲师既恐人不应下而下。又恐人应当下而下之太早太甚。今且恐人应下而不下。

或不敢大下。故就燥屎以示之。令人既知详慎。又忌迟疑。中庸所以不易能也夫。

【纲】仲景曰。二阳并病。太阳症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

宜大承气汤。

【目】方中行曰。太阳症罢。分明全属阳明。首必先言二阳并病者。见未下时便有可下之症。

见得太阳一罢。其余皆可下之症矣。

【纲】仲景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症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也。

【目】魏荔彤曰。脉滑而疾。滑者大之渐。而疾者数之称。病由太阳转属阳明。必在表之邪。

变热入里。脉之浮者必变大。其紧与缓者。必俱变疾。疾数也。数热也。非变热入里。无以致成阳明也。凡病邪入经。脉必变紧缓为数。病邪入腑。脉又易数疾稍迟。

[卷八·阳明经症] 热入血室

【纲】仲景曰。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则愈。

【目】成无己曰。此热入血室。盖言男子。不止谓妇人也。

室者。可停止之处。血室者。荣血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也。起于肾下。出于气冲。

并足阳明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十二经脉之海。王冰曰。冲为血海。言诸经之血。朝会于此。男子则营运生精。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内经曰。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者是也。王冰又曰。阴静海满而去血。谓冲脉盛为血海满也。即是观之。冲为血室可知矣。伤寒之邪。

妇人则随经而入。男子由阳明而传。以冲之脉。与少阴之络起于肾。女子邪感。太阳随经。便得入冲之经。并足阳明。男子阳明内热。方得而入也。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下血谵语。在女子则月事适来适断。皆以经气所虚。宫室不辟。邪得乘虚而入。针经曰。邪气不得其虚。不能独伤人者是矣。

柯琴曰。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损伤。则无下血之病。惟阳明主血所生病。其经多血多气。行身之前。邻于冲任。阳明热甚。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阴。故男女俱有是症。必刺肝之募。(即期门穴)引血上归经络。推陈致新。使热有所泄。则肝得所藏。血不妄行矣。按蓄血便脓血。总是热入血室。入于肠胃。从肛门而下者。为便脓血。盖女子经血。出自子户。与溺道不同门。男子精血溺三物。内异道而外同门。

精道由肾。血道由肝。溺道由膀胱。其源各别。而皆出自前阴也。

鳌按。肝藏血。肾生血。心主血。脾统血。而其源则汇于冲。冲起肾下。与肾贴近。血之由冲而出者。即如由肾而生。故曰肾生血。言肾所生。以冲即在肾下也。由是上行至脾。脾之为地宽广。

故得而统之。再上行至肝。为营气凝聚之处。一身之血皆归焉。故曰藏也。心为君主。血脉皆朝宗而听命。故曰主也。然则血室之说。成氏主冲。柯氏主肝。二说虽异。其实则同。主冲者就其源头处言。主肝者就其藏聚处言。血必由源而出。不有源。则无根。血必聚处而藏。不有聚。则散漫无所收。于此二处而为血之室。其旨同也。假如脾而曰统。统者。属也。不过为其所属。非根源处。

非藏聚处。故不得曰室。即心为营血之主。亦非根源处。非聚藏处。故亦不得曰室也。兹故并录二人之说。复为发明之。阅者亦可知其言之皆是而无背。而读古人书。贵有融会贯通处者。此类是也。

若执一家言。以为此是彼非。则毋论不能寻究古人之书。即人一身之脏腑经络。先不得明。又何以治人之病矣。

[卷八·阳明经症] 谵语郑声

【纲】仲景曰。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谵语直视。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目】李杲曰。问邪入阳明。为谵语。妄言错失。此果阳明乎。答曰。足阳明者。胃也。岂有其言哉。伤寒始自皮毛入。是从肺中来。肺主声。入于心则为言。胃即戊也。戊为火化。下从肝肾。

王肯堂曰。谵语症。有补虚一法。如素问云。谵语者。气虚独言也。难经曰。脱阳者见鬼。仲景谓亡阳谵语。即此义也。故楼英云。余用参、、归、术等剂。治谵语得愈者百十数。岂可不分虚实。一概用黄连解毒、大小承气等汤以治之乎。王海藏亦云。黄汤。治伤寒或时悲哭。或时嘻笑。或时太息。或语言错乱失次。世疑作谵语狂言者。非也。神不守舍耳。两手脉浮沉不一。举按全无力。浮之损小。沉之亦损小。皆阴脉也。甚者调中丸。或理中丸。有阴症手足冷。脉细微而谵语者。宜四逆汤。活人用白通汤。海藏用黄加干姜汤。有人患此症。脉极沉细。外热内寒。肩背胸胁斑出十数点。语言狂乱。或曰。发斑谵语。非热乎。余曰。非也。阳为阴逼。上入于肺。传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错语如狂。非谵语也。肌表虽热。以手按之。须臾。冷透如冰。与姜附等药数日。约二十余两。得大汗而愈。后因再发。脉又沉迟。三四日不大便。与理中丸三日。其病全愈。以是知此人之狂非阳狂之狂。乃失神之狂。即阴虚也。

柯琴曰。首条。谵语之由。二条。谵语之脉。脉短。是营卫不行。脏腑不通。故死也。二条。

言死脉。三条。言死症。盖谵语本胃实。则不是死症。若谵语而一见虚脉虚症。则是死症。而非胃家实矣。

【纲】仲景曰。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目】朱肱曰。病患有谵语郑声二症。郑声为虚。当用温药。白通汤主之。谵语为实。当调胃承气汤。如服之而谵语止。或更衣者。止后服。不尔。再与之。仲景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世多不别。然亦相似难辨。须凭外症与脉别之。若大小便利。手足冷。脉微细者。必郑声也。大便秘。

小便赤。手足温。脉洪数者。必谵语也。以此相参。然后用药。万全矣。大抵伤寒不应发汗者。汗之必谵语。谵语属胃。和中则愈。不和则烦而躁。宜调胃承气汤。然亦有三阳合病谵语者。有胃实谵语者。或汗多亡阳谵语者。有下利谵语者。有妇人热入血室谵语者。

成无己曰。郑声。不正之音也。汗后。或病久。人声转者是也。盖为正气虚而不全。故使转而不正也。若以重语为重叠之语。与谵语混而莫辨。殊失仲景之旨。

李杲曰。狂言者。大开目与人语。语所未尝见之事也。谵语者。合目自言。言所日用常见常行之事也。郑声者。声战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也。

吴绶曰。大都郑声。乃因内虚。正气将脱。而言皆不足之貌。如手足并冷。脉息沉细。口鼻气息短少。所说言语。轻微无力。气少难以应息者。皆元气将脱也。或吃忒不止。神昏气促。不知人事者死。或气息不促。手足颇温。其脉沉细而微者。急以附子汤倍人参主之。或以接气丹、黑锡丹兼进一二服。以助其真气也。或浓煎人参。徐徐与之。或未可用附子者。以三白汤倍人参主之。

戴原礼曰。谵语属阳。郑声属阴。经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者。颠倒错乱。言出无伦。

常对空独语。如见鬼状。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年老人遇事则谇语不休。以阳气虚故也。此谵语郑声。虚实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难辨。但阳盛里实。与阴盛格阳。皆能错语。

须以他症别之。大便秘。小便赤。身热烦。渴而妄言者。乃里实之谵语也。小便如常。大便洞下。

或发躁。或反发热而妄言者。乃阴格阳之谵语也。里实宜下。调胃承气汤。热躁甚而妄言不休。大渴喜饮。理中汤。阴格阳。宜温胆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

又有不系正阳明。似困非困。间时有一二声郑语者。当随症施治。

外有已得汗。身和而妄言者。此是汗出后津液不和。慎不可下。乃非阳非阴者。宜小柴胡和建中汤各半帖。和荣卫。通津液。若阳传入阴。自利。手足厥逆。语或错乱。此虽已自利。其中必有燥屎。犹当下之。阴中之阳。宜调胃承气汤。瘀血在里。大便黑。小便利。小腹痛。其人如狂谵语者。桃仁承气汤。妇人热入血室。亦能谵语。小柴胡汤。

病后血气未复。精神未全。多于梦寐中不觉失声如魇。此不系谵语郑声。宜温胆汤去竹茹。入人参五分。

或用六君子汤。

魏荔彤曰。阳明胃病。固多谵语矣。然谵语亦有虚实不同。不可概施攻下。夫谵语固谵语。惟胃中实热。津液不足。方神明昏昧。而胡乱作语。此谵语也。若胃热不实。则神明不至甚乱而口语亦不甚糊涂。但说了又说。繁言絮语。失其常度耳。盖其中虚气弱。词不达意。故语至再三。此真为虚歉之象。不止伤寒症中有此。杂病气虚者多有之。以此为谵语而攻下。贼夫人之子矣。仲师必详为立辨。令人认明谵语是胡言乱语。郑声是重言复语。故自解之曰。郑声重语也。重字当作平声。

张介宾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此虚实之有不同也。夫二者总由神魂昏乱。而语言不正。又何以分其虚实。但谵语者。狂妄之语也。郑声者。不正之声也。谵语为实。实者邪实也。如伤寒阳明实热。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魂昏乱而谵妄不休者。此实邪也。实邪为病。其声必高。其气必壮。其色必厉。其脉必强。凡登高骂詈。狂呼跳扰之类。皆是也。此之为病。有由燥屎在胃者。

有由瘀血在脏者。有由火盛热极者。有由腹胀便秘口疮咽烂者。察其果实。即当以三承气。或白虎汤、凉膈散之类治之。郑声为虚。虚者神虚也。如伤寒元神失守为邪所乘。神志昏沉而错乱不正者。此虚邪也。虚邪为病。其声必低。其气必短。其色必萎。其脉必无力。凡其自言自语。喃喃不全。或见鬼怪。或惊恐不休。或问之不应。答之不知之类。皆是也。此之为病。有因汗亡阳。因下亡阴者。有因焦思抑郁。竭蹶心气者。有因劳力内伤。致损脾肾者。有因日用消耗。暗残中气者。

凡其病虽起。倒而遏之即止。终不若实邪之难制者。即虚邪也。察其果虚。最忌妄行攻伐。少有差谬。

无不即死。治此者。速宜察其精气。辨其阴阳。舍其外症。救其根本。稍迟犹恐不及。而况于误治乎。甚至有自利身寒。或寻衣撮空。面壁啐啐者。尤为逆候。盖虚损之人。最忌谵妄。故凡身有微热。脉见洪滑者生。

心多烦躁。脉见微弱细急。而逆冷者死。

【纲】仲景曰。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然汗出则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目】朱肱曰。问。仲景云无犯胃气。何也。答曰。热因经水适来。乘虚入室。故血室有热。

遂令谵语。当以小柴胡解之。却与胃实谵语不同。胃实有燥屎。故宜调胃承气下之。若血热有谵语。

非胃家实。仲景恐人作胃实攻之。故曰。无犯胃气也。大抵谵语是热。属阳。而反见阴症者逆。

刘完素曰。血病则肝伤。肝藏魂。肝伤则魂无所归。心神无主。此所以发谵语也。要之。此非胃实。因热入血室而肝实也。肝热心亦热。肝与心相近也。热伤心气。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

故但头有汗而不能遍身。

此三条。皆因谵语而发。不重热入血室。更不重在伤寒中风。须知谵语有不因于胃者。故不可以谵语定为胃实之症。而犯其胃气。

【纲】仲景曰。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出汗。手足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目】寇宗曰。谵语者。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也。心藏神而主火。病则热气归焉。伤寒胃中热盛。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昏乱而语言多不知。所以言出无次而成谵妄之语。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错乱。有谵语者。有独语者。有狂语者。有语言不休者。有言乱者。此数者皆因热之轻重也。谵语与独语。虽间有妄错。若与人言。犹有伦次。是热未至于极者也。经曰。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是独语。病犹未剧也。狂语者。热甚者也。由神昏而无所见。甚则至于喊叫也。语言不休。则更甚矣。至于乱语者。妄言詈骂。不避亲疏。为神明乱极。经曰。诸逆发汗。微者难瘥。剧者言乱。是难可复制也。谵语之由。又自不同。有由火劫者。有由汗出者。有由下利者。

有由下血者。有由亡阳者。有由过经者。有由燥屎在胃者。如此条。则由三阳合病者。凡诸此类。

脉短则死。脉和则愈。又身微热。脉浮大生。逆冷脉沉细。不过一日死。实则谵语。收敛在内。

而实者本病也。或气上逆而喘满。或气下夺而自利者。皆为逆。经曰。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谓其正气脱绝也。

鳌按。尿蓄于膀胱。故遗尿为太阳本病。少阳经行身之侧。故难以转侧为少阳病。其余口不仁。

面垢谵语。额上出汗。手足冷。自汗。皆属阳明。故虽三阳合病。实是阳明病。而略兼太少二经。

所以专从阳明主治。其用白虎汤者。以胃热而非胃实也。

【纲】仲景曰。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目】王好古曰。治老幼及虚人伤寒。五六日昏冒言妄。小便或淋或涩。起卧无度。或烦而不得眠。并宜白虎汤加山栀一钱。治热病及时疫。心躁。狂乱奔走。状似癫痫。言语不定。久不得汗。

及时疫不知人者。以人中黄不拘多少。入罐内。泥封固。武火半日。放地。去盖半日。研细。

新汲水调下三钱。或未退。再服愈。

吴绶曰。治伤寒热甚。心烦有痰。神昏谵语者。以竹沥、生花粉汁各一盏服之。按此方内热不禁下者可用。

【纲】仲景曰。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故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目】王肯堂曰。经文内实之实。当作热。

此段有五反一对。热与厥反。汤与丸反。硬与下利反。脉微与脉和反。药下与自利反。小便利与大便硬为一对。读者详之。下利谵语。其曰脉调和。手足和。小便利者。阳也。故用承气下之。

其脉当微厥。及少阴但欲寐。被火气劫汗。谵语小便难者。阴也。故当用补剂和之。

【纲】仲景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

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目】朱肱曰。潮热脉滑疾者。必谵语也。小承气汤。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温。脉洪数者。

必谵语也。调胃承气汤。谵语。不恶寒。反恶热。白虎汤。已得汗。身和谵语者。柴胡桂枝汤。火迫而致谵语。亦白虎汤。

鳌按。此以里虚句为主。盖通节所言形症。皆是假有余。脉微涩。乃是真不足。故谵语潮热。

下症虽具。仲景于此。慎之又慎。只以小承气试之也。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目】柯琴曰。微者。但发热谵语。是邪气实。当以下解。一服利。止后服。只攻其实。无乘其虚也。

【纲】仲景曰。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

但硬耳。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后服。

【目】陶华曰。大热干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犀角解毒汤。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

精来不与人相当。新汲水调五苓散三钱探吐之。一法。用猪苓汤。瘀血狂言谵语。漱水。大便黑。

小便多。身黄腹满。此为当汗不汗。蓄热在里。轻者。犀角地黄汤。重者。桃仁承气汤、抵当丸。

柯琴曰。首条。下利是大肠虚。谵语是胃气实。胃实肠虚。宜大黄以濡胃。无庸芒硝以润肠。

末条。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阳明病多汗。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硬是谵语之根。一服谵语止。虽未利而胃濡可知矣。

【纲】仲景曰。二阳并病。太阳症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目】鳌按。本条全属阳明可下之症。故本二阳并病。而开手即揭清太阳症罢句也。

[卷八·阳明经症] 头痛头眩

【纲】仲景曰。阳明病。头痛。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宜调胃承气汤。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目】王肯堂曰。内经云。巨阳受邪。少阴为里。得热则往从之。从之则厥也。太阳与少阴为合。此症当是太阳未全罢耳。经又云。阳明病则喘而。则恶人。小便利者。寒邪内攻。肢厥头痛者。寒邪外攻也。

喻昌曰。阳明病。本不头痛。若无汗。呕咳。手足厥者。得里因而邪热深也。然小便利。则邪热不在内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头痛也。

魏荔彤曰。此手足之厥。与头痛互见。非少阴之手足厥也。故呕而汗出。与反无汗亦不同。正见少阴之手足厥冷。有汗而不头痛。呕而不咳。与阳明之呕咳而无汗。头痛而手足厥有别。

此阳明病有类少阴。而又微带太阳。后学皆茫然不知下手处。故仲师苦心标出。

问。少阴亦有咳。何以辨。曰。少阴所云。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原文详之矣。不然。

何能上炎而咳。其言或咳而呕。渴不得眠者。则必兼呕渴不得眠。而见少阴之阴躁。不与阳明之呕咳兼头痛类也。其言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然必兼四者。诸症虽有似阳明。而头痛一症。必非少阴所有也。此少阴之咳。与阳明所以不同也。故太阳之头痛。入于阳明之小便利呕咳厥逆中。总属阳症。又见阳能统阴。一阳存而群阴悉化为阳。在病气亦如此。正气之在人身者可识矣。

【纲】仲景曰。阳明病。表里大热。烦渴引饮。头痛如破者。竹叶石膏汤。阳明病。身热头痛。

漱水不欲咽。必发衄。

【目】杨士瀛曰。将发衄而脉数者。宜犀角地黄汤。茅花汤亦可。

吴绶曰。阳明头痛额前。目疼鼻干。脉长也。无汗者。葛根加葱白、白芷汗之。有汗。曾经发汗。头痛不解者。葛根葱白汤。若不恶风而反恶热。自汗烦渴。脉洪数。饮水头疼者。白虎加白芷汤。内有燥屎。蒸蒸发热头痛者。调胃承气汤。凡阳明头痛无汗者。葛根、麻黄、葱白、白芷、石膏之类也。有汗。则白芷、石膏、葛根、川芎汤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欲作谷疸。须下之。

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目】魏荔彤曰。本条之上条云。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与本条俱言胃虚。然虚寒与虚热又迥不同。虚固不可作实而攻下。热可遽作寒而温补乎。故仲师就上条食谷欲呕中。又示人以推类详义之法。如阳明病脉迟。似属虚寒。但寒则不能食。此能食而但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者。胃惟不寒故能食。胃惟气虚故不用饱。不用饱者。不受饱也。微烦头眩。俱虚而兼热之象。以此辨胃之虚。与食谷欲呕条同。而热则本条独异。夫迟为寒脉。何云是热。不知此乃兼涩之迟。非沉迟之迟。谓之虚而兼湿热则可。谓之虚寒则大不可也。故又见小便难一症。虚则气不充而湿不除。湿则气不化而热不消。胃中谷气不能化正养身。却蕴酿湿热。蒸作疸黄之兆。如不清热除湿。培土消疸。而妄下之。将湿愈增而虚愈甚。腹满如故。胃累及脾。表里受病。而发黄身肿矣。故又曰。脉迟故也。言迟则濡涩而不滑利。虚而湿之义为主。而热副之。主治者以除湿培土补中为君。以清热消疸为臣佐之用。斯为得仲师心法者。

【纲】仲景曰。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目】王肯堂曰。阳明病。身不重。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内攻也。经曰。阳明病。

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门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咽痛。若胃气不逆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鳌按。此与前头痛款中反无汗一条。俱是阳明病而有类少阴者。然彼条之呕咳而无汗。头痛而手足厥。所以异于少阴之手足厥冷有汗而不头痛。及呕而不咳。此条之咳而咽痛。亦所以异于少阴之咽痛为不咳而痛也。

[卷八·阳明经症] 郁冒

【纲】仲景曰。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目】王好古曰。伤寒传至五六日间。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六脉细数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至十日以来。形貌如醉。若用大承气则误矣。不知此热传少阴心经也。然又未知自何经而来。答曰。

本太阳经伤风。风为阳邪伤卫。则阴血自燥。热结膀胱。壬病逆传于丙。丙丁兄妹。由是传心。

心火自上迫熏肺。所以神昏也。盖肺为清肃之脏。内有邪。故令神昏。宜栀子黄连黄芩汤。若脉在丙者导赤散。脉在丁者。泻心汤。若误用凉膈散。此乃气中之血药也。如右手寸脉沉滑有力者。则可用之。或用犀角地黄汤。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是阳明经药也。解阳明经血中之热。若脉沉俱有力者。是丙丁俱有热。可以导赤泻心各半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