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论纲目>卷一

《伤寒论纲目》卷一·

[卷一·太阳经症] 太阳经脉

【纲】仲景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目】朱肱曰。足太阳膀胱经。从目内上额。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痛。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

柯琴曰。太阳主表。故表脉表症。独太阳得其全。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一条脉症。如脉反沉。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是太阳之变局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目】朱肱曰。有发热恶寒。烦躁。手足温。而脉反浮紧者。有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冷。

而脉反浮缓者。此名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也。皆宜服大青龙汤。盖大青龙症。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脉弱有汗。为桂枝症。脉紧不烦躁。为麻黄症。)大青龙治病。与麻黄汤症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烦躁者。用大青龙。以其有烦躁一症。故可用也。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卫。寒则伤营。

鳌按。脉阴阳俱紧者。脉浮为阳。沉为阴。言不论浮沉。俱带紧象。不专指尺寸也。其所以紧者。寒也。

【纲】仲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脉浮缓。发热恶寒。无汗烦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目】朱肱曰。仲景言不可服青龙者。凡发汗过多。筋惕肉。振摇动人。或虚羸之人微汗出。

便有此症。俱宜服真武汤以救之。羸甚者。芍药或量多少与之。恶热药者。去附子。余根据加减法。仲景制真武汤。乃为合用桂枝。却用麻黄之类。发汗多。亡阳。有此症。故用真武汤。若调理顺者。无此症也。

柯琴曰。风有阴阳。太阳中风。汗出脉缓者。是中于鼓动之阳风。此汗不出而脉紧者。中于凛冽之阴风矣。风能令脉浮。浮紧而沉不紧。与伤寒俱紧之脉有别。脉浮缓而身重。是伤寒之轻者。

非若阴阳俱紧而身疼。为伤寒之最重也。脉微弱自汗出。为桂枝症。不可与大青龙。以中有麻黄、石膏也。若脉浮紧。汗不出。是麻黄症。不可与桂枝。以中有白芍能止汗也。夫脉微而恶风寒者。

此阴阳俱虚。不可用麻黄发汗。脉微弱而自汗出。是无阳也。不可与石膏以清里。

【纲】仲景曰。太阳病。外症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目】魏荔彤曰。太阳中风。固以桂枝汤为正治。然有久在太阳。并未传里。是不可以日久而误为里症也。脉必仍浮。浮者。表症未解。兼弱。阴虚热发。阴何以虚。阳盛也。阳何以盛。风入于卫助卫而盛也。故当用桂枝使汗解。

喻昌曰。阳浮者。阳邪入卫。脉外浮。阳性本热。风又善行。所以不待闭郁。而热发甚捷也。

阴弱者。营无邪助。比卫不足。脉必内弱。阴弱不能内守。阳强不为外固。所以不必覆盖而脉自易出也。

【纲】仲景曰。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当汗出而愈。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目】黄仲理曰。脉当弦紧而反浮弱。其本虚可知。此劳倦内伤症也。

鳌按。发汗解半日许。是服麻黄发之。非桂枝也。更发汗用桂枝。是服麻黄后。又与桂枝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目】柯琴曰。八九日。是当解未解之时。脉微缓。是有胃气。应不转属阳明。

【纲】仲景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目】方中行曰。胃家湿热本甚者。复得桂枝之热。则两热相搏于中宫。搏则必伤。甘又令人中满。壅气而上溢。所以胃不司纳。反上涌而逆出也。

魏荔彤曰。用桂枝者。以阳助阳。解卫分之风邪。浅而逐之也。用麻黄者。以阳入阴。发营分之寒邪。深而夺之也。判然两途。毫厘千里。故风伤卫。如贼入其疆。顺而逐之可耳。寒伤营。如贼近于郊。必须强而夺之。乃外在疆外把持。则贼无出路。惟有攻城掠郭而已。此喻最明。仲师所以示人从浮紧之脉。汗不出之症。认明寒邪之伤营。与太阳中风同在一经而两分不侔。不可误也。

【纲】仲景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目】柯琴曰。大汗出后。脉洪大。不烦渴。是病犹在表。桂枝症未罢。如疟日再发。是风邪留其处。故必倍加桂枝解肌。少与麻黄开表。此又服桂枝后少加麻黄之一法。

【纲】仲景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

【目】柯琴曰。汗后身疼。是表虚。不得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脏。自当远阴寒。

故去芍药。曰新加者。见表未解。无补益法。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与四逆汤治身疼脉沉之法同义。彼在未汗前而脉反沉。是内外皆寒。故用干姜、生附大辛大热者。协甘草以逐里寒。而表寒自解。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是内外皆虚。故用人参之补中益气。以率领桂枝、甘枣而通血脉。则表里自和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以本有寒分也。

【目】喻昌曰。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阳邪炽盛。逼处心胸。扰乱不宁。所以知其心下必结。

然但显欲结之象。尚未至于结也。若脉微弱者。此平日素有痰饮。积于膈之分。适与外邪相召。

外邪方炽。其不可下明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目】鳌按。邪束于外。阳不得伸。不得伸必内扰。故令脉促。夫桂枝脉本弱。促者。误下之过也。但前条脉促。

是阳重。下条脉促。又为阳虚。何则。脉虽促而不汗出。胸虽满而不喘。脉与上同。而症自各异。盖促为阳脉。胸满为阳症固已。不知阳盛脉促胸满。阳虚亦脉促胸满。故前由阳气内扰。后由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不可混也。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目】方中行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寒涌于膈。所以起则头眩。脉见沉紧。明系饮中留结外邪。若但发汗以强解其外。外虽解。而津液尽竭。反足伤动经脉。有身为振摇之患矣。盖人身经脉。赖津液滋养。今一伤于吐下。再伤于汗。经脉失养。故身为振摇。遇此等症。必涤饮与散寒并施。

小青龙诸法。全是此意。但彼风寒两受。不得不重在表。此症外邪已散。止存饮中之邪。故加桂枝于制饮药中。使邪尽散。津液得四布。而滋养其经脉。千百年来孰解此微旨乎。

【纲】仲景曰。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寒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疮家身虽疼。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目】柯琴曰。脉言浮而不言迟弱。浮而有力也。若浮而大。有热属脏者。当攻之。不令发汗。

若浮数而痛偏一处。身虽疼。不可发汗。

浮为风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数本为热。而从浮见。则数为虚矣。浮为表而非风。数为实热而非虚。故浮数之脉。而见发热恶寒之症。即痈脓亦有然者。当就痛偏一处。饮食如常辨之。庶疮家之治。不致误作风寒。

【纲】仲景曰。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出自愈。

【目】魏荔彤曰。下后脉尚浮数。则知其人阳气尚勃勃欲发。所以应俟其自复也。尺中脉微为里虚。见寸脉虽浮数。阳可徐升。尺脉必微弱。阳虑内损。特标里虚二字。知在表可徐图。在里不应误矣。程注谓须用表和里实之法治之。而未出方。愚谓建中新加之属。可斟酌而用。

【纲】仲景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肉烦疼。当发其汗也。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

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不发汗。因致衄。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衄家不可出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浮紧。目直视。

不能。不得眠。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以营气不足。

血少故也。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目】危亦林曰。风先开腠理。寒得入经络。脉亦应其象。而变见于寸口。紧为寒而从浮。故汗之则愈。

黄仲理曰。脉则浮紧。症则无汗。身疼痛。与大青龙症同而异。脉紧无汗。阳气内扰。阳络伤而衄血夺血者。无汗故也。

喻昌曰。脉浮紧发热无汗。纯是阴邪伤营矣。然寒邪轻微着营而不致涸冱其血。且兼中风阳邪。掺入易散。此所以不致身疼腰痛骨节疼也。如是则寒邪本轻。而风入之阳邪。

变热上冲。其势迅速。血自鼻出者。则中风阳邪既越而上出矣。而伤寒之阴邪。本在血分。亦随血而去。必愈。何以知其愈。脉不浮紧。身不发热。而然汗出。即是愈也。

魏荔彤曰。衄家血常上溢。由阴不足。血中素有热以鼓荡之。使不循其经而常在颡过山也。若复发汗。以伤阴而动其热。于是邪热上干诸阳之首。阳随汗而外亡。额上气遂陷入。脉紧急。无阳以制阴也。直视不能。无血以荣筋脉也。不得眠。无阴而阳亢也。此俱应救其阴以维亡而未尽之阳。所谓诸症宜救阳。而伤寒独宜救阴。此其一也。(鳌按。额上陷、乃气虚陷入脑内。非如小儿之囟陷下也。)尺中迟。血短而阴不足矣。然迟则为寒。非气微而阳不足乎。故必先理阴阳。然后可发汗治表也。但仲师言血少。今言阳不足何哉。以血少而尺迟。正以少阴肾家之真阴不足。非止如肝脾血短之症也。夫肾阴不足。非阳不足气不足乎。此而误汗。当与误发少阴汗同忌。则治之之法。建中而外。少阴温经散寒之方。尤不可不加意也。

喻昌曰。紧反入里。寒邪转入转深矣。故作痞。按之自濡。则其所挟者止气耳。不同于挟饮之满硬也。

鳌按。上七条。乃详叙脉同浮紧。而治各不同之故。

【纲】仲景曰。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目】柯琴曰。脉微细欲寐。少阴症也。脉浮细嗜卧。无少阴症。虽十日后尚属太阳。此表解而不了了之谓。兼胁痛。是太阳少阳合病。以少阳脉弦细也。但浮不细。是浮而有力。无胸胁痛。则不属少阳。但浮而不大。

又不属阳明。故仍在太阳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目】柯琴曰。本论无越婢方症。金匮有之。世本取合者即是也。仲景言不可发汗。则不用麻黄可知。无阳。则不用石膏可知。若非方有不同。必抄录者误耳。宁阙其方。勿留之以滋惑也。

鳌按。此是风寒两伤症。但无身疼腰痛骨节痛。是寒之伤营也轻。脉微弱。即阳浮阴弱之脉。

是风之伤卫也重。故虽未见有寒。而发热。热多寒少。又不汗出。其亦有寒在于营分明矣。但脉已见微弱。其无阳可知。故曰。不可发汗。故不用大青龙之辛散。而去其杏仁。加以芍药。以桂枝主风多之治。麻黄主寒少之治。芍药固摄虚阳之根。主脉微弱之治。名之曰桂枝二越婢一汤。则此方能固真阴。足以维阳之根蒂。虽发汗驱邪。而正阳不致上浮。故本方既有芍药。虽麻黄亦无害也。

乃柯氏据不可发汗。以麻黄为不可用。据无阳。以石膏为不可用。其麻黄之无害。已详言之。至石膏乃治上中焦邪热。与下焦肾虚之症无碍也。又以本论无越婢方症。惟金匮有之。亦思仲景本合伤寒杂病为一书。叔和分而为二。则仲景当时。金匮中所有之方。即如本论中所有。其合桂枝越婢成方。奚不可。不必阙之也。特此症原非易认。此方又难轻用。医者固当详审而斟酌之。与其蹈误用之愆。不如遵柯氏之说。故存其说于前。而又复辨之。

【纲】仲景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

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目】张从正曰。此节言当察症而消息其虚实。不是据脉而论症。盖未发汗而脉浮数。是胃气实。

发汗后而脉浮数。

是胃气虚。

【纲】仲景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目】柯琴曰。病在表之表。宜麻黄。病在表之里。宜桂枝。病在里之表。宜五苓。病在里之里。宜猪苓以利水。不可用五苓兼发汗。要知五苓是太阳半表半里之剂。归重又在半表。本条更加烦渴。则热已在里。而表邪未罢。故用五苓也。

【纲】仲景曰。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作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目】柯琴曰。大结胸。是水结在胸腹。故脉沉紧。小结胸。是痰结于心下。故脉浮滑。

鳌按。浮大在阳明脉。心下硬者。是浮大为心脉。火必就燥。须急下之以存津液。太阳虽因热入而成结胸。而大而尚浮。仍为表脉。恐热未实。下之则利不止。故必待沉紧。乃可下也。

【纲】仲景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死。

【目】陶华曰。关主中焦。妄下而中气伤。故沉。寒水留聚于胸胁之间。故紧。不及尺者。重在关。举关可以统之也。

【纲】仲景曰。心下痞。按之濡。大便硬。而不恶寒。反恶热。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目】程郊倩曰。按之濡为气痞者。无形也。其可下乎。结胸症脉浮大。不可下。岂心下痞而关上浮。可下乎。小结胸之痛。固未尝用大黄。何此比陷胸更峻。是必有当急下之症。比结胸更甚者。方可用此峻攻之剂也。恐此脉此症而用此方。(要语)下咽立毙耳。勿曲护其说而遗害后人也。

【纲】仲景曰。病患无表里症。发热七八曰。不大便。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令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下利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目】龚信曰。脉浮数而可下。特以无表里症之故。则无表里症句是此节要眼。

【纲】仲景曰。风湿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目】魏荔彤曰。八九日。或已发汗而不易衣衾。不密掩覆。致湿与风兼袭于表。本乘阳虚而来者。入而遂相搏为害。仍是阳微不能御之故也。夫湿与寒类。再兼风杂合。所以身疼体痛。与伤寒相似。然不呕不渴。知非表有寒邪里有郁热也。况脉又浮虚而涩。虚浮为中风。虚涩为中湿。而虚又专主阳微之义。故不与伤寒相涉也。伤寒症呕逆而喘。内热盛也。伤寒脉浮紧。表邪在也。无此二者。而身疼体痛。俱不作表治矣。此一要谛也。

柯琴曰。上条。风胜湿轻。故脉阴阳俱浮。有内热。故汗自出。宜桂枝汤。下条。湿胜风微。

故脉浮虚而涩。内无热。而不呕渴。故可加附子。

【纲】仲景曰。伤寒吐下后。复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目】龚信曰。此从吐下复汗脉微。看出是虚烦。则其余症象。皆当于虚中求之。而不得误为实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而反下之。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

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目】黄仲理曰。此病发于阳。误下热入之症也。脉微而沉。宜四逆汤救之。此因误下。热邪随经入腑。结于膀胱。致血燥而蓄于中。惟攻其里而表自解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结症也。抵当汤主之。

【目】喻昌曰。小便不利。何以见非血症耶。盖小便不利。乃热瘀膀胱无形之气病。为发黄之候也。小便自利。则膀胱之气化行。然后少腹满者。允为有形之蓄血矣。庸工不能辨一实。于此等处。

未着眼耳。

柯琴曰。沉为在里。凡下后热入之症。如结胸发黄蓄血。其脉必沉。或紧或微或结。在乎受病之轻重。而不可以因症分也。

【纲】仲景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热盛。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大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伤寒脉浮。医以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目】程郊倩曰。脉浮热甚不可灸者。以营分受邪束血为实故也。若血少阴虚之人。脉见微数。

尤不可灸。虚邪因火内入。上攻则为烦为逆。阴本虚也。而更加火。则为追虚。热本实也。而更加火。则为逐实。夫行于脉中者。营血也。血少被追。脉中无复血聚矣。艾火虽微。孤行无御。内攻有力矣。无血可逼。焦燎乃在筋骨。盖气主之。血主濡之。筋骨失其所濡。而火所到处。其骨必焦。其筋必损。盖内伤真阴者。未有不流散于经脉者也。虽更滋荣养血。终难复旧。此则枯槁之形立见。纵善调。亦终身为残废之人而已。

魏荔彤曰。伤寒脉浮而不言紧。此风多寒少之症。应斟酌青龙越婢之间发汗。乃以火迫劫取之。

火邪入而真阳出。名曰阳亡。真阳出而神明乱。惊狂遂见。程注所谓汗者。心之液是也。以火劫取汗。火邪入心。阳随汗亡。惊狂而起卧不安。皆有伤心液。无以养心之神。而空虚之地。邪火更易为害也。法不可单治表。当兼治里也。

或问。汗。阴液也。误发而何以阳亡。所用桂枝及蜀漆等皆阳药。又何以益阴生液。答曰。汗液为阴而实由阳化。故汗出而阳微。诸药为阳。生阳所以安阴。阳气聚则阴敛生津。阳气亡则阴扰耗津。阴阳相济吉。相悖凶。虽阴阳皆有邪正。初无二气。能于屈伸往来间。调停均平。此大寿之基也。

鳌按。古来灸法。本为虚症设。不为风寒设。首条固属虚症。但阴阳俱竭。一加烧针。必致发热烦躁。津液耗亡。此虚者尚不可以火劫也。下四条。俱言灸之之变。腰下重而痹。腰以下不得汗也。咽燥吐血。由于阳盛。比衄更甚也。至焦骨伤筋。血难复则无生理。惊狂起卧不安。并方寸元阳之神飞腾散乱矣。烧针火灸。不可妄用如此。仲景所以再三告诫也。后人每遇风寒。即加针灸。

不大昧仲景之旨乎。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脉沉而细。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目】吴绶曰。阳脉本当浮也。今反沉。非营气微乎。沉而兼细者。非阳气少乎。其不成痉者几希。

【纲】仲景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目】柯琴曰。浮为风。细为湿。太阳脉本浮。风湿为病。脉阴阳俱浮。浮虚而涩。今关节烦疼。脉反沉细者。是发汗不如法。但风气去。湿流骨节为着痹也。

【纲】仲景曰。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目】柯琴曰。脉大不浮。不关风矣。脉不沉细。非湿痹矣。

【纲】仲景曰。太阳中暑者。身热疼重而恶寒。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暑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

【目】柯琴曰。身热脉微。本是暑伤于气。而疼重恶寒。实因寒水沐浴。留在皮肤而然。弦细芤迟。不得连讲。言中暑夹寒之脉。或微弱。或弦细。或芤迟。皆是虚脉。如脉浮而紧者。曰弦。

弦而细。则为虚矣。脉弦而大。则为芤。芤固为虚。芤而迟。更为虚矣。以此脉而见发热恶寒身重疼痛等症。虽当炎夏。而虚寒可知。

【纲】仲景曰。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太阳病。

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

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自解也。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目】柯琴曰。首条。浮为阳盛之脉。脉浮则阳自内发矣。二条。脉微二句。承上之词。不与阴脉微对。太阳病本阳浮而阴弱。是阳强也。今阳脉数。即是阴阳俱微。脉但浮者阳盛。阳脉微者阳虚。但阴脉微而阳脉仍浮。阳重可知。三条。紧与数相似不同。盖有虚实之别。又必按之芤不芤。

而虚实之真伪毕定。四条。内无津液。阴阳岂能自和。必当调其阴阳。不然。脉微则为亡阳。将转成阴症矣。五条。即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为欲愈之义也。此微与前条不同。因未曾妄治。津液未亡。故三日自解。阴平阳秘。不须汗出。正教人不宜妄汗耳。

[卷一·太阳经症\太阳经脉] 附东垣辨脉

李杲曰。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

此辨固是。犹有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症。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

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不节。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见乎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或三倍。内伤饮食。则右手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及两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

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薄肺。经云。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若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必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以此辨也。岂不明白易见乎。

[卷一·太阳经症] 风伤卫寒伤营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寸口脉浮而紧。

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肉烦疼。当发其汗也。

【目】朱肱曰。脉浮而缓。寸大而尺弱。自汗体热。头疼恶风。热多寒少。其面光不惨。烦躁。

手足不冷。此名伤风也。伤风之候。当解肌。宜桂枝汤。轻者只与柴胡桂枝汤、败毒散、独活散选用。又凡脉紧。必无汗。惟濡而紧。却有汗。勿误用小建中汤。是脉浮而缓者。方可用桂枝汤。

又项背强者。桂枝汤加葛根也。(本草。葛根主伤风有湿。开窍解肌。盖桂枝加葛根。谓中风有湿。

当加之。取微汗以去风湿。)里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也。(不饮水者是也)又凡发汗。汗不止。为漏风。桂枝加附子汤。腹满者。太阴症。脉浮者。可服桂枝汤。微发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药汤。痛甚者。桂枝加大黄汤。

虽然。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皆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初可行。春末及夏至前。桂枝症可加黄芩半两。(阳旦汤是也)至夏至后。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若病患素虚。正用古方。(大抵用温药当避春。热药当避夏。)脉浮而紧涩。头疼。身体拘急。恶寒无汗。寒多热少。

面色惨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指末微厥。不燥烦。此名伤寒。宜发汗解。麻黄汤主之。轻者。

桂枝麻黄各半汤、人参顺气汤、葱豉汤、苍术散、麻黄葛根汤选用。然太阳亦有热多寒少者。须仔细看脉症也。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宜桂麻各半汤。若脉浮。虽热多寒少。自可发汗。若脉弱者。无阳也。桂枝二越婢一汤。热多寒少而尺迟者。营气本足。血少故也。先以小建中汤加黄最良。尺尚迟。再一剂。又太阳症。宜汗。而其人适失血及下利。则频频少与桂枝汤。使体润。当自解。假如淋家衄家。法不可汗。亦可以小柴胡之类和解之。又问。伤风与伤寒。何以别之。答曰。

伤寒者。脉紧而涩。伤风者。脉浮而缓。伤寒者。无汗脉涩。伤风者。有汗脉缓。伤寒者。畏寒不畏风。伤风者。畏风不畏寒。大抵太阳病者。必脉浮发热。恶风恶寒也。六经皆有伤风伤寒。其症各异。太阳脉浮有汗为中风。脉紧无汗为伤寒。阳明善饥为中风。不食为伤寒。少阳耳聋目赤。胸满而烦。为中风。口苦咽干目眩。为伤寒。若三阴伤风。无变形异症。但四肢烦疼。余症同三阳。

风伤卫者。病在皮肤之间也。以卫行脉外。为阳。主外皮肤间卫气之道路。故其病浅。寒伤营者。寒气中于肌肉也。以营行脉中。为阴。主内肌肉间营气之道路。故其病深。故桂枝麻黄各别。慎勿误用。

李曰。伤风初症。惟头疼口和不恶食。与伤寒同。缘寒乃阴邪。风乃阳邪。所以伤寒郁而后能发热。伤风即能发热。伤寒手足微厥。伤风手足背皆热。伤寒无涕。伤风流涕。声如瓮中。伤寒面惨身痛。伤风面光声重。伤寒无汗。恶寒不恶风。伤风有汗。恶风不恶寒。甚者汗出不止。洒洒恶风。复啬啬恶寒。冬月桂枝汤。自汗小便数。芍药甘草汤。自汗小便利。脚蜷急。桂枝加参附。轻者。

柴胡桂枝汤。自汗渴而小便难。邪渐传里。五苓散。自汗不渴。邪在表。茯苓桂甘汤。三时。防风冲和汤、柴胡桂枝汤。或败毒散去茯苓。鼻塞。通关散。通用。柴胡半夏汤。古立六经伤风汤。

但三阴药皆辛热。似非伤寒家法。仲景治伤寒伤风表症。分有汗无汗。里症同。于和解通利。更无分别。今详桂附八物。恐亦风邪直传阴分。其人素虚。或房室后伤风则可。若概作表药。误人多矣。盖伤风发表。辛热不如辛温。辛温不如辛凉也。或疑六淫。仲景特详于风寒。而略于暑湿。且不及燥火。何也。盖暑火同气。燥湿同源。风寒传遍六经。暑湿性偏。着人五脏。壮者气行则已。怯者乃着为病故耳。先伤寒而后伤风者。

症伤寒也。而见伤风之脉。先伤风而后伤寒者。症伤风也。而见伤寒之脉。此乃营卫俱实。故无汗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不烦躁者。麻桂各半汤。通用。大羌活汤。九味羌活汤加人参、大枣或神术散、香苏散。

陈氏士铎曰。凡病初起。用药原易奏功。无如人看不清。用药错乱。往往变症蜂起。苟认得清。

用得当。又何变症之生耶。如伤风。必然头痛身疼。咳嗽痰多。切其脉必浮。此伤风也。即以防风、荆芥、柴胡、甘草、黄芩、半夏各一钱。服即止。不再剂也。伤寒初起。鼻塞目痛项强。头亦痛。然切其脉必浮紧。此伤寒也。若以伤寒治之。即愈。方用桂枝、甘草、陈皮、葛根各一钱。不再剂。

朱震亨曰。仲景论伤寒。而未及乎中寒。先哲治冒大寒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汤。其议药则得之矣。曰伤曰中。未有议其异同者。夫伤寒有即病不即病。因其旧有郁热。风寒外来。肌腠自密。郁发为热。病邪循经而入。以渐而深。初用麻黄、桂枝辈。微而安。以病体不甚虚也。若中寒。则仓卒感受。其病即发而暴。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无热可发。温补自解。此气大虚。不急治。则死矣。伤风伤暑伤湿。亦如伤寒之渐入者。中风中暑中湿。亦如中寒者之卒暴而受也。

陶华曰。风伤卫气。寒伤营血者。缘气本属阳。风亦属阳。阳则从阳。故伤卫气。阳主开泄。

皆令自汗。故用桂枝汤辛甘温之剂以实表。血本属阴。寒亦属阴。阴则从阴。故伤荣血。阴主闭藏。皆令无汗。故用麻黄汤轻扬之剂以发表。正所谓各从其类也。

[卷一·太阳经症\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胃风论

李曰。肺主皮毛。通膀胱。最易感冒。新咳嗽。恶风鼻塞。声重喷嚏是也。柴胡半夏汤、参苏饮。寒月。麻黄杏仁饮。重者。头疼身痛寒热。咽干音哑。柴胡桂枝汤、防风冲和汤。头痛甚者。川芎茶调散。痰多者。金沸草散。挟热。

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挟寒。十神汤。挟寒湿。消风百解散。挟湿。神术散。挟暑。香葛汤。时行。柴胡升麻汤。

服食过浓。素有痰火。时常鼻塞流涕。声重咳嗽。略被外感则甚者。防风通圣散。或大黄芩等分为丸。白水下。素虚者。

只用防风、羌活、川芎。随宜加入补药痰药。伤食。加白术、青皮、陈皮、山楂、麦芽。挟形寒饮冷。加姜、桂。挟房劳。加参、术、归、地。挟劳役伤气者。补中益气汤加羌、防。风虚甚者。羌活丸、加味乌金丸。风中传里。一同伤寒治法。风能燥血散气。故古用桂枝八物等汤。久不愈者。只宜三白汤加减敛之。切忌疏泄。虽初起。非寒月无汗。麻黄禁用。

[卷一·太阳经症\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论

朱肱曰。有发热恶寒。躁烦。手足温。而脉反浮紧者。有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冷。而脉反浮缓者。此名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也。盖发热恶寒烦躁手足温。为中风候。脉浮紧。为伤寒脉。是中风见寒脉也。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厥。为伤寒候。脉浮缓。为中风脉。是伤寒见风脉也。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宜服大青龙汤。盖大青龙症。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脉弱有汗。为桂枝症。脉紧不烦躁。为麻黄症。)大青龙汤治病。与麻黄汤症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烦躁者。用大青龙也。以其风寒俱盛。故青龙汤添麻黄作六两。又似合桂枝汤药味在内。添石膏。

所以为紧。此治荣卫俱病。若症不审。误用大青龙。则发汗多伤人。(以其有烦躁一症。故可用大青龙汤。)陶华曰。热盛而烦。手足自温。脉浮而紧。此伤风见寒脉也。不烦少热。四肢微厥。脉浮而缓。

此伤寒见风脉也。二者为荣卫俱病。法虽用大青龙。此汤险峻。不可轻用。须风寒俱盛。又加烦躁。方可与之。不若羌活冲和汤。为神药也。一法。用桂枝麻黄汤。

[卷一·太阳经症] 发热

【纲】仲景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脉浮缓。发热恶寒。无汗烦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主之。

【目】朱肱曰。发热而恶寒者。属太阳也。盖太阳主气以温皮肤分肉。寒气留于外。皮肤致密。

则寒栗而发热。宜发其汗。故麻黄、大青龙主之。若温病。则发热而不恶寒。风温。亦灼热而不恶寒也。

刘完素曰。潮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寒已而热。相断而发。发热。则无时而热也。

翕翕发热。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汗以散之。蒸蒸发热。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下以涤之。发热属表。风寒客皮肤。阳气怫郁也。发热属里。阳气下陷阴中也。观其热所由来而汗下之。若热先自皮肤发者。邪在外也。热先自里生而发达于表者。邪在里也。在表在里。俱有发热。邪在半表半里者。

亦发热也。或始自皮肤而渐传里热。或始自内热而外达于表。盖邪在表。表热里不热也。邪在里。

里热甚而达于表也。在半表半里。则表里俱发热也。

王肯堂曰。凡病鲜有不发热者。内伤外感。其大关键也。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感。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恶寒。则近烈火不能除。内伤恶寒。得就温暖而必解。

外感恶风。乃不禁一切风。内伤恶风。惟恶些小贼风。外感症显在鼻。故鼻气不利。壅盛而有声。

内伤症显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感则邪气有余。故发言壮厉。先轻而后重。内伤则元气不足。故出言懒怯。先重而后轻。外感头痛。常常而痛。内伤头痛。时止时作。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东垣辨法大要如此。或有内伤而无外感。或有外感而无内伤。以此辨之。判然矣。若夫内伤外感兼病者。则其脉症并见而难辨。尤宜细心求之。若显内症多者。则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若显外症多者。则外感重而内伤轻。宜以发散解表为急。此又东垣未言之意也。

陈士铎曰。人病发热。必先散其邪气。俟邪气速去。然后再扶其正气。则正气不为邪气所害。

方用柴胡、荆芥、半夏、黄芩、甘草各一钱煎服。则邪散而身凉。盖四时不正之气犯人。必由皮毛而入营卫。今用柴胡、荆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入里。半夏祛痰。使邪不得挟痰作祟。黄芩使不得挟火作殃。甘草和中。邪既先散。而正气又不相亏。人肯先服此药。何至由皮毛以入营卫。入脏腑。至传经深入哉。一方。柴胡、当归、山栀、甘草、陈皮各一钱。花粉、白芍各二钱。此方凡肝气郁者。一剂即快。不必专治外感也。治内伤初起者。神效。又方。当归二钱。柴胡、白芍、茯苓、甘草、桂枝各一钱。陈皮五分。冬月。加麻黄。此方专治伤寒初起者。神效。乘其尚未传经。可从补正之中。兼用祛邪之品而热散之也。盖初起之邪。尚不敢与正气相敌。故一补正气。而邪气自消。及一传经。则正气遁入脏腑不敢与邪相争。愈补而愈不能出矣。故一传经。药即不可用补。今用桂枝以散热。或加麻黄以祛寒。寒热相攻。邪难内入。又有正气之健以助之。所以一剂而愈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目】朱肱曰。此二汤。乃治发热而微恶寒者也。

张介宾曰。邪气在表发热者。表热里不热也。温散之。邪气在里发热者。里热甚而达于外也。

宜清之。

柯琴曰。热多。是指发热。不是内热。无阳。是阳已虚。而阴不虚。无阳不可发汗。便是仲景法旨。柴胡桂枝汤。乃是仲景佳方。若不头项强痛。便不须合桂枝矣。

微恶寒。便是寒少。烦疼只在四肢骨节间。比身疼腰痛稍轻。此外症将解而未去之时也。微呕。

是喜呕之兆。支结。是痞满之始。是在半表半里矣。外症微。故取桂枝之半。内症微。故取柴胡之半。虽不及脉。而微弱可知。发热而烦。则热多可知。仲景制此轻剂以和解。便见无阳不可发汗。

用麻黄、石膏之误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目】戴原礼曰。阴经不发热。惟少阴能发热。然少阴发热有二症。初得病。即见少阴症。发热恶寒。头不疼。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下利清谷。身热躁扰。里寒外热。仲景谓之反发热。此乃阴盛格阳。宜四逆汤、附子理中汤。盖阳气传阴经而下利者。乃是热利。阳陷入里。外所以无热。

阴气入阴经而下利者。乃是里寒自利。寒既在里为主。则阳气必客于外。所以反发热。要知阴症发热。自是不同。发于阳而发热者。头必疼。发于阴而发热者。头不疼。此为验也。又有汗下后。阴阳不相入。水火不相济。致余热未退。不可更用冷药。内外俱未可妄治。故宜小建中汤。若其人已虚。虚能生热。宜小建中汤加当归。或四君子汤加黄。或十全大补汤。调其荣卫。虚者。真武汤。

审是热邪未解。虽经汗下。却不畏寒。宜竹叶石膏汤。

王肯堂曰。汗后复发热。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阴阳不交。及下利发热者。死。脉阴阳俱盛。热不止者。死。中风即发热者。风伤卫也。伤寒不即发热者。寒伤营也。其在少阴厥阴发热者。谓之反发热。

惟太阴无发热之候。

柯琴曰。此太阳症合用桂枝。却用麻黄之类发汗者。故多亡阳而仍发热。必主以真武汤也。

鳌按。真武汤。本少阴方。阳亡则内虚寒。故必用此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重汗。而复大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目】朱肱曰。太阳有潮热乎。仲景大陷胸汤一症。结胸有潮热者为大结胸。属太阳也。

楼全善曰。此妄汗下而将转属阳明。犹尚未离乎太阳者也。

日晡潮热。阳明病。然心下者。太阳之位。小腹者。膀胱之室。从心下至小腹痛。是下后热入水结所致。非胃家实。故不得名为阳明病。

【纲】仲景曰。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目】朱肱曰。大抵伤寒八日以上。大发热者。难治。

【纲】仲景曰。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目】方中行曰。伤寒汗不出。得汗即解者。以有风而误于偏攻。热反入里。所以变痞硬呕吐而下利也。故用大柴胡合表里而两解之。

魏荔彤曰。发热汗出不解。太阳已传阳明。二者阳明症也。夫太阳所感寒邪。入心中作痞硬。

而寒郁内生之热邪。作呕吐而下利。是病全离太阳而入阳明矣。其不成胃实者。惟心中素有痰饮。

故邪结于彼而成痞硬。胃中自不能复结为实。故是已传阳明而未全在阳明。未可以承气下者。故制此方。于下之中。兼升散开破二义。阳明之邪。柴胡驱之于少阳而表解。大黄复通之于大便而里和。尚何有阳明之症足留乎。所谓两解之法也。是不必专言柴胡治少阳。而柴胡之用已神。不必专言胃实方可下。而大黄之用已得矣。

非仲师孰能具此手眼乎。

【纲】仲景曰。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目】喻昌曰。丸药大下。徒伤其中。而不能荡涤其邪。栀子干姜。亦温中散邪法也。

虞抟曰。攻里不远寒。用丸药大下之。寒气留中可知。心微烦而不懊。则非吐剂所宜也。用栀子解烦。倍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二味成方。而三法备。

【纲】仲景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目】魏荔彤曰。大下后身热不去。犹带表症也。心烦变为心中结痛。是表症仍未解。而里症已迫也。在表原属阴邪久未除。在里则为阳邪久成郁。栀子苦寒。治心中成郁之阳邪。香豉香辛。

治在表未散之阴邪。而此症可愈。其胸中窒者。虽未至于结痛。而窒久必痛也。亦可早为之计。而仍主此。一法也。

柯琴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外热未除而心中结痛。虽轻于结胸。而甚于懊矣。结胸是水结胸胁。用陷胸汤。水郁则折之也。此乃郁结心中。用栀豉汤。火郁则发之也。

【纲】仲景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目】魏荔彤曰。小青龙治水气者。治在里久积之阴邪。治风寒者。治胸膈暂郁之热邪。程氏谓下寒者类多上热。一句破的矣。学人识之。

【纲】仲景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自衄者愈。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目】方中行曰。纯是寒邪伤营。故脉浮紧。发热无汗。然寒邪之着营轻微。且兼中风。阳邪变热上冲。故自衄愈。若脉浮紧。发热无汗。而身竟疼痛。则寒重风轻。当发汗矣。其剧者必衄。毕竟少带中风之阳邪也。

【纲】仲景曰。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目】喻昌曰。服桂枝治风而遗其寒。所以不解而症变。设更下之。邪乘虚入里。在表之风寒未除。在里之水饮上逆。故变五苓两解之法。以茯苓、白术为主。虽因已误而去桂枝。不得不用白芍以收阴。甘草、姜、枣以益虚和脾胃也。

魏荔彤曰。太阳伤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而汗出。今汗不出。则中风而兼伤寒矣。但与桂枝治风不效矣。复下。更误矣。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乃下药阴寒之气。挟寒邪作痞。挟风邪作痛。

动积饮而阻闭阳气。上下不流动故耳。本方专主补土渗湿。使在里下药之阴邪先除。然后可治其表邪耳。以表邪虽仍在而轻微。故先以误下之阴邪入里为患是急。厥阴所云。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亦此义也。参观之。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目】张从正曰。白虎汤。但能解热。不能解表。必恶寒身疼头痛之表症皆除。但渴而求救于水者。方可与之。

楼英曰。如其人渴欲饮水。与之水果能饮。是表邪已变热而入之深矣。再诊其脉。已无浮缓浮紧之表脉。再审其症。已无头身疼痛发热无汗之表症。即可用白虎汤。但加人参止其燥渴。仍藉辛凉为半表里之治耳。

【纲】仲景曰。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目】魏荔彤曰。吐下俱非。致风寒之邪久而变热。热又久而结聚在里。而在里之气血亦郁而生热。所谓表里俱热者也。内热盛则外阳疏。时时恶风。若似表症。而大渴云云。俱是一派实热结里之象。故不特阳虚之里当急救阳。即阴消之里亦当急救阴也。故仍用人参白虎。兼内清外散之用。

【纲】仲景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目】喻昌曰。伤寒之邪。得湿而不行。所以热瘀身中而发黄。故用外解之法。设泥里字。

岂有邪在里而反治表之理哉。热已发出于外。自与内瘀不同。正当随热势清解其黄。俾不留于肌表间也。前条热瘀。故用麻黄。此条发热。反不用麻黄者。盖寒湿之症。难于得热。热则其热外出而不内入矣。所谓于寒湿中求之。不尽泥伤寒定法。此其一征也。

方中行曰。热发于外。则里症较轻。故解之以栀子。而和之以甘草。以为退热之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