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6至卷169·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十六
颈项门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春 原缺,据《素问》金匮真言论补。]不病颈项。
【注 俞者,经气之所注也,盖脏气实则病气,脏气虚则病脏也。按蹺者,按摩导引,引阳气之通畅于四肢也。冬时阳气伏藏,若导引其四出,则无以奉春生夏长之气,是以有鼽衄颈项之经病矣。春病在颈,邪热而迫于经者,鼽衄,别出下项,则为颈项之病矣。】
脉要精微论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注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其气下盛上虚,当主头项痛也。】
玉机真脏论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
【注 内痛者,肺受其伤,肺之俞在肩背,故痛引肩项也。肝病而已传及于所胜之脏,故当期以本月之内而死也。真脏脉见,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预之期日,当死于庚辛日之薄暮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脏见,十日之内死。
【注 肺病,故痛引肩背;传及于心,故身热也。夫心主血而生于肾脏之精,血气盛则充肤热肉,心肾伤而精血衰,故曰脱肉破(月囷)。真脏脉见大而虚,如羽毛中人肤,病传于心,故期以十日之内死。盖心不受邪,故死之速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注 本经曰:肾病者,大小腹痛。肾传之心,故心中不便。心传之肺,肺传之肝,故肩项身热。肝传之脾,故目眶陷也。真脏脉见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如目不见人,肾之精气已绝,故立死。其见人者,余气未尽,至所不胜之时而死,谓当死于日昃也。夫肾为生气之原,生绝于下,故死之更速也。】
风论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注 颈有风池、风府,乃经脉之要会,故颈多汗。胃腑受邪,故饮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也。胃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腹胀满,是以形寒则(月真)胀,饮冷则泄者,胃气虚伤也。胃者肉其应,腹者胃之郛,故主形瘦而腹大。】
厥论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
【注 少阳主枢,是以少阳气厥而机关为之不利也。颈项者,乃三阳、阳维之会;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转行,项不可以回顾。】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注 手太阳所生病者,耳聋。小肠主液,故逆则泣出也。夫心主血脉,小肠主液而为心之表,小肠气逆则津液不能荣养于经脉,是以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盖腰项之间,乃脉络经俞之大会也。】
热论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注 太阳之气主皮毛,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阳气在上,故头项痛。背为阳,故腰脊强。】
腹中论
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
至真要大论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强,头项痛。
【注 湿淫于上,是以沉阴且布,草木枯槁,得化气之雨而变生胕肿阴痹,皆感寒湿气,病在阴者名曰痹,故按之不得也。肾主骨,而膀胱为之腑,故腰脊头项骨痛。】
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
【注 阴湿之气淫于外,则火气内郁而疮疡于中矣。湿热之气流散于外,则及于风木而病在胠胁。甚则心痛者,木甚而传于火也。热格头痛,喉痹项强者,风火之气与湿气相杂,从颈项而上于巅顶也。】
太阳之胜,热反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
【注 热反上行者,太阳之气,随经上入脑,还出别下项。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故目如脱也。】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头项项 《素问》至真要大论作「顶」。痛重而掉瘈尤甚。
【注 头项痛重而掉瘈尤甚者,所谓因于湿,首如裹,湿气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也。】
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
【注 少阴司天,初气乃太阳寒水,头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太阳寒水之气胜也。】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注 此五脏之气而发见于形气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邪之中人,中于项则下太阳。
【注 以太阳之循颈项而上干于头面也。】
论疾诊尺篇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注 足太阳之脉起于两目而下出于颈项,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大阳之气运行于肤表,此水随气而溢于皮肤之间,故目窠微肿。颈脉动而肤胀咳者,水留于皮毛而动其肺气也。风水者,因外受于风,风行而水涣也。】
寒热病篇
五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注 伏兔,肾之街。腨者,脾之部。背乃肺之俞。五脏俞谓五椎之心俞也。项者,肝之俞。本经曰:痈疽之发,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五部之有痈疽者,乃五脏渐积之郁毒,外应于血气之不和而为之也。故五部有此者死。】
本输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
【注 当缺盆中央动脉是。】
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
【注 挟喉两旁之动脉是。】
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注 挟喉动脉之后,曲颊之前一寸后是。】
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窻。
【注 手阳明之后,当曲颊之下是。】
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
【注 曲颊之后,当耳之下是。】
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
【注 耳后当完骨上是。】
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注 挟项大筋中是。】
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注 凡此论三阳之脉,循序而上于颈项,应阳气之出于地外,而任督二脉出于肾,而通先天之阴阳也。】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发际 原缺,据《灵枢》本输篇补。。
【注 此论阳气之上下,以应天气之升降也。】
寒热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瘰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注 寒热之毒气,下藏于脏,上通于颈腋之间,留于脉而不去,则为瘰疬者,此肾脏先天之水毒也。天开于子,天一生水,其毒在外,故名曰鼠。夫颈腋之脉,少阳之脉也,少阳乃初阳之气,生于先天之水中,而少阳又与肾脏经气相通,故本经曰少阳属肾。】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注 厥阴少阳之形脏在于心下中焦之部分,而二气皆本于肾脏之所生。瞳子者,水脏之骨睛也。赤脉从上而下贯瞳子者,水脏之毒气,上交于包络之火脏,火脏之毒气,复下交于水脏之骨睛,此为阴阳交者,死不治。盖毒气在于阴阳之脏内往来不能出于末,而从脉溃,故为不治之恶疾也。一脉一岁死者,水脏之毒甚也。二脉二岁死者,水脏之毒传之于火脏也。三脉三岁死者,毒气分于二脏之间也。盖毒之专者,为害重,故死之速。分者,死之迟也。一脉半者,一二之间也。二脉半者,二三之间也。】
痈疽篇
痈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注 颈乃手足少阳阳明血气循行之分部,故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液,渊液乃足少阳胆经穴,在腋下三寸,盖从外而将入于内也。任脉居阳明、少阳四脉之中,故前伤任脉。内熏肝肺,此在外腑经之毒,内熏于脏,故至十余日而死。】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项强急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颈脉动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裹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九漏
凡项边腋下先作瘰疬者,欲作漏也,宜禁五辛、酒、面及诸热食。
凡漏有似石痈,累累然作疬子,有核在两颈及腋下,不痛不热。治者,用练石散敷其外,内服五香连翘汤下之。已溃者,治如痈法。诸漏结核未破者,火针,针使着核结中,无不瘥者。何谓九漏?一曰狼漏,二曰鼠漏,三曰蝼蛞漏,四曰蛊漏,五曰蚍蜉漏,六曰蛴螬漏,七曰浮沮漏,八曰瘰疬漏,九曰转脉漏。
疮疡全书 【宋 窦汉卿】
项疽毒
此毒因五脏受毒,气壅血枯,伏在风府之间,恶证也。当用败毒流气饮治之,后用内托流气饮。
风毒颈痈
有人肥壮,素能饮酒,酷暑远行,酒醉居于舟中,卧于风内,又为日色暑气相侵,并有七情所干,归家不免于色欲,颈项间忽痛如失枕之状,其名曰何?乃风热锁喉毒也。久则红色绕于肩背,坚硬难消。急服清暑疏风散。
瘰疬
此证手少阳三焦经主之。大抵此经多气少血,因惊忧思虑,故生。此疾初起生于耳下及项间,并颐颔下,至缺盆,在锁子骨陷中,隐隐皮肤之内。初生如豆,渐长如李核之状,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则动而微痛,不发热,惟午后微熟,或夜间口干,饮食少思,四肢倦怠,则坚而不溃,溃而不合,皆因气血不足,往往变为劳瘵,自觉红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连串三五个,破溃遍项,渐流脓血,致成瘰疬。独形者为结核,续欲连结者为瘰疬,但此证原不系膏粱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宜以益气养荣之药治之,其疮自消。若金石暴悍之剂,血气愈损不能生矣。若不速治,必致丧生也。马刀疮与瘰疬,同系少阳胆经主之,此经亦多气少血,或在耳之前后,或在耳下连及颐颔,或在胸及胸侧,或在两胁,久坚不溃,皆谓之马刀疮也,故多坚少软,脓白如稀糊似泔水状,治者求水清可也。形表如蛤者,为马刀疮。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颈痛
膺肿颈痛,胸满腹胀,上实下虚,气厥而逆,阳气有余郁于胸也,不可针灸,宜服顺气汤、小茯苓汤主之。
肾热者,腰痛胻酸,苦渴数饮食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经曰:汗出脉躁盛,一死;脉不与汗相应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皆是怫郁结不能解散,以致危殆。
瘰疬论
夫瘰疬者,经所谓结核是也。或在耳前后,连及颐颔,下连缺盆,皆为瘰疬。或在胸及胸之侧,下连两胁,皆为马刀。手足少阳主之。此二经多气少血,故多坚而少软,脓白而稀如泔水状,治者求水清可也。如瘰疬生在别经,临时于《铜人》内,随其所属经络部分对证之穴灸之,并依经内药用之。独形而小者为结核,续数连结者为瘰疬,形表如蛤者为马刀。
明理论 【金 成无己】
项强
伤寒项强,何以明之?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臂,内挟脊,抵腰中。经曰:太阳之病,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太阳感受风寒,则经脉不利,而颈为之急,项为之强耳。伤寒颈项强急者,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太阳病,项背强八八,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八八,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是皆发散之剂也。二者均是项背强,而发散又有轻重者。盖发热汗出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表实者可发汗。是以为治不同也。桂枝加葛根汤方是桂枝加麻黄、葛根,又葛根汤方亦是。桂枝汤中加麻黄、葛根,深详究之,无汗恶风为表实,正可发汗,则于桂枝汤中,加麻黄、葛根为当矣。汗出恶风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恐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而不加麻黄也。八,音殊,引颈之貌。八,短羽鸟也。短羽之鸟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引其头耳。项背强者,动亦如之,非若几按之几而偃屈也。太阳伤寒项背强,其或太阳中风加之寒湿而成。痉者,亦项强也。经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面动动 原缺,据《金匮》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改。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金匮要略》曰:太阳病,其证项背强八八然,脉反沉迟者,此为痉,桂枝加(艹舌)蒌汤主之。虽项背强,然太阳病表证悉当发散。又有结胸病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主之。临病之际,审其表里,可汗可下,随证投汤,则万全矣。
世医得效方 【元 危亦林】
项软
小儿因风颈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宜用天柱天柱 指天柱丸,见本门方中。、五加皮散;风热项软,合用凉肝丸。
活法机要 【元 张洁古】
瘰疬
夫瘰疬者,结核是也。或在耳后、或在耳前、或在耳下连及颐颔,或在颈下连缺盆,皆谓之瘰疬。或在胸及胸之侧,或在两胁,皆谓之马刀。手足少阳主之。
结核耳前后有之,或耳下颔下有之,皆瘰疬也。桑椹二斗,极熟黑色者,以布袋取自然汁,不犯铜铁,以文武火慢熬,作薄膏子,每日百沸汤点一匙,食后,日三服。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瘰疬
夫人头目有疮肿瘰疬,及胸臆胠胁之间,或有疮痂肿核不消,及有脓水不止,可用沧盐一二两,炒过,以长流水一大碗煎,放温,作三五次顿服讫,候不多时,于咽喉中探引,吐涎二三升;后服和血通经之药,如玉烛散、四物汤之类是也。《内经》曰:咸味涌泄为阴。涌者吐也,泄者泻也。《铜人》曰:少阳起于目锐眦,行耳后,下胁肋,过期门。瘰疬结核马刀挟瘿,是少阳胆经多气少血之病也。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马刀瘰疬
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者,名马刀疮,从手足少阳经中来也。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或未破,连翘散坚汤并皆治之。
瘰疬马刀,将先出一疮,用四楞铁环定住,不令出移,破作口子,以油纸捻纴之,勿令合了,以绝其疮之源,其效至速。如疮不破,或病人不肯破,更以药涂之,二日一易之,以龙泉散主之。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瘰疬结核瘿气
夫瘰疬初起,必起于少阳经;不守禁戒,必延及阳明经。大抵食味之厚,郁气之积,曰毒、曰风、曰热,皆此三端招引变换,须分虚实。彼实者固易治,自非痛断厚味与发气之物,虽易亦难,殊为可虑。以其属胆经,主决断,有相火,而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经行,不作寒热,可生;稍久转为潮热,其证危矣。自非断欲绝虑食淡,虽神圣不可治也。
瘰疬属血气痰热,以牡蛎煅过为末,元参捣膏为丸。或桑椹黑熟者捣汁熬膏,汤调服;红者晒干为末,汤调服。
夏枯草大能散结气而有补养血脉之功,能退寒热,虚者尽可倚仗,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施艾灸,亦渐取效。
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如肿毒者,多在皮里膜外,多是痰注作核不散,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散核。结核在下颏,二陈汤加酒炒大黄、连翘、桔梗、柴胡;结核在臂,二陈汤加连翘、防风、川芎、酒芩、苍朮、皂角刺、僵蚕、麝香,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
瘿气须先断厚味。
凡颈下卒结囊,欲成瘿,以海藻一斤,洗去咸,酒浸饮之。
外科精义 【元 齐德之】
瘰疬治法
夫瘰疬之病,其名甚多,《巢氏病源》载之三十六种,《千金》、《圣惠》所论瘰疬九漏,总论说有风毒、热毒、气毒之异。瘰疬结核,寒热之殊,其本皆由恚怒气逆,忧思过甚,风热邪气,内搏于肝。盖怒伤肝,肝主筋,故令筋蓄结而肿。其候多生于颈腋之间,结聚成核,初如豆粒,后若梅李核,累累相连,大小无定。初觉憎寒壮热,咽项强痛,肿结不消者,当便服五香连翘汤,或牡蛎大黄汤,疏下三两行,于上贴十香膏、乌犀膏,及用淋溻肿汤、溃毒汤时复淋溻,如此救疗,即得消散。若未消散,可服内消丸或皂角丸之类,渐以求差。若肿结深硬,荏苒日月,不能内消者,久必成脓。若肿高而稍软,其人面色痿黄,皮肤壮热,上蒸脓已成也,可以针决核中,令其溃散则易愈也。治法:如疮法于疮口中,用追毒蚀肉锭子纴之,于上用乌犀十香膏等贴之,及托里之剂和之。经久不差,或愈而复发,或别处自穴,脓水透出,流津不止,肌体羸瘦者,变成九瘘。《内经》曰: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即此病也,可用蒜饼子灸之;然后疮口上用紫金散、翠霞散等,于上纴贴膏药,求瘥。其将护忌慎治疗,用法无造次焉。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瘰疬
瘰疬之病,皆血气壅结,根在脏腑,多结于颈项之间,累累大小无定,发作寒热,脓血溃漏,或此没而彼起,宜于隔宿用米饮调下桂末、滑石二钱,晨钟动时,进黑白散,必有物如葡萄肉,从小便出其数枚,于肿核则愈;仍常服四七汤加木香或苏子降气汤。其匝颈者,俗名蟠蛇疬,难治。
先以石菖蒲烂研,盦患处微破,却以猫狸皮连毛烧灰,香油调敷。一味白蔹末,酒调服,多多为上。仍以酒一呷,调白蔹盦患处。掘取生者尤好。或用猪胆内水调雄黄末,敷患处,亦好。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瘰疬
初虞世云:瘰疬多生肩项,或赤或白,或沉或浮,初生如豆,久似核,年月浸久,其大如梅,或如鸡卵,排行成列,或生二三,或生六七,俗云蟠蛇疬是也。用性努力,思虑过久,则痰痛赤肿继之,早治为上。
流注疬,妇人多有之,其性急躁,其气怫郁,其心执着。初生在项,破后脓注四肢,遍体结毒,如梅李状,不疗自破,孔窍相穿,寒热疼痛,或流脓汁,是名流注疬也,又名千岁疮。宜服托里救苦神应丸;如脉有力者,先用追神散下之,却服救苦神应丸。
单窠疬者,生一个也,发于颈项,最难治,但宜如前药服之,日久自消。或发于顖骨,亦难治。用毒药疗之,勿令浸渍日久。
莲子疬,一胞裹十数枚,生于项之左右,以手触则能转动,尚可用药治疗。如坚硬挨不动者,乃不可生。憎寒,发热,躁渴,凡遇此证,至难治,虽神圣亦无如之何也已。
重台疬,生于项颈,或左或右,初则单窠结在上,或在下,重迭见之,是名重台疬。此证药不可疗,不可针灸。若是毒行其肿痛,发渴生痰,万死一生,害人极速。初觉有之,急用小犀角丸、粉金散治之。
燕窠疬,形似燕窠,不可治。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伤寒项强
项硬而不能左右回顾,太阳初证,表实无汗,葛根汤;表虚有汗,桂枝汤加葛根。若误下,邪气乘虚入里,反结胸而项强又不解,谓之结胸项强。大陷胸汤丸,兼理中丸,或四逆汤服之。所以阴毒初痛,亦有项强,俱以热药治之,正阳散、附子汤是也。
项强连胁下满者,小柴胡汤。又有风湿项强,痉病项强,不可不辨也。
颈疽对口
六腑阳毒聚于顶,惟太阳膀胱主之,有生于颈后者,疮头向上,疮尾向下,形如蜂窝,乃反证也。焮肿者,急宜托里散加升麻、赤芍、桔梗,防毒攻心。如痰发或流入两肩者,不治。
有生脑后对口者,名曰夭疽,其状大而色紫黑,不急治,热入渊液,前伤任脉,内熏肝肺,十余日而死。
焮肿作痛,烦渴好饮冷水,宜解毒汤加天花粉,以除痰火湿热;或黄连消毒散、当归羌活汤、清热消毒饮、活命饮选用。
肿痛口干作渴,好饮热汤,为肾阳虚火炽,宜托里消毒散、托里益气汤、肾气丸、八味丸。漫肿微痛少食者,补中益气汤。痰多者,托里清中汤。若色黯不溃不敛,为阴精消涸,名脑烁,不治。
瘰疬马刀
生颈前项侧,结核如大豆、如银杏,曰瘰疬;生胸胁腋下,坚硬如石,形如马刀虫,曰马刀。多气少血之病,总皆手足少阳相火所生。盖耳前后与缺盆肩上胛下,属足少阳部分;延及颏项颊车与颐,属足阳明部分;延及胸中中府、云门肺经部分者死。风疬尖而小;热疬焮肿赤色,又名血疬痰疬,推动滑软;气疬圆而动;又有鼠残疬,大小不一。
无痰不成核。诸瘰初起,实者皆以化痰为主,通用二陈汤加防风、桔梗、黄芩、竹沥。胸紧者,以此探吐尤妙。通经脉必用螌蝥,疏渗小便,以泻心火,古方必效散、立应散是也。但此二药甚峻,服后宜量体调治。体实风热盛者,继以宣热丹服之。体虚者,托里益气汤,或八物汤合二陈汤,多服疮口自敛。又有虚甚者,宜先服健脾药,而后服二散。轻者,只用斑鸡丸便坚。胃盛者白蚕丸,或追脓化毒散、软硬皂子丸。少阳分者,柴胡通经汤;阳明分者,升麻调经汤;少阳阳明二经,二汤合服调之。悞下则犯经禁病禁。
清肝者,胆与肝合病,则筋累累如贯珠,寒热臖痛,乃肝气动而为病也。当清肝火为主,佐以养血。若寒热止而疮不愈者,乃肝血燥而为病也,当养血为主,佐以清肝。清肝益荣汤、栀子清肝汤、柴胡清肝汤选而用之。
疮如豆粒,附筋肉,色不变,内热口干,精神倦怠,久不消溃,及肝脉弦紧,肾脉洪数,乃肾水不能生木,以致肝血火动,筋挛,忌用风药燥干。经久烂破,脓血大泄者,脾肾愈亏,火炎于肺,皆宜肾气丸、补中胜毒饼为主,兼服逍遥散加桔梗、麦门冬、元参,以清肺火。多怒,有肝火者,清肝解郁汤;有寒热者,单夏枯草散。肝火旺甚,或近骨处生虫作痒者,芦荟丸、通用猪头丸、海藻散坚丸;外治银右散、蚕茧散、猫蝠散。虚弱者,单夏枯草膏内服,外贴加麻油。
经年成漏者,初起宜温散风冷,及行肾经湿热邪水,久则大补气血,兼用熏洗平肌塞窍之药。古方白蛇散治瘰疬成漏,以其有牵牛,能利肾经恶水,免致淋漓穿穴,但利后当量体调治,痛节酒色财气。
女人经调及经闭无潮热者可治,经闭有潮热或咳者死。古方用玉烛散治瘰疬和血通经,服之自消,日进一服,七八日见效。便不闭者,柴胡通经汤、升麻调经汤。久虚者,加味逍遥散、清肝益荣汤,或用二陈汤合四物汤,加牡蛎、柴胡、黄芩、元参、神曲为末,以桑椹熬膏,捣丸菉豆大,每五十丸,温酒下;或服肾气丸尤妙。
瘰疬,疡证之标也,故痨瘵类有曰:腹中有块,颈上有核,最为难治,况成溃漏,而又清金降火,滋肾健脾,病人若不清心淡口,则潮汗渴泻,恶证蜂起,其可生乎?但视其目内,赤脉贯瞳人有几条,则知其几年死。面色晄白,金克木,脉洪大,为元气虚败,俱为不治。故曰实者可治,虚者可虑。
痰核
颈项生核,不红不痛,不作脓,推之则动,乃痰聚不散也,不可悞用瘰疬药,治宜二陈汤加大黄、连翘、柴胡、桔梗。体薄者二陈汤加桔梗、黄芩、元参、麦门冬及防风少许,入竹沥,多服自消。如耳后与项间,各有一块者,含化丹。
臂核或作微痛者,以内无脓,故外虽肿不红,或生背膊皆然。宜陈皮、半夏、茯苓、防风、酒芩各一钱,连翘二钱,皂角刺一钱半,川芎、苍朮各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
凡遍身有块,多是痰注,但在上体多兼风热,在下体多兼湿热,宜加味小胃丹、竹沥达痰丸,量体虚实服之;通用海带丸。
瘿
瘿皆痰与气相结而成。筋脉呈露曰筋瘿,赤脉交络曰血瘿,皮色不变曰肉瘿,随忧愁消长曰气瘿,坚硬不可移曰石瘿,其名有五者此也。内应五脏,治与瘤同。
形似樱桃,一边纵大似槌而垂,皮宽不急,原因忧患所生,故又名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似也。忧恚耗伤心肺,故多着颈项及肩,劳欲邪气,乘经之虚而作。
或软或硬,无痛无痒,体实者海藻散坚丸、海带丸;痰火盛者,舐掌散、神效开结散。此皆化痰行气破坚之剂,久虚者不可妄服。
通用:初起者,十六味流气饮、单蜘蛛方;稍久者,蜡矾丸,常服自然缩小。消磨:外敷南星膏。切不可轻用刀针决破,破则脓血崩溃,渗漏无已,必至杀人。
伤寒六书 【明 陶华】
项强
项背强者,太阳表邪也,发散则解。结胸项强,有下之证。寒湿项强,成痉。
太阳病项强,无汗恶风为表实,葛根汤。项背强,发热有汗恶风为表虚,桂枝加葛根汤。误下太阴,结胸项强,太陷胸丸。一法,寒实甚者,兼与四逆汤。
项强胁下满,身热恶风,手足汗而渴,小柴胡汤。
阴毒初得,病项背强,咽痛,心腹痛,短气,厥逆,吐利,身如被杖,附子汤、阴毒甘草汤、正阳丹。天行复作热,至晚则腰痛,头项强,身重,葛根生姜豉汤。
薛氏医案 【明 薛己】
瘰疬
夫瘰疬之病,属三焦肝胆二经,怒火风热血燥;或肝肾二经,精血亏损,虚火内动;或恚怒气逆,忧思过甚,风热邪气,内搏于肝。盖怒伤肝,肝主筋,肝受病,则筋累累然如贯珠也。其候多生于耳前后项腋间,结聚成核,初觉憎寒恶热,咽项强痛。若寒热臖痛者,此肝火风热而气病也,用小柴胡汤以清肝火,并服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若寒热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经火燥而血病也,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若肿高而稍软,面色痿黄,皮肤壮热,脓已成也,可用针以决之,及服托里之剂。若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脓水淋漓,肌体羸瘦者,必纯补之剂,庶可收敛,否则变成九瘘。《内经》曰: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即此病也。外用豆豉饼、琥珀膏,以驱散寒邪,补接阳气;内服补中益气汤六味丸,以滋肾水,培肝木,健脾土,亦有可愈者。大抵肝胆部分结核,不问大小,其脉左关弦紧,左尺洪数者,乃肾水不能生肝木,以致肝火燥而筋挛,须用前药以滋化源,是治其本也。《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疬。《病机》云:瘰疬不系膏粱丹毒火热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自消散,盖不特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者,下之则犯经禁病禁,虚虚之祸,如指诸掌。若脉洪大,元气虚败为不治;若面晄白,为金克木亦不治;若眼内赤脉贯瞳人,见几条则几年死。使不从本而治,妄用伐肝之剂则悞矣。盖伐肝则脾土先伤,脾伤则损五脏之源矣,可不慎哉。
焮肿脉沉数者,邪气实也,宜泄之。肿痛憎寒发热或拘急者,邪在表也,宜发散。因怒结核或肿痛,或发热者,宜疏肝行气。肿痛浮脉数者,祛风清热。脉濇者补血为主,脉弱者补气为主,肿硬不溃者补气血为主。抑郁所致者,解郁结调气血。溃后不敛者,属气血俱虚,宜大补。虚劳所致者,补之。因有核而不敛者,腐而补之。脉实而不敛或不消者,下之。
张氏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凉剂。医家多以为室女血热,故以凉药解之。殊不知血得热则行,冷则凝,《养生必用方》言之甚详。此说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此由阴虚血弱,阳往乘之,小水不能灭盛火,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血益阴,慎毋以毒药通之,宜柏子仁丸、泽兰丸。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颈项强痛
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左多属血,右多属痰。
颈项强急,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此风寒客三阳经也,宜驱邪汤。
颈项强急,动则微痛,脉弦而数实,右为甚,作痰热客三阳经治,宜消风豁痰汤。
颈项强急,动则微痛,脉弦而濇,左为甚,作血虚邪客太阳阳明经治,宜疏风滋血汤。
颈项强急,寒热往来,或呕吐,或胁痛,宜小柴胡汤、升麻防荆汤。
颈项强急,腰似折,项似拔,加味胜湿汤。
精神短少,不睡,项筋肿急难伸,禁甘温,宜苦寒,养神汤主之。
《本事方》椒附散,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于虚寒者为宜。
颈痛非是风邪,即是气挫 亦有落枕而成痛者,并宜和气饮,食后服。按人多有挫闪,及久坐并失枕而致项强不可转移者,皆由肾虚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宜六味地黄丸常服。
瘰疬
结核连续者为瘰疬,形长如蛤者为马刀。一云,瘰疬者结核是也。或在耳后耳前,或在耳下连及颐颔,或在颈下连缺盆,皆谓之瘰疬;或在胸及胸之侧,或在两胁,皆谓之马刀,手足少阳主之。
《集验》云:夫瘰疬疮者,有风毒、热毒、气毒之异,瘰疬结核寒热之殊,其证皆由忿怒气逆,忧思过甚,风热邪气,内搏于肝。盖怒伤肝,肝主筋,故令筋缩结蓄而肿也。其候多生颈项胸腋之间,结聚成核,初如豆粒,后若梅李,累累相连,大小无定。初觉憎寒壮热,咽项强痛,肿结不消者,便当服散肿溃坚汤,或五香连翘漏芦汤之类散之。或用牡蛎大黄汤疏利三两行,疮上可用十香膏之类贴之,及诸淋洗敷贴等药治之,庶得消散。若不散,可用内消丸之类消之,或隔蒜灸之,仍断欲息气,薄滋味调理之。不然,恐日久变生寒热咳嗽,而成劳瘵之疾,不可治矣。又有马刀疮,亦生于项腋之间,有类瘰疬,但初起其状如马刀,赤色如火,烧烙极痛,此疮甚猛,宜急治之,不然成危殆也,临证辨之。
治法
治疗次第,初觉憎寒壮热,咽项强痛,肿结不消者,以羌活连翘汤;又宜常服消疬丸;却以棱针刺破出血,以拔毒汤热淋洗,一日洗五七次,针五七次,放蟾酥末少许于针处上,以琥珀膏贴之,更以内消膏贴之,久久自然而消也。如不散者,用铁筒拔毒膏点破,次以下品锭子取去恶肉,可作溃疡治之,用十宣散之类托里。若毒攻心呕吐者,用粉乳托里散发出毒,此要兼针灸法同施。若已溃不愈者,宜益气养荣汤、八物汤加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附子、贝母,多服取效。凡用锭子药线,必用托里之剂服之。焮赤肿痛,脉沉数者,邪气实也,宜泄之,以化毒消肿和里散加减。肿痛憎寒发热,或拘急,脉浮数者,邪在表也,宜散表,以荆防败毒加减。因怒结核或肿痛或发热者,宜疏肝行气,以小柴胡汤加青皮、青木香、红花、桃仁。肿硬不溃者,宜补气血,以益气养荣汤。抑郁所致者,解郁结调气血,以益气养荣汤。溃后不敛者,属气血俱虚,宜大补,以益气养荣汤,次用十全大补汤加香附子、贝母、远志。虚劳所致者宜补之,先以补中益气汤,次以益气养荣汤加减。因有核溃而不敛者,腐而兼补,以针头腐之,以益气养荣汤补之。脉实而不敛或不消者,下之以羌活连翘汤。肿痛发寒热大便秘,以羌活连翘汤,次以神仙活命饮。耳下结核肿痛,发寒热,宜荆防败毒散;表证悉退,以散肿溃坚汤。溃后核不腐,以益气养荣汤,更敷针头散腐之。肿硬久不消,亦不作脓,服散坚败毒药不应,宜灸肘尖、肩尖,服益气养荣汤而消。气血壮实之人,脉沉实而大者,亦不觉损,方可进必效散、遇仙无比丸下其毒;若其毒一下,即止二药,更服益气养荣汤调理。疮口不敛,宜用豆豉饼灸之,以琥珀膏、十香膏贴之。针后发热,烦躁作渴,脉大无力,此血虚也,宜以当归补血汤,次以圣愈汤,再以八物汤加贝母、远志。劳心过度,颈肿发热,服败毒药愈甚,以补中益气数剂而消。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悁悁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颈痈
或问:颈上生痈疽何如?曰:是颈痈也,属手少阳三焦经郁火积愤惊惶所致。初觉即隔蒜灸,服活命饮加元参、桔梗、升麻及胜金丹、夺命丹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若溃而不敛,烦躁胀满,小便如淋,呕吐者,死。
项中疽
或问:颈后脑下发疽何如?曰:此即对口疮也,属督脉。阳独盛,气有余,火炎上而发疽也。急服乌金散、胜金丹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稍迟,溃出脓水,入风发搐者,难治。有毒邪壅盛鲜血暴涌者,死。毒攻心腹膨胀谵语者,死。此证脓赤肿痛可治,若根大精神昏愦即难治也。量表里虚实而为汗下,内托内消,外用大围药箍住,中点六灰膏之类,破泄其毒,不可走失根脚。若欲流两肩脊者,不可疗也。或云先服追疔夺命汤二贴,后服活血化毒汤。
天柱疽
或问:天柱骨上,极痒入骨,恶心吐逆,肩背拘急何如?曰:此名天柱疽,急隔蒜灸,痒止为度;无蒜,明灸可治。服活命饮加羌活、桔梗。乌金散、胜金丹选用。灸而有泡者吉,无泡者凶。服汗剂得汗可治,无汗难治。若溃烂神昏,呕哕恶心,血不止者死。
杼疽
或问:颈上两耳后生疽何如?曰:此名杼疽,初不甚肿,但痛痒不时而出清水,渐渐长大,如玳瑁斑点者是也,亦名化骨疮。急服八阵散、夺命丹、活命饮加桔梗、柴胡。若过时溃烂,日久出骨者,大恶之证也。此证多生于积郁之人,七恶多见,犯禁者不治。
外科正宗 【明 陈实功】
脑疽论
夫脑疽者,俗称对口是也。但所发不同,其源有二。得于湿热交蒸,从外感受者轻;五脏蕴结,从内发外者重。其理何也?湿热之为病,天行气候,寒暑不调,节序温凉,阴阳失度,凡有体虚者,易于侵袭。项后虽属督脉,又主太阳寒水司行之道,所有侵袭,气血必凝,凝则后必为肿,此从外感受者。其患初起有头,多生正穴,三四日间多作焮痛,始生寒热,口和而干,色红根活,疮势渐高,形不散大,时止时疼,易脓易腐,饮食知味,起坐寻常,外势虽可畏,而内无七恶之证相干,此属阳证,其由从外来矣,故多不治可愈。所有五脏蕴结而成者重,其源有五:盖心主血,故心绪烦扰,煽动不宁,以致火旺而沸腾,行于项间,与寒水交滞而为肿者,一也。肝统筋,故恼怒伤肝,项乃三阳统筋之所,肝伤则血脉不潮,筋无荣养,凝结为肿,故项紧急强,痛不能转,则其患未溃前,肉色紫暗,坚硬漫肿,破流血水,不痛无脓,此等之证,皆肝气受伤者,二也。脾主肌肉,故思虑伤脾,脾气日损,又或膏粱损胃,胃汁干枯,以致中脘痞塞,气不运行,逆于肉里,乃生臃肿,其患外皮虽腐,而内坚不溃,口燥舌干,饮食不进,根脚走散,脓秽色败,此等之证,皆脾气受伤者,三也。肺主皮毛,故忧郁伤肺,肺伤则毛窍闭塞,腠理不通,气不舒畅,纵横经络,结而为肿,其形疮多平陷,色淡不华,皮腐脂流形如汤泼,气粗短促,面霉鼻掀,碌碌生痰,殷殷发嗽,此等之证,皆肺气受伤者,四也。肾主骨髓,故姿欲伤肾,肾伤则真阴之气败矣,真阴一败,相火自生,此火最能自升自降,或动或静,煎熬脏腑,消烁津液,更变形容,改换声音,疮形紫黑,脉数乖度,烦躁口干,随饮随渴,此等之证,皆肾气受伤者,五也。凡治此证,必内分虚实,外辨阴阳,体顺天时,察其病理。七日以前,疮势未成者,当通窍以汗发之;七日已后,病势已成,治当兼补以托之。此则毒不内攻,外无变证。如药攻利太过,元气受伤,毒多难出。又敷围凉药,气血冰凝,则肌肉多死,反难腐溃。予尝治此及诸发背初起未成者,用铍针当顶点入知痛处,出其恶血,通其疮窍,随插蟾酥条直至疮底,外用膏盖;内服万灵丹、或蟾酥丸,发其大汗,解散内蕴之毒;次日患止,或肿或不肿,或痛或不痛,仍插仍贴,直至患顶肿高,根脚突起,四围裂缝有脓,方住插药。轻浅者,九日后吐出病根坚硬不化之物。毒甚者,不能顿然脱落,亦可渐腐成脓,为转重就轻之良法。外用玉红膏长肉,内服补托收敛,其患不久自愈。如阳证轻浅者,候自腐溃,不用前法针刺。如不肿不疼、灸亦不痛,阴证,尤当速用,不必迟延,此为移深居浅之大法也。
看法
初起,顶高根活,色红皮薄,作疼焮热,肿不开散者,顺。已成,无论偏正,疮形献起,疼痛发热,易脓易腐者,顺。已溃,脓稠,肉色红活,瘀腐易脱,焮肿渐消,痛减者,顺。溃后,腐脱,新肉便生,疮口渐敛,凝结痂脓,作痒者,顺。初生,一点黄泡,或似疙瘩,不肿不疼,自不知觉者,逆。已成,不发高肿,亦不焮痛,疮顶软陷,根脚平散者,逆。已溃,脓清,肉色紫黑,外皮不腐,内生臭秽,不食者,逆。腐肉虽尽,新肉不生,疮口散大,软陷无神,色败者,逆。
治法
初起,有头或无头,大痛或不痛,俱隔蒜灸,兼服解毒。已成,坚硬发热,焮痛,口干便秘者,邪在内也,宜泄之。坚肿不痛,发热恶寒,头疼四肢拘急者,兼发表攻里。肿硬日深,形色紫黑,外皮不腐,内脓不溃,宜行拔法。肿强,头面焮热,口燥,恶心呕吐者,邪在上也,宜清之。焮热肿痛,红色光亮,疼苦有时,内脓胀痛者,急开之。将溃不溃,微热微红,不作腐溃者,脾胃虚也,宜补之。溃后腐肉不脱,脓水清稀,肿痛仍作者,当大养气血。大便多溏,小便短濇,自汗食少,脉细身凉,温中健脾。
瘰疬论
夫瘰疬者,有风毒、热毒、气毒之异,又有瘰疬、筋疬、痰疬之殊。风毒者,外受风寒,缚于经络,其患先寒后热,结核浮肿。热毒者,天时亢热,暑中三阳,或内食膏粱厚味,酿结成患,色红微热,结核坚肿。气毒者,四时杀厉之气感冒而成,其患耳项胸腋骤成肿块,令人寒热头眩,项强作痛。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接三五枚,此不作作 原作「足」,据《外科正宗》瘰疬论改。寒热,其患得于悞食虫蚁鼠残不洁之物,又或汗液宿茶陈水混入而餐,其患先小后大,初不觉疼,久方知痛。筋疬者,忧愁思虑,暴怒伤肝,盖肝主筋,故令筋缩,结蓄成核,生于项侧筋间,形如棋子坚硬,大小不一,或陷或突,久则虚赢,多生寒热,劳怒则甚。痰疬者,饮食冷热不调,饥饱喜怒不常,多致脾气不能传运,遂成痰结,初起如梅如李,生及遍身,久则微红,后必溃破,易于收敛。凡观此证,别其风毒者,散其风,除其毒,如防风解毒汤之类是也。热毒者,清其脾,泻其热,连翘消毒饮之类是也。气毒者,调其血,和其气,藿香正气散之类是也。瘰疬者,散其坚,和其血,散肿溃坚汤之类是也。筋疬者,清其肝,解其郁,柴胡清肝汤之类是也。痰疬者,豁其痰,行其气,芩连二陈汤之类是也。又有寡妇尼僧,鳏夫庶妾,志不得发,思不得遂,积想在心,过伤精力,此劳中所得者,往往有之,最为难治。有此,先养心血,次开郁结,益肾安神,疏肝快膈,如归脾汤、益气养荣汤,俱加香附、青皮、山栀、贝母、木香之类是也。又男人不宜太阳青筋,潮热咳嗽,自汗盗汗;女人又忌眼内红丝,经闭骨蒸,五心烦热。男妇有此,后必变为痨瘵难治之证。但此体实者,初起可服散肿溃坚攻利之药,得效者十中三四。有不察虚实,尽剂追伐,损伤元气,致成坏病者,十有八九。此非患者之命,自出医人之手。予常治初起成核,服前药未效者,用针刺核内,深入三四分,用冰蛳散捻成条子,插入核内,糊纸封上,待至二七后,核子自然落出,随用红黑二膏搽贴,内服补剂,不久便愈。又常见螌蝥、牵牛、巴霜、大黄追蚀等用,往往致其危亡者多矣,切宜戒之。
看法
初起,核高肿痛,色红软活,微作寒热,肩项不强者,易。已成,根不坚硬,内无小核相丛,脾健气血不衰者,易。已溃,脓稠,肉色红活,核肿渐消,肩项自便渐敛者,顺。溃后,易消易敛,气体平和,胸膈宽利,饮食知味者,顺。未成,形体消瘦,寒热往来,结核顽硬,痰嗽相兼者,险。已成,核坚连续如珠,大小不等,项强筋急,脉虚者,险。已溃,脓水清稀,肌肉消烁,自汗盗汗,寒热不睡者,逆。溃后,阴虚烦躁,作渴泄秘,男子骨蒸,女子经闭,俱逆。
治法
初起肿痛,憎寒壮热,四肢拘急,项强头眩者,表散之。肿硬发热,便秘口干,胸膈不利,恶心脉实,宜利之。膏粱厚味,醇酒积热,湿痰凝结而成,化痰降火清中。忧思过度,郁怒伤肝,筋缩结核者,宜养血开郁疏肝。房欲劳伤,阴虚晡热,自汗咳嗽,形消瘦者,滋肾健脾。失利忘名,怀抱郁结,积想在心,所如不得,乖隔阴阳,虚嗷岁月,所得此者,精血俱伤,先养正气,次治标病。坚而不溃,腐而溃之;溃而不敛,补而敛之。皆活法也。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瘰串
瘰串,乃鼠食之物,人不知食之,多生此病。然亦有郁气者,乃易成而不愈也。方用白芍、白芥子、紫背天葵、茯苓、香附、当归各三两,人参、柴胡各五钱,蒲公英一两,白朮五两,砂仁二钱,各为末,米饭为丸,如细米一半大,每日白滚水送下三钱,日三服,一月即消,二月全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十七
颈项门
方
驱邪汤 【《会编》】 治风寒,颈项强痛。
麻黄去节 桂枝 杏仁 甘草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槁本 柴胡 家葛 白芷 升麻
右生姜薄荷水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消风豁痰汤 治前证。
黄芩酒炒 羌活 红花 半夏姜制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独活 防风 白芷 家葛 柴胡 升麻
右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疏风滋血汤 治前证,兼血不和者。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羌活 独活 红花 牛膝 防风 香白芷 家葛 川升麻 甘草 柴胡 桃仁
右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升麻防荆汤 治前证属风热者。
柴胡 黄芩 半夏姜制 甘草 防风 羌活 荆芥穗 独活 家葛 升麻 赤芍药 川芎 白芷
右生姜薄荷煎服。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
加味胜湿汤 治前证属风湿者。
羌活 独活 槁本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苍朮泔浸,炒 黄蘗酒炒 荆芥 甘草炙
右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发热恶寒有外邪者,加麻黄、桂枝。腰痛沉沉者,加熟附、防己。虚极者,去黄蘗加人参。
养神汤 【东垣】 治前证气虚而火盛者。
黄芪炙 橘皮各一钱 黄芩酒浸,二分 人参 川芎 白朮土炒,各三分 柴胡 升麻各四钱 当归身 苍朮 麦芽 黄连各五分 半夏制 甘草各七分 木香 黄蘗各一分 (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去滓,稍热服,无时。
椒附散 【《本事方》,下同】 治项筋痛连背髀,不可转移。
大附子一枚,炮,去皮脐,末之
右末,每二大钱,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满,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盐,空心服。予一亲患此,服诸药无效,尝忆《千金髓》有肾气攻背强一证,处此方与之,一服瘥。
木瓜煎 治前证。
木瓜两 ,去瓤 没药研,二两 乳香研,二钱半 二味内木瓜中盖合,竹签签定,饭上蒸三四次,研成膏,每服三五匙,地黄酒化下。生地黄汁半盏,和无灰酒二盏,用八分,一盏暖化服。
回首散 治颈项强急筋急,或挫枕转项不得者。
乌药 橘红各二钱 麻黄去节 川芎 白芷 桔梗 枳壳炒,各一钱 僵蚕炒,去丝嘴 炮姜 甘草炙 羌活 独活 木瓜
右加姜葱,水煎服。
羌活胜湿汤 【东垣】 治太阳经中寒湿,项强或似拔,不得回顾。
羌活 独活各二钱 川芎 蔓荆子各五分 槁本 防风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天柱丸 【《得效方》,下同】 治项软。
蛇含石一大块,火煅酢淬七次 郁金末少许
右研细,入麝香少许,饭丸芡实大,每一丸荆芥汤入姜汁二三点化下。
五加皮散 治同上。
五加皮不拘多少
右为末,酒调敷项骨上,干则易湿者。
葛根汤 【仲景,下同】 治项强无汗恶风为表实者。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 桂心 生姜切,各三两 芍药 甘草炙,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餟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葛根汤 治项强有汗恶风为表虚者。
葛根四两 桂枝 麻黄去节,各三两 芍药 甘草 生姜切,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餟粥,余如桂枝法。
大陷胸汤 治误下,太阴结胸项强。
大黄六两 芒硝一两 甘遂一钱
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一两煮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四逆汤 治前证寒实甚者。
甘草炙,二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干姜一两半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凉服。
小柴胡汤 治项强,胁下满,身热恶风,手足汗而渴者。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切,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汤 治阴毒项背强。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茯苓 芍药各一两五钱 人参一两 白朮二两
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桂枝汤 治伤寒,汗出恶风,头痛项强,脉浮缓者。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劈 水煎,热服,须臾,歠稀粥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不可令如水淋漓。病瘥,停后服。病仍在者,更作服。
正阳丹 【《宝鉴》】 治前证。
憨葱四五枝 陈蜂房四五个,烧存性,为细末
右用憨葱捣和,丸如弹子大,手心内握定,用手帕紧扎,须臾汗出,以绵被覆盖。如手心热甚,休教解开。如服药,先服升麻汤五钱,连须葱三枝,生姜三片,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被覆取汗则愈。
保安万灵丹 【《准绳》,下同】 发散一切痈疽瘰疬内蕴之毒。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甘草炙 川芎 羌活 荆芥穗 防风 麻黄去节 北细辛 川乌汤泡,去皮 草乌汤泡,去皮尖 何首乌各一两 明雄黄六钱 茅朮八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药一两分作四丸,一两作六丸,一两作九丸,三等做下,以备年岁老壮、病势缓急取用。预用朱砂六钱,研细为衣,磁罐收贮。用时以连须、大葱白九枝,煎汤一茶锺,将药一丸,乘热化开,通口服尽,被盖出汗为效。如服后汗迟,再用葱白汤催之,后必汗如淋洗,渐渐退下覆盖衣物,其汗自收自敛,患者自然爽快,其病如失。但病未成者,随即消去;已成者,随即高肿溃脓。如诸病无表证相兼,不必发散者,只用热酒化服。
蟾酥丸 治前证。
蟾酥二钱,酒化 轻粉五分 枯矾 寒水石煅 铜绿 滴乳香 明没药 胆矾 麝香各一钱 雄黄 朱砂各一钱 蜗牛二十一个 以上各为末,秤准,于端午日午时,在净室中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方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患者自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药在内,用无灰热酒一茶杯送下,被盖,如人行五六里,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应于清静处,修合,妇人鸡犬等忌见。
夺命丹 治前证。
蟾酥 轻粉各五分 朱砂研飞,三钱 白矾枯 寒水石 铜绿各一钱 蜗牛三十一粒,另研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一钱
右件为细末,将蜗牛另研一处,用好酒糊为丸,菉豆大,每服一丸。生葱三五茎,嚼极烂,吐于手心,包药在内,热酒和葱送下。如重车行五七里,汗出为效。重者,再服一二丸。
胜金丹 治前证。
麝香 白砒制,各五分 真蟾酥一钱 明雄黄 辰砂研飞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一钱五分 全蝎泡,炙 天龙去头足,炙穿山甲各三钱 僵蚕炙,去丝嘴,五钱
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三分,赤砂糖调葱头酒送下,取汗为度。
一粒金丹 治前证。
沉香 木香 乳香各五分 巴豆霜一钱五分 各为细末,照秤分数和匀,用黑肥枣个半,去皮捣烂,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量人虚实,先呷水一口,行一次。胃气壮实者,只可呷水三四口,不可太过。后用水一口,送药下,行尽数次,以米饮补之。
仙方活命饮 又名真人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滴乳香研 防风 白芷 川贝母 赤芍药 归尾 明没药研 皂角刺炒 花粉 甘草节 穿山甲炮,各一钱 陈皮 金银花各三钱
右为粗末,大者四两、小者二两作一剂,无灰酒十茶锺,疮小五茶锺,入有嘴瓶内,以厚纸封口,勿令泄气,煎至三大锺,去滓,作三次服。接连不断,随疮上下服。能饮酒者,服药后再饮三五杯。此药并无酒气,不动脏腑,不伤气血。忌酸薄酒铁器。服后侧睡,觉痛定回生。神功浩大,不可臆度。
败毒流气饮 【《疮疡全书》,下同】 治项疽毒。
小柴胡 紫苏叶 桔梗 甘草 川芎 青皮 白芍药 枳壳炒 防风 羌活 白芷 当归 连翘 独活
右(口父)咀,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内托流气饮 治前证。
人参 黄芪 紫苏叶 紫厚朴 甘草 桔梗 官桂 枳壳 槟榔 白芍药 乌药 当归 防风 白芷 川芎 柴胡
右服法如前。妇人加香附。夏天去官桂加麦冬。
清暑疏风散 治风毒颈痈。
羌活 防风 荆芥穗 升麻 生甘草 干葛 苍朮 紫厚朴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独活 白芷 桔梗 紫苏叶 薄荷 大柴胡 薄桂 枳壳 蔓荆子 木香 槁本 水二锺,姜七片,葱白三根,浓煎热服,随饮好酒以助药力,以衣覆患上,出汗为要。次用围药,并服千金托里散加疏风清暑之剂。
瘰疬痰核围药
昆布一两 南星五钱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为末,用好酢、姜汁、蜜少许调匀,搽四向空一孔,干再用余汁润之。一方,加田螺壳煅存性三钱,白芨末、五倍子末各二钱。
海藻连翘汤 治前证。
白茯苓 陈皮去白 连翘 半夏姜制 柴胡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南星姜制 牛蒡子炒 三棱酒炒 莪荗酒炒 僵蚕炒,去丝 夏枯草 昆布 海藻 羌活 防风 桔梗 川芎 升麻
右生姜、薄荷煎,食后服。
连翘丸 治前证。
连翘 防风 黄蘗 桂心 桑白皮 香豉 独活 秦艽 牡丹皮各半两 海藻二钱半
右为末,炼蜜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五香散 治恶核肿硬不消,瘰疬风毒肿气。
木香 鸡舌香 沉香各一两 麝香研,二钱半 射干 熏陆香 干葛銼 升麻 独活 连翘 桑寄生 甘草生,各二两 大黄三两,銼碎,微炒
右銼碎,入麝香研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盏,更煎一二沸,温服,日三。
连翘散 治项上恶核焮肿。
连翘 射干 独活 川升麻 木香 沉香 木通銼,各一两 桑寄生 丁香各半两 川大黄二两,銼碎,微炒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清粥饮调下,日三服。
独活散 治恶核风结肿毒,四肢烦热拘急。
独活 木香 射干 桑寄生 连翘 升麻 沉香 大黄生 甘草生,各一两
右銼碎,每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二沸,放温服,日三,得快为度。
清肝益荣汤 治肝胆小肠经风热血燥,筋挛结核,或耳项胸乳胁肋作痛,或作瘊子,并一切肝火之证。
山栀 当归 木瓜不犯铁器 茯苓各一钱 柴胡 川芎 芍药炒,各七分 熟地黄一钱半 白朮二钱 龙胆草八分 炙甘草五分
右姜水煎服。
益气养荣汤 治抑郁及劳伤气血,颈项或四肢肿硬,或软而不赤不痛,日晡微热,或溃而不敛,并治之。
人参一钱 白朮炒,二钱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子 当归酒拌 川芎 黄芪盐水拌炒 熟地黄酒蒸 芍药炒 桔梗 甘草炒,各一钱 作一剂,姜三片,用水二锺,煎至八分,食远服。胸痞,人参、熟地各减三分;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往来寒热,加软柴胡、地骨皮;脓清,加人参、黄芪;脓多,加川芎、当归;脓不止,加黄芪、当归;肌肉迟生,加白蔹、官桂。
夏枯草汤 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或漏,皆用。
夏枯草六两 水二锺,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此生血治瘰疬之圣药。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兼十全大补汤,加香附子、贝母、远志尤善。
神效秘散 治瘰疬,服散坚丸及养血气药,不应者,宜用此药,更兼服养血气药。
螌蝥二十一个,去头足翅,同糯米炒,去米 荆芥 直僵蚕炒,各二钱 黑牵牛炒,一钱
右各为末,和匀,每服一钱,五更温酒调下。日午恶物从小便中下。如小便濇或痛,宜以葱茶汤或木通汤即下,更吃米粥补之。不下,次日五更再服,必以下为度。若脉牢濇,或洪大无力者,不可服。
时效针头散 追蚀恶疮瘀肉。
赤石脂一两 乳香 白丁香各二钱 砒生用 黄丹各一钱 轻粉 麝香 蜈蚣一条,焙 为细末,掺于瘀肉上,或疮口小,就搽疮口上,肉自去,更以膏药贴之,肉亦去。尝用砒末二钱,以白矾末二钱,和匀同飞过,用矾一钱合药亦效,但不及生砒之功速耳。
琥珀膏 治瘰疬肿硬,或穿破,脓水不绝,经久不瘥,致成痿疾及痈疽,并贴之,更服益气养荣等汤。
琥珀 丁香 木香各三钱 桂心半两 白芷 朱砂细研 当归 防风去芦 木鳖子去壳 木通各半两 黄丹七两 柳枝三两 松脂二两 内除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为细末,余药銼咀,以麻油一斤二两浸五日,入锅中,以慢火熬,候白芷焦色,滤去滓,下松脂末及黄丹,以柳枝不住手搅,滴水中试软硬,如软再煎,得中,方入琥珀等末搅匀,用磁器盛贮,用时旋摊。
连翘散坚汤 【东垣,下同】 治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者,名马刀疮,从手足少阳经中来也。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或未破,并皆治之。
当归酒洗 生黄芩 连翘 莪荗酒洗,微炒 三棱酒洗,微炒,各半两 土瓜根酒炒 草龙胆酒洗,各一两 柴胡根一两二钱 酒炒黄芩七钱 炙甘草六钱 酒黄连 苍朮各三钱 芍药二钱
右,以一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八分,先浸半日,煎,去滓,热服。临卧,头低脚高,去枕卧,每口作十次咽,留一口送丸,服毕,如常安卧。
升阳调经汤 治瘰疬绕颈,或至颊车,此证足阳明胃经中来也。若其疮深远,隐曲肉低,是足少阴肾中来也。是戊土传癸水,夫传妻,俱作块子坚硬,大小不等,并皆治之。或作丸服,亦得。
升麻八钱 葛根 草龙胆酒制 黄芩酒制 荗酒洗,炒 京三棱酒洗,炒 炙甘草 连翘 黄连酒洗 桔梗各五钱 生黄芩四钱 归梢 芍药各三钱 黄蘗酒洗,二钱 知母酒洗,炒,一两
右,秤一半作丸,炼蜜丸如菉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一半(口父)咀,每服半两,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七八钱止,水二盏,先浸半日,煎至一盏,去滓热服。卧身,脚在高处,去枕头,噙一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在后,送下丸子。服药毕,卧如常,此治法也。
散肿溃坚汤 治马刀疮,结硬如石,在耳下至缺盆,或至肩上,或至胁下,皆手足少阳经中;及瘰疬遍下颏,或至颊车,坚而不溃,在足阳明经中所出;或二疮已破,及流脓水,并皆治之。服药多少,临病斟酌,量病人饮食多少,大便硬软,以意消息之。
柴胡梢四钱 草龙胆酒炒 黄蘗去粗皮,酒炒 知母炒 花粉酒洗 昆布去土 桔梗各半两 甘草梢炙 京三棱酒炒 荗酒洗,炒 连翘 黄连各二钱 升麻六钱 黄芩梢八钱,一半酒洗,炒,一半生用。
右(口父)咀,每服六钱或七钱,水二盏,先浸半日,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于卧处伸脚在高处,头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至服毕,依常安卧,取药在胸中停留故也。另攒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一百丸,此汤留一口送下。更加海藻半两炒食,后量虚实加减多少服,皆仿此例。一方有当归、白芍各二钱。若蜜丸,即名散肿溃坚丸。
救苦胜灵丹汤 治马刀挟瘿者,从耳下或耳后,下至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者,乃手足少阳经之分野,受心脾之邪而作也。今将二证合治之。
黄芪一钱,护皮毛,实腠理,及活血,又实表补元气,乃疮家之圣药也 人参三分,补肺气,如气短及不调而喘者,加之 真漏芦半钱,勿以白头翁代之 升麻一钱 葛根半钱,此三味俱足阳明本经药 甘草半钱,能调中和诸药,泻火益胃 连翘一钱,此味乃十二经疮中之药不可无者,能散血结气聚,此疮家之神药也 丹皮二分,去肠胃中留滞宿血 熟地黄三分,此三味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药也 当归身三分 生地黄三分 白芍药三分,如夏月倍之,其味酸,其气寒,能补中益气,治腹痛,如冬月寒证勿用 肉桂三分,大辛热,能散结聚。如阴证疮疡少用之,此寒因热用之意。又为阴寒覆盖,其疮用大辛热去之,烦躁者勿用之 柴胡功同连翘,如疮不在少阳经,勿用 鼠粘子三分,无肿不用 京三棱炮,二分 昆布二分,味咸,若疮坚硬甚者用之,咸能软坚也 荗三分,此二味疮坚硬甚者用之,不硬者勿用 羌活 独活 防风各一钱,三味必关手足太阳证,脊痛项强,不可回顾,腰似折项似拔者 防风辛温,如疮在膈上,虽无手足太阳经证,亦当用之,为能散结去上部风邪故也 神曲炒,二分,食不消化者用之 益智仁二分,如唾多者胃不和也,或吐沫吐食,胃中寒者加之,无则勿用 麦芽一钱,消食健脾 黄蘗炒,三分,如有热或腿脚无力加之。如烦躁欲去衣者,此胃中伏火也,更宜加之 黄连炒,三分,治烦闷 厚朴姜制,一钱二分,如腹胀加之
右共为细末,汤浸蒸饼,捏作饼子,晒干,捣如米粒大,每服三钱,白汤下。如气不顺加橘红,甚者加木香少许,量病人虚实消息之,毋令药多妨其饮食,此治之大法也。如止在阳明分者,去柴胡、鼠粘子二味,余皆用之。如在少阳,分为马刀挟瘿,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加瞿麦三分。如本人气素弱,其病势来时气盛而不短促者,宜作气盛而从病变治之,权也。加黄芩、黄连、黄蘗、知母、防己,视邪气在上中下而用之。假令在上焦,加黄芩半酒洗,半生用;在中焦,加黄连半酒洗,半生;在下焦,加酒制黄蘗、知母、防己之类,选而用之。如大便不通而邪盛者,加酒制大黄以利之。如血燥而大便干燥者,加桃仁泥、大黄。如风结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黄以润之。如风濇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濇,觉身有气濇而大便不通者,加(木郁)李仁、大黄以除风燥。如阴寒证为寒结秘而大便不通者,以局方半硫丸,或加炮附子、干姜煎,候冰冷服之。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凡诸疾病气素怯弱者,当去苦寒之剂,多加人参、黄芪、甘草之类,以泻火而补元气,余皆仿此。
柴胡通经汤 治小儿项侧有疮,坚而不溃,名曰马刀,亦治瘰疬。
柴胡 归尾 生甘草 连翘 黄芩 牛蒡子 三棱 桔梗各一钱半 黄连一钱 红花少许。
右作一剂,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后服。此是攻里内消之剂。
柴胡连翘汤 治男子妇人马刀疮。
柴胡 连翘 知母酒制 黄芩炒,各半两 黄蘗酒制 生地 甘草炙,各三钱 当归尾一钱半 桂三分 牛蒡子二钱 瞿麦穗六钱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或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稍热,时时服之。
消肿汤 治马刀疮。
柴胡 黄蘗 黄芩生用,各二钱 红花少许 黄连 牛蒡子炒,各半钱 黄芪 花粉各钱半 连翘 当归尾 甘草各一钱
右(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稍热服,忌酒湿面。
太乙膏 治疬子疮神效。
没药四钱 清油一斤 黄丹五两 麝香三钱 轻粉 乳香各二钱 脑子研,一钱
右以清油、黄丹熬成膏,用柳枝搅,又用憨葱七枝,旋加下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至滴水不散,却入乳、没、脑、麝、轻粉等味搅匀,磁器内盛用。
克效散 治前证。
螌蝥四十九个,不去翅足,炒 粳米四十九粒 赤小豆四十九粒 官桂 硇砂各半钱
右五味,研为细末,初服一字,次服二字,次服三字,又次服四字,煎樟柳根汤送下,空心服,以小便淋沥并作濇为效。恶心,呕吐黄水,无妨,其瘰疬自日消矣。
玉烛散 消瘰疬,和血通经。
当归 芍药 大黄 甘草 熟地黄 芒硝 黄芩 川芎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进一服,七八日效。
羌活连翘汤 治瘰疬初发,寒热肿痛。
防风 羌活 连翘 夏枯草 柴胡 昆布洗 枳壳 黄芩酒炒 川芎 生牛蒡子 生甘草 金银花
右,薄荷水煎服,次以追毒散行之,以化坚汤消之,大效。
防风羌活汤 治瘰疬发热者。
防风 羌活 连翘 升麻 夏枯草 牛蒡子 川芎 黄芩酒浸 甘草 昆布洗 海藻洗 僵蚕
右薄荷水煎服。虚者加人参、当归,实者加黄连、大黄。
杨氏家藏方 治瘰疬。
螌蝥二十八个,去头翅足,用大米炒 荆芥穗 白僵蚕 黑牵牛各二钱
右为末,临卧时,先将滑石末一钱,用米饮调服;夜半时又一服;五更初却用温酒调药一钱或二三钱,量强弱用。服讫,如小便无恶物行,次日早再进一服,又不行,第三日五更初先进白糯米稀粥汤,再进前药一服,更以灯心汤下,调琥珀末一钱,重服,以小便内利去恶毒为愈。如小便痛,用青黛一钱,以甘草汤调,送下即止。
严氏三圣丸 治瘰疬。
丁香五十粒 螌蝥十个 麝香另研,一钱
右为末,用盐豉五十粒,汤浸,研烂如泥,和前药令匀,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温酒送下,日进三服。五七日外,觉小便淋漓,是药之效。或便下如青筋膜之状,是病之根也。忌湿面毒食。
保命连翘汤
连翘 瞿麦各一斤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
右銼,每服一两,水二碗,煎至一盏半,早食后,已时服。服药十余日后,可于临泣穴灸二七壮。服药不可住,至六十日方效。一方,加大黄、木通、贝母一作知母各五两,雄黄七分,槟榔半两,减甘草不用,同前药为细末,熟水调下三五钱。
必胜丸 【《三因方》】 治瘰疬,不拘年深月近,及脑后两边有小结块,连复数个,兼劳,腹内有块。
鲫鱼一个,去肠并子 雄黄一块,鸡子大 硇砂一钱,已上二味,并入在鲫鱼腹内,仰安鱼于炭火上烧烟尽 蜈蚣全者一条 蓬荗半两 栀子五枚 皂角二挺,四味并烧存性 蓖麻子五个,去皮,灯火上烧 黄明胶三文
右为末,另用皂角二挺,去皮捶碎,以水三碗,揉去滓,煮精羊肉四两烂软,入轻粉五厘,男子乳汁半两同研成膏,和药末丸如菉豆大,朱砂为衣,温酒清晨下十丸一服。至晚,看肉疙瘩子,若项有五个,则以五服药取之。视其所生多少以为服数。既可,更进数服。
白花蛇散 治久漏瘰疬,发于项腋间,憎寒发热,或痛或不痛。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二两 犀角屑 青皮 黑牵牛半生半炒,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加腻粉半钱,研匀,五更糯米饮调下,已时利下恶物,乃疮之根也。更候十余日,再进一服。忌发风壅热物。如已成疮,一月可效,神验。
小犀角丸 常服除去根本,截其源流,效应如神。诸疬并宜服之。
犀角 青皮 黑牵牛半生半炒 陈皮各一两 连翘半两
右为细末,用皂角二梴,去皮弦子泡捶,以布绞取汁碗许,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连翘煎汤,食后服,间以薄荷茶汤服。
立应散 治瘰疬神效,已破未破皆可服。
川乌尖七个 连翘 赤芍药 当归 甘草炙 川芎 滑石研,各半两 黄芩 白牵牛生,取末 土蜂房蜜水洗,饭上蒸,日干,各二钱半 地胆去头翅足,拌米炒,米黄为度,去米秤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抄一大钱七,浓煎木通汤调下,临卧服。毒根从小便中出,濇病不妨。毒根如粉片块血烂肉是也。如未效,再服,继以薄荷丹解其风热。且地胆性带毒,济以乌尖,或冲上麻闷不能强制,嚼葱白一寸,茶清下以解之。如小便濇,灯心汤调服五苓散。疮处用好膏药贴。若痈疽用此,宣导恶毒,本方去黄芩不用。
雌雄散 治瘰疬。
螌蝥一雌一雄,足翅全者,新瓦焙焦,去头翅足 贯众二钱 鹤虱 甘草
右为细末,作两服,饱饭后,好茶浓点一盏调下。
遇仙无比丸 专治瘰疬。
白朮 槟榔 防风 黑牵牛半生半炒,取头末 蜜陀僧 螌蝥去翅足,用糯米同炒,去米不用 (木郁)李仁汤泡,去皮 甘草各五钱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煎甘草、槟榔汤送下,服至一月,觉腹中微痛,于小便中取下疬子毒物,有如鱼目状。已破者自合,未破者自消。
射干连翘汤 治瘰疬寒热。
射干 连翘 元参 赤芍药 木香 前胡 川升麻 山栀仁 当归身 甘草炙,各二两 大黄炒,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入芒硝少许,食后温服,日再服。
(艹舌)蒌子散 治瘰疬,初肿疼痛寒热四肢不宁 。
(艹舌)蒌仁 连翘 何首乌 皂角仁 牛蒡子微炒 大黄微炒 白螺壳 栀子 漏芦 牵牛微炒 甘草生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食后温酒调下。
枳壳丸 洽疮疽痈肿瘰疬。
枳壳去瓤,麸炒 牵牛微炒,取头末 广木香 青皮各一两 甘草 大黄
右为细末,用皂角长一尺许者三挺,约三两,炮焦椎碎,以好酒煮软,挼取汁熬膏稠粘,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葱茶下,日进二服。
内消丸 治疮肿初生,及瘰疬结核热毒郁滞,服之内消,大效。
青皮 陈皮各二两 牵牛八两,取头末二两 薄荷八两 皂角八两,不蛀者,去粗皮椎碎,以冷水一斗,煮令极软,揉汁去滓,熬成膏
右将青皮、陈皮并牵牛末,和匀,用皂角膏子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荆芥茶清温水皆可下。
必效散 治瘰疬,气血虽无亏损,内有疬核未去而不能愈。
南硼砂二钱半 轻粉一钱 巴豆五粒,去心膜 白槟榔一个 螌蝥十四枚,去足翅,同糯米炒 麝香五分
右,同研极细末,取鸡子二个,去黄用清调药,仍入壳内,以湿纸数重糊口,入饭甑候熟,取出晒干研末虚者每服半钱,实者一钱,用煨生姜酒五更初调服。如觉小腹痛,用益元散一服,其毒俱从大便出。胎妇勿饵。毒去后,多服益气养荣汤,疮口自合。《精要》云:治瘰疬用必效散,与栝蒌散相间服,神效。致有不问虚实,概用必效散者,殊不知螌蝥性猛,有大毒,利水破血,大损元气,若实者用此劫之而后,继以补剂或可愈;若虚而用此,或用追蚀之剂,瘀肉虽去而疮口不合,反致不救。
鸡鸣散,治气疬疼痛,及热毒结核,或多烦闷恶热而不寒者。
牵牛一两 大黄蒸,二钱 (石卜)硝炼成粉,三钱 胡粉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鸡鸣时井华水调服,以利为度,如未利再服。
法制灵鸡弹 治瘰疬马刀腋下生者。
螌蝥七个,去头翅足
右将鸡子一个,顶上敲开些小,入药在内,纸封固了,于饭上蒸熟,取出去壳,切开去药,五更空心和米饭嚼服,候小便通,如米泔水,状如脂,即验也。如大便小便不通,却服琥珀散二三贴催之。然须常服二药尤佳。
妙灵散 服前药后,却将此散与连翘丸,相间常服,愈方止。
木香三钱 沉香二钱 牛膝 何首乌 当归 海螵蛸 桑寄生各一两 海藻二两 海带 青葙子 昆布 甘草节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三钱,食后温酒调下。
内消连翘丸 治前证。
连翘三两 漏芦 胡桃仁 夏枯草 土瓜根 射干 泽兰 沙参 白芨各一两半
右为末,入胡桃仁研匀,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食前盐酒下。
玉屑妙灵散 治前证。
滑石细研为粉
右每服一钱,煎川木通汤调下。
二丁神散 治前证。
苦丁香六枚,一作五分 白丁香 白僵蚕炒,去丝嘴,各一钱 苦参末五分 赤小豆 磨刀泥青石者佳,一名龙泉粉 大螌蝥七个,去头足,炒
右六味,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无灰酒调下。
薄荷丹 解瘰疬风热之毒自小便去,宣毒后须常服。
杜薄荷叶 猪牙皂角不蛀者,去弦皮子 连翘 何首乌米泔浸 蔓荆子 三棱煨 荆芥各一两
右为末,好豉二两半,以米酢煎沸,洒豉腌令软,研如糊,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下,日一服。病虽愈常服之。
四圣散 治瘰疬,服白花蛇散转利后,服此药调之,永去其根。
海藻洗 石决明煨 羌活 瞿麦穗各等分
右件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米汤调下,清水尽为度。
瞿麦饮子 治瘰疬、马刀。
瞿麦穗半斤 连翘一斤
右为粗末,水煎,临卧服,此药经效,多不能速验,宜待岁月之久除也。
海菜丸 治瘰疬生于颈项交接,名蛇盘疬,宜早治之。
海藻菜荞麦炒 白僵蚕微炒,去丝嘴
右等分为细末,海藻菜旋炒、研筛、汤泡,白梅取肉,减半,用所泡汤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米饮送下,其毒自大便内泄出。若与淡菜连服为妙,盖淡菜生于海藻上,亦治此病。忌豆腐鸡羊酒面。日五六服。
槟榔散 治气毒瘰疬,心膈壅闷,不下饮食。
槟榔 前胡去芦 赤茯苓 牛蒡子炒,各一两 人参 枳壳去瓤,炒 沉香 防风去芦,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右銼碎,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温服。
祛风丸 一名何首乌丸,治风毒瘰疬。
何首乌蒸 薄荷叶 元参各四两,为末 精羊肉半斤 皂角三十挺,用十挺火烧欲过,十挺酥炙去皮,十挺水挼取汁去滓。
右以皂角水煮肉使烂,细研,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或薄荷汤送下。一方,无羊肉,蜜丸,每服三四十丸,名皂角煎丸。
绛宫丸 治前证。
山楂 连翘 川芎 当归酒洗 麦芽 桃仁 芦荟 甘草生 芸薹子各一两 川黄连酒浸 南星酒浸 海藻酒洗,各一两半 升麻 羌活 桔梗 防风 黄芩酒炒,各半两 大黄酒蒸 白朮各二两
右为末,用神曲糊为丸,已破,加人参一两煎膏,用甘草节、僵蚕同煎下。
又方 治瘰疬结核。
黄芪七分 元参八分 苦参 牛蒡子各九分 枳实炒 大黄 羚羊角屑 麦冬去心,各五分 连翘 人参 青木香 苍耳子 升麻 茯苓 甘草炙 桂心 (石卜)硝各四分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下十丸,日夜三四,渐加至二三十丸,以知为度。忌生冷、猪肉、海藻、菘菜、生葱、酢、蒜、陈臭等物。
水红花散 治瘰疬肿核,结硬不消,及脓汁旁穿不瘥。
水红花不拘多少,一半炒,一半生用
右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卧,日三。好酒调亦可。
又方 治前证。
牡蛎不以多少,用灰深培上,以炭三斤煅,火尽,取半斤为细末 甘草末二两
右研匀,每服二钱,食远以建茗同点,日二服。忌鱼、酒、酢、酱油、盐、海味等物。
又方 治颈上块动者。
夏枯草六钱 甘草一钱
右为末,和匀,每服一钱至二钱,茶清调下,食后。
又方 【《本事方》】 治鼠疬。
土附子一枚 食盐三斤
右二味,用小便五升,同浸半月取出,将附子去黑皮,阴干为末,用黑豆烂煮,研为膏,丸附子末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酒吞下,早晚二服。
破结散 【《大成》】 治石瘿、气瘿、血瘿、肉瘿、马刀、瘰疬等证。
海藻酒洗净 龙胆草酒洗 海蛤粉 通草 贝母 白矾枯 昆布酒洗净 松萝各三钱 麦曲炒,四钱 半夏曲二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食后。忌甘草、鲫鱼、鸡肉、五辛、生果。一方,去松萝加真桑寄生一倍,尤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十八
颈项门
方
瘰疬方
人参 白朮 当归 陈皮 芍药酒浸,各一钱 川芎 香附 茯苓 半夏各五分 甘草少许
右作一服,姜三片,以金银藤煎汤一锺半煎前药,食后就吞绛宫丸十粒。
补阴八珍汤 治瘰疬等疮,属足三阴虚者。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芍药 人参 白朮 茯苓 甘草 黄蘗酒炒黑 知母酒炒,各七分
右水煎服。
托里救苦神应丸 治流注疬。
川乌去皮脐,生 当归酒浸一宿 没药 白芷 陈皮 甘草节各一两 乌头五两 姜黄两半 蝉蜕水洗,半两 大皂角七挺,去皮弦子
右用皂角敲碎,水四大碗,煎至二大碗,滤去滓,用汁同煮川乌、乌头,候川乌、乌头烂为度,擂如泥,其余诸药,却另为末,和乌头泥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饥饱皆用薄荷汤下。若疮既破,穿凿孔穴,其处必生肿肉如指大,或黑或白,乃风与气搏,宜驱风行经散气之剂,以化气调经汤主之。
化气调经汤 与神应丸间服,治流注疬。
香附子酒浸一宿,日干 羌活 白芷各一两 牡蛎火煅 甘草 天花粉 皂角刺各半两 橘皮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白汤,不拘时调下,日三次。如脉有力者,先用追毒神异汤下之,却服救苦神应丸。
追毒神异汤 治前证。
辰砂 血竭各一钱 麝香一字,共研细 大黄 大甘草节各半两
右大黄、甘草二味(口父)咀,河水一锺,煎至半锺,调前末临卧服之。
蟾酥膏 治重台疬。
蟾酥如大豆许 白丁香十五粒 寒水石些少 巴豆五粒 寒食面些少
右各另研,和作一处再研,炼蜜为丸,如菉豆大,每用一丸或二三丸,纳入针窍中。如脓未尽,再用数丸,以脓尽为度。
绿云膏 治前证。
黄连 大黄 黄芩 黄蘗 木鳖子去壳 元参各一钱
右细切,用香油一两同煎焦色,去药,入净松香五两,再煎成膏,滤入水中,拔令金色,入铫再熬,放温,入后药:
猪胆汁三枚 铜绿三钱,酢浸一宿,绵滤去粗
右用竹篦带温搅匀,然后如常摊贴,兼治疮口不干,加乳香、没药、轻粉尤妙。
金宝膏 去腐肉朽肉,不伤良肉新肉。
桑柴灰五碗,用沸汤十碗淋汁,先以草纸一层,皮纸二层,放箩底,次置灰于上,淋之 穿山甲二两,煨 信砒一钱 杏仁七粒,去皮尖,同信砒、山甲研细 生地黄二两,捣取汁 辰砂飞一钱 粉霜研 麝香各半钱,研
右将灰汁滤清,下锅煎浓,下甲末及地黄汁,候干一半,下麝香,次下粉霜,次下辰砂,候将成膏,下砂石灰末一两,以成块密贮,勿见风,每取敷核上。
龙珠膏 治前证。
龙牙草五两 棘枣根半两 海藻二钱五分 苏木半两
右细切,量水二十碗,煎至十二三碗,滤去滓;又用桑柴灰、石灰、苍耳草灰各二碗半 以草纸两层,皮纸两层,放箩底,次置灰于上,用煎汤热淋,取灰汁十碗许,澄清,入锅内煎成膏,用巴豆霜、白丁香、石膏、麝香、轻粉,磁罐子收贮,取敷核上;再敷,即去旧药并靥,再上新药,其核即溃而愈。根小者,但只涂药于根上,其核自溃。
蜗牛散 【《三因方》】 治瘰疬,溃与未溃皆可治。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签穿,瓦上晒干,烧存性
右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疮大小贴之。一法以带壳蜗牛七个,生用,取去肉,每个入丁香七粒于壳内,烧存性,与肉研成膏,用纸花贴之。
粉金散 治前证。
黄蘗 草乌各等分
右为末,蜜调敷之。
龙泉散 涂瘰疬。
瓦粉 龙泉粉炒,即磨刀石上粉 京三棱各酒浸,炒干 广荗 昆布洗去土,各半两
右件同为极细末,煎熟涂之,用此,去疾尤速。
奇效散郭氏 治瘰疬、马刀顽恶等疮。
野粪尖干者,一两 密陀僧 无名异各半两 皂角 乳香 没药各三钱
右粪同盐泥封固,炭火煅之,去泥取出,同药五味研为末,入麝香少许,用清油调匀,漫敷上,湿即干掺,其功神效。
蝙蝠散 治疬多年不瘥。
蝙蝠一个 猫头一个
右同烧作灰,撒上黑豆煅,其灰骨化碎为细末,湿即干掺,干则油调敷。内服五香连翘汤。
螺灰散
大田螺连壳烧,存性
右为细末,破者香油调敷。
又方 治瘰疬未破,百药不应者,累效如神。
杏树叶阴干为末,五分 人中白煅为末 蝙蝠火焙干,为末 白花蛇蜕烧灰存性为末,各二分半 蜜蜂七个,焙为末
右,将杏树叶末,用清水调,却入前四件药末,调匀敷患处。却将皮纸一片,用针刺孔贴药上,如干用清水就纸上刷之。每一昼夜,换药一次。如面上发热,服清凉饮子。数贴,其热自退。
又方 能败散瘰疬,神效。
白胶香 海螵蛸 降真香无土气者,取心用
右等分为末,掺患处,外以水纸掩之,一夕而退。
又方 治已破者。
蜜蜂二十一个 蛇蜕七分半 蜈蚣二条,端午前收者
右用香油四两,将三味药入油内,用文武火熬成膏,入光粉二两,桑枝七条如箸大者,急搅,候冷,出火气七昼夜,方可用纸摊作膏,贴患处。
神圣换肌散郭氏 去瘰疬顽疮,乃追蚀死肉峻药,非顽急勿用。
白僵蚕二钱 白矾一钱五分 螌蝥去翅足 生砒 草乌头 青黛各一钱 麝香少许
右研极细末,干掺些少于疮口内,用膏药护其恶肉,化脓水。
生肌干脓散 治瘰疬、马刀,脓汁不干者。
黄连 贝母 降真香烧存性 白芨 海螵蛸 五倍子炒黑 芸香各五钱 轻粉五分
右为末,用药水洗,次掞此末,外贴膏药。
三品锭子
上品 治一切痔漏。
白矾二两 白信石一两零五分 乳香 没药各三钱半 雄黄三钱
中品 治五漏、六瘤,气核、瘰疬。
白矾二两 白信石一两三钱 乳香 没药各三钱 雄黄二钱
下品 治瘰疬气核,恶疮六瘤。
白矾二两 白信石一两五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半 雄黄一钱
右三品俱同制度。先将信石打碎如豆大,置干锅内,上以矾末盖之,瓦片盖上,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候冷为末,用秫米糊为线挺,阴干,随疮大小深浅长短,临时裁度,先以铁筒拔毒膏点破,次以药线纴入疮内膏药贴之,药线消尽,又要换药三四次,年深者五六次,其根自腐溃。如疮露在外,更用蜜水调搽,湿则干上亦可。
紫霞锭子 治瘰疬、痔漏、恶疮。
信石煅 白矾煅 硇砂各一钱 胆矾 雄黄 朱砂各五分 乳香 没药各二分半 麝香 片脑各半分
右末稠糊为锭子如豆大,带扁些,及作药线,随疮大小深浅长短,临时裁度,先以拔毒膏点破,次以药锭放在疮口,膏药贴上,三日一换药,待肉腐之时,药绝插入疮口,膏药贴上,直候腐肉去尽为度。
三才绛云锭子 治瘰疬、痔漏、六瘤、恶疮。
天才 初开疮口,紧峻之药。
白矾煅,五钱 雄黄三钱 信石生 硇砂生 朱砂各二钱 胆矾生 乳香 没药各一钱半 麝香 片脑各少许
地才 次去死肉,紧缓之药。
白矾煅,五钱 雄黄三钱 信石煅过 朱砂各二钱 硇砂生 胆矾生 乳香 没药各一钱半 儿茶 血竭 轻粉各五分 麝香 片脑各少许
人才 又次生新肌去瘀肉,缓慢之药。
白矾煅,五钱 雄黄三钱 赤石脂煅 儿茶 朱砂各二钱 硇砂水煮干 胆矾煅 乳香 没药 轻粉 血竭各一钱半麝香 片脑各少许
右末用秫末糊为锭子如豆大,带扁些,阴干又作药线如麻黄样。先用铁罐膏点疬头令黑,次纴此锭,膏药贴上,三日一换药。腐肉不尽出者,可更用下品锭子,及针头散,取尽腐肉。止有脓汁不干者,用生肌干脓散掺疮口,膏药贴上。如要生肌,速用生肌散掺疮口上,膏药贴之。
碧玉锭子 治瘰疬、恶疮。
铜青三钱 胆矾煅 白丁香 煅砒 硇砂生 雄黄 朱砂 滴乳香 明没药 轻粉各一钱 麝香 片脑各少许
右为细末,稠糊为锭子如豆大,带扁些,及药线俱阴干。先用拔毒膏点破疮口,上贴膏药,直至腐肉去尽,只贴膏药,以肉生满为度。
又方 治项后侧少阳经中疙瘩,不辨肉色,不问大小,及日月深远,或有赤硬肿痛。
生山药一块,去皮 蓖麻子一粒
右研匀摊贴之,如神。丹溪云:山药补阳气,生者能消肿硬。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留而不去,其病为实。非肿硬之谓乎?固其气,则留滞自不容不行也。
清凉散饼 治前证。
山慈姑生 良姜等分
右俱捣为饼,去汁罨之,能散去寒热。或止以慈姑磨调,酒服,大妙。此药大能散疬如神。
香附饼 治瘰疬、肿核,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
香附子不拘多少
右末,酒和为饼,覆患处,以热物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用姜汁作饼。
荔枝膏 治瘰疬。
荔枝肉一两 轻粉 麝香 白豆蔻 川芎 砂仁各半钱 全蝎五枚 朱砂 龙骨 血竭 乳香各一钱
右将荔枝肉擂烂,软米饭和为膏,看疮大小摊贴。如有三五个者,止去点为头者妙。
蜂房膏 治热毒气毒,结成瘰疬。
露蜂房炙 蛇蜕炙 元参 蛇床子 黄芪銼,各三分 杏仁一两半 乱发鸡子许 铅丹 蜡各二两
右先将前五味銼细,绵裹,用酒少许,浸一宿,勿令酒多,用油半斤,内杏仁乱发煎十五沸,待发消尽,即绵滤,更下铛中,然后下丹蜡,又煎五七沸,即泻出于磁盆中盛,取贴疮上,一日一换。
铁筒拔毒膏 治痈疽疖毒,瘰疬,六疔瘤,疔疮,顽癣,痔漏,痣赘,恶疮肿疡,一切恶核等毒。已成者点破,脓腐即去。未成者,自然消散其毒;虽不能全消,亦得以杀其毒也。
蓄麦秸灰 桑柴灰 矿石灰各三碗 炭灰一盏
右将四灰和匀,用酒漏一个,将棕帕塞住窍,用水三十碗熬滚,淋灰汁,将汁复熬滚,复淋过,取净药力,慢火入磁罐煎熬,以纸数重固口,熬至一碗为度,乘滚入矿石灰末搅匀,如糊之样,入黄丹,取如微红之色,密封固罐口,候冷。次日将厚实,磁罐收贮,密塞其口,每用少许,涂毒顶之上,即时咬破。不黑,又点,以黑为度。如药干,以唾调涂。如要急用,只将烧大柴灰九碗,石灰三碗"淋灰汁熬浓如前制用。更有枯瘤膏、十陈膏,治法并同。
黑虎膏 治瘰疬、诸疮神效。
大黄 黄连 黄芩 黄蘗 当归各一两 木鳖子五钱 穿山甲三钱 乱发一丸 蛇蜕一条 清麻油一斤 黄丹水飞,炒,八两 乳香一两 没药五钱 阿魏一钱半
右将前九味,銼碎,入油浸五七日,煎熬微黑,滤去滓,入黄丹,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乳香、没药、阿魏末搅匀,油纸摊贴。
十香膏 治五发恶疮,结核瘰疬,疳痿疽痔。
沉香 麝香各一钱 安息香 零陵香 木香 丁香 乳香 甘松 白芷 藿香各五钱,为末 当归 商陆根 木鳖子 川芎 黄芪 木通 白芍药 细辛 川升麻 白蔹 独活 川椒 槁本 石菖蒲 厚朴 官桂各二钱 柏子仁 松仁 桃仁 杏仁各五钱 松枝銼 乱发灰 白矾灰 槐枝 桑枝 柳枝 没药 轻粉 雄黄 朱砂 云母犀角各二两,研粉 真酥 羊肾脂 猪脂各二两 黄丹一斤 芝麻油三斤
右先用木炭火炼油香熟,下一十六味銼碎药,并四枝、四仁,熬至紫黑色,出火,滤去滓,入酥脂煎十余沸,再以新绵滤过油,澄清;拭铛令净,再入火上煎,油沸下丹,用湿柳枝作篦子不住搅,熬一日,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则成也。离火,入十味药末搅匀,再上火,入云母等粉八味,轻煎令沸,出火,不住搅,一食顷,于磁盒内,密封收。每用量疮口大小,绯绢帛上摊贴之。肠胃痈疽,可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温酒送下。
治瘰疬丸 右先于疮上灸三壮,然后用药溃作疮口,用新活鳝鱼,截长一指大,批开就掩在疮口上。少时,觉疮内痒,急揭起鱼,觑鱼上有细虫如马尾一节,虫出如卷。三五次取尽虫子后,用敛疮口药。
麝香 粉霜 雄黄 轻粉各半钱 龙脑 乳香各一字
右为细末,米糊为丸,如小麦大,每用一丸两丸,纴在疮口内,觉肿痛是效。
洗方拔毒汤 治瘰疬,百杂疮肿,悉能内消。
防风 荆芥穗 羌活 独活 北细辛 槁本 白芷 大黄 苦参 当归 赤芍药 威灵仙 元参 何首乌黄蘗 甘草 露蜂房 甘松 藿香 苍朮 石菖蒲 零陵香 枸杞子 川芎
右葱白、川椒煎水热洗,又用绵布二幅,煮热蒸熨。
六君子汤 治阳虚阴弱之证。
人参 白朮 茯苓各二钱 甘草一钱 陈皮 半夏各八分
右(口父)咀,水煎服。
四物汤 治血虚或发热,及一切血虚之证。
当归酒拌 川芎各钱半 芍药炒 生地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服。
当归龙荟丸 治瘰疬肿痛,或胁下作痛,似有积块,及下疳便痈,小便濇,大便秘,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
当归酒拌 龙胆草酒拌,炒 栀子仁炒 黄连 青皮 黄芩各一两 大黄酒炒 芦荟 青黛 柴胡各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另研
右为末,炒神曲糊为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分心气饮 治七情郁结,胸膈不利,或胁肋虚胀,噎塞不通;或噫气吞酸,呕哕恶心;或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病后虚痞。
木通 赤芍药 赤茯苓 官桂 半夏姜制 桑白皮炒 大腹皮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甘草炙 羌活各五分 紫苏二钱
右作一剂,水二锺,姜三片,枣二枚,灯心十茎,煎八分,食远服。
生地黄丸 许白云学士云:有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是时疫气大行,医见寒热,悞作伤寒洽之而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剧。予诊视之,曰:三部无寒邪脉,但厥阴肝脉弦长而上鱼际,宜用抑阴之药,遂用此方而愈。更治颈核瘰疬大效。
生地黄一两,酒拌,捣膏 秦艽 黄芩 柴胡各五钱 赤芍药
右为细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煎汤下,日服。
逍遥散 治妇人血虚,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颈核,如疟;及治室女血弱,荣卫不调,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当归酒拌 芍药 茯苓 白朮 柴胡各一钱 甘草三分
右作一剂,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服。
补中益气汤 治中气不足,身热心烦,颈核瘰疬等证
黄芪蜜炙,一钱五分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白朮土炒 陈皮 当归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右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椒仁丸 治病在血分。
椒仁 甘遂 续随子去皮,研 附子 (木郁)李仁 黑牵牛 五灵脂碎研 当归 吴茱萸 延胡索各五钱 芫花酢浸胆矾 石膏 白砒石各一钱 蚖青十枚,去头翅足,糯米炒黄,去米不用 螌蝥十个,糯米炒黄,去米不用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橘皮汤下。此方虽峻利,所用不多,若畏而不服,有养病害身之患。常治虚弱之人,用之亦未见其有悞也。
葶苈丸 治病在水分。
葶苈炒,另研 续随子去壳,各半两 干笋末,一两
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煎扁竹汤下。如大便利者,减续子、葶苈各一钱,加白朮五钱。
托里养荣汤 治瘰疬流注,及一切不足之证,不作脓,或不溃,或溃后发热,或恶寒肌肉消瘦,饮食少思,睡卧不宁,盗汗不止。
人参 黄芪炙 当归酒拌 川芎 芍药炒 白朮炒,各一钱 五味子炒研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五分 熟地黄生者,酒拌,蒸半日,忌铁器
右作一剂,水二锺,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单方
头项强不得顾视:大黑豆蒸熟,纳袋中枕之。 【《本草》,下同】
头项强不得回顾:生桃叶蒸熟入袋,着项上熨之。
项强身中急者:取活鼠,破腹去五脏,就热敷之,即瘥。风湿项强,捣蓖麻叶敷之妙。【俗方】
风项强不得顾视:穿地作坑,烧令通赤,以水洒之,令冷,纳生桃叶铺其席下卧之,令项在叶上,以衣着边令气上蒸,病人汗出,良久即瘥。【《千金方》,下同】
颈项风强:八月后取荆芥穗作枕,及铺床下,立春去之。
小儿疳疾及诸病后天柱骨倒,乃体虚所致,宜生筋散贴之。木鳖子六个去壳,蓖麻子六十粒去壳研匀,先包头擦头上令热,以津调药贴之。【《郑氏小儿方》】
小儿项软因风虚者,蛇含石一块,煅七次,酢淬七次,研郁金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白米饭丸龙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服,一日一服。【《活幼全书》】
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 【《丹溪纂要》】
治对口疮效方:新鲜茄蒂七个,秤若干重,又用鲜何首乌秤同茄蒂重。用水一锺半,煎服。一服出脓,一服收口。如无鲜茄蒂、首乌,干者亦可,但不及鲜者有力。此方轻剂,不可以治重病,观者勿泥也。
凡疬破多年,脓水不绝,用百年茅屋厨中壁土为末,入轻粉调敷,半月即干愈。 【《永类方》】
瘰疬结核:铅二两,铁器炒,取黑灰,酢和涂上,故帛贴之,频换去恶汁,如此半月,不痛不破,内消为水而愈。【《传信方》】
痰核红肿寒热,状如瘰疬:石灰火煅为末,以白果肉同捣贴之,蜜调亦可。 【《活人心镜》】
瘘疮有虫:八月中多取螌蝥,以苦酒浸半日,晒干,每用五个,铜器炒熟为末,巴豆一粒,黄犬背上毛二七根,炒研,朱砂五分,同和苦酒顿服,其虫当尽出也。
瘰疬结核:苦参四两,牛膝汁丸菉豆大,每暖水下二十丸。 【《备急方》】
瘰疬溃烂,延至胸前两腋块如茄子大,或牵至两肩上,四五年不能疗者皆治之,其验如神。武进县朱守仁传云:其项不能回头,用此,数日减可。如疮烂破者,用荆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扫,以愈为度。【《活法机要》】
瘰疬结核,或破未破:以新薄荷二斤取汁,皂荚一挺水浸去皮,捣取汁,同于银石器内熬膏,入连翘末半两,连白陈皮一两,连白青皮、黑牵牛半生半炒,皂荚子各一两半,同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下。【《济生方》】
瘰疬未破:野菊花根捣烂煎,酒服,以滓傅之自消,不消亦自破也。 【《瑞竹堂方》】
瘰疬风病: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
风毒瘰疬赤肿:地菘捣敷,干即易之。 【《圣惠方》】
瘰疬已破:葶历二合,豉一升,捣作饼子如钱大,厚二分,安疮孔上,作艾炷灸之,令温热,不可破肉,数易之而灸。但不可灸初起之疮,恐葶苈气入脑伤人也。【《永类钤方》】
瘰疬结核:连翘、芝麻等分为末,时时食之。 【《简便方》】
项边马刀:用连翘二斤,瞿麦一斤,大黄三两,甘草半两,每用一两,以水一碗半,煎七分,食后热服。十余日后,灸临泣穴二七壮,六十日决效。【《活法机要》】
瘰疬未穿:靛花、马齿苋同捣,日日涂敷,取效。 【《简便方》】
瘰疬疔疮发背诸肿: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为末,油和涂,神效。
瘰疬喉痹攻痛:生商陆根捣作饼,置疬上,以艾炷子灸三四壮,良。 【《外台秘要》】
男妇瘰疬:猫儿眼睛草一二捆,井水二桶,五月五日午时,锅内熬至一桶,去滓澄清,再熬至一碗,瓶收。每以葱椒槐枝煎汤洗,疮净乃搽此膏,数次愈。【《便民图纂方》】
瘰疬结核: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时服二、三枚取效。一生不可吃炒豆。 【《经验方》】
瘰疬恶疮,及软疖,用白胶香一两,瓦器熔化,去滓,以蓖麻子六十四个,去壳研膏,熔胶投之,搅匀,入油半匙,点水中试软硬,添减胶油得所,以绯帛量疮大小摊贴,一膏可治三五疖也。【《儒门事亲》】
瘰疬初作未破,作寒热:草乌头半两,木鳖子二个,以米酢磨之,入捣烂葱头、蚯蚓粪少许,调匀敷上,以纸条贴,令通气孔,妙。【《医林正宗》】
蝎瘘五孔相通者,半夏末水调涂之,日二。 【《圣惠方》,下同】
瘰疬初起,气壮人用芫花根擂水一盏服,大吐利即平。
瘰疬结核:菵草一两为末,鸡子白调涂帛上贴之,日二易,取效止。
结核气:堇菜日干为末,油煎成膏摩之,日三五度,便瘥。 【《食疗本草》】
瘰疬未破:用月季花头二钱,沉香五钱,芫花炒三钱,銼碎,入大鲫鱼腹中,就以鱼肠封固,洒水各一盏,煮熟食之即愈。鱼须安粪水内游死者方效。此方活人多矣。【试验方】
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治之:何首乌根洗净,日日生嚼,并取叶捣涂之,数服即止。
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多食妙。忌铁器及发物。 【《积德堂方》】
瘰疬结核:用红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半,黄丹五分,共为细末,糯米粥和,作饼贴之,不过一月,其核自然脱下矣。【《简易方》】
鼠瘘不消:通草取汁酿酒,日饮之。
项下瘰疬如梅李状,宜速服海藻消之。方用海藻一斤,绢袋盛之,以清酒二升浸之,春夏二日,秋冬三日,每服两合,日三。酒尽再作。其滓曝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过两剂,即愈。【《范汪方》】
鼠瘘有核脓血:用热牛屎封之,日三。 【《肘后方》】
蜣螂瘘疾:热牛屎封之,日数易,当有蜣螂出。 【《千金方》】
瘰疬初起:七月七日麻花,五月五日艾叶,等分作炷灸之,百壮。 【《外台秘要》】
内消瘰疬,不拘大人小儿,经验方:用螌蝥一两,去翅足,以粟米一升,同炒米焦,去米不用,入薄荷四两为末,乌鸡子清丸如菉豆大,空心腊茶下三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又服五丸,又日减一丸,以消为度。
恶核肿结:小蒜、吴茱萸等分捣敷,即散。 【《肘后方》】
瘰疬:小芥子,米酢和贴之,看消即止,迟恐损肉。 【《肘后方》】
五肿瘘疾:芥子末以水蜜和敷,干即易之。 【《广济方》】
瘰疬不敛:干姜为末,姜汁打糊和作剂,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入药在内,追脓尽生肉口合为度。如不合,以葱白汁调大黄末擦之即愈。
鼠瘘核痛未成脓:以柏叶捣涂熬盐熨之,气下即消。 【《集验方》】
一切瘘疮:炼成松脂末,填令满,日三四度。 【《圣惠方》】
项上疬疮:马齿苋阴干烧研,腊猪脂和,以暖泔洗拭敷之。
大瘘有孔:苦瓠四枝大如盏者,各穿一孔如指大,汤煮十数沸,取一竹筒长一尺,一头插瓠,一头注疮孔上,冷则易之,用遍乃止。【《千金方》】
瘰疬溃烂:桑上木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矾二钱,片脑一分,为末,鸡子白调敷,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之。【《纂奇方》】
脓瘘不止:桃花为末,猪脂和敷之,日三。 【《千金方》】
卒患瘰疬不痛者:取桃树白皮贴疮上,灸二七壮,良。 【《千金方》】
瘰疬伤风:青胡桃皮捣泥入酱,清硇砂各少许,令匀,先以泔洗,后敷之。
一切瘘疾:用槲树背阴白皮三十斤銼,以水一石煮一斗,去滓,煎如饴,又取通都厕上雄鼠屎、雌鼠屎各十四枚,烧汁尽研和之,纳温酒一升和匀,瘦人服五合,当有虫出也。
又方:用檞白皮切五升,水八斗煮,令泣尽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枣许,并涂疮上,宜食苜蓿盐饭以助之,以瘥为度。项上瘰疬:白僵蚕为末水服五分,日三服,十日瘥。【《外台秘要》】
瘘疮:楸枝作煎频洗,取效。 【《肘后方》】
瘰疬瘘疮:秋分前后,早晚令人持袋,摘楸叶纳袋中,取七八升,又换锅煎取二升,乃纳不津器中。用时,取麻油半合,蜡一分,酥一栗子许,同消化。又取杏仁七粒,生姜少许,同研米粉二钱,同入膏中搅匀。先涂疮上,经二日来乃拭却,即以蓖子匀涂楸煎满疮上。仍秤取十五斤,以水一石,净釜中煎取三斗,又换锅煎,以软帛裹之,且日一拭,更上新药,不过五六上,已破者即便生肌,未破者即内消。瘥后,须将慎半年。采药及煎时,忌孝子妇人僧道鸡犬见之。【《箧中方》】
年久瘰疬:用不蛀皂角子一百粒,米酢一升,硇砂二钱,同煮干,炒令酥,看疬子多少,如一个服一粒,十个服十粒,细嚼,米汤下,酒浸煮服亦可。虚人不可用硇砂。
瘰疬结核:用桑椹子二斗,黑熟者,以布取汁,石器熬成膏,每白汤调服一匙,日三服。【《保命集》】
男女瘰疬,经验用牡蛎煅研末四两,元参末三两,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日三服,服尽除根。初虞世云:瘰疬不拘已破未破,用牡蛎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食后用腊茶汤调服一钱,其效如神。
瘰疬经久不瘥:用螌蝥一枚,去翅足微炙,以浆水一盏,空腹吞之,用密水亦可。重者不过七枚瘥也。【《广利方》】
鼠瘘瘰疬:用猪膏淹生地黄,煎六七沸,涂之。
鼠瘘:刘涓子用山龟壳炙、狸骨炙、甘草炙、雄黄、桂心、干姜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仍以艾灸疮上,用蜜和少许入疮中良。
瘰疬初起者:用壁虎一条,一名守宫,焙研,每日酒服半分。 【《青囊方》】
瘰疬初起未破者:好茶泡浓汁,与蜂蜜调敷,日数易,数日消。
瘰疬日久成硬核者:用陈米醋调蜜敷之,亦消。
瘰疬鼠瘘:以石菖蒲生研盦之,微破,以猫狸皮连毛烧灰,用香油调敷;内服白蔹末,酒下,多多为上;仍以白蔹捣烂,入酒少许传之,效。【《证治要诀》】
猫脑,纸上阴干,主治瘰疬鼠瘘溃烂,同莽草等分为末,纳孔中。 【《千金方》】
猫眼睛,主治瘰疬鼠瘘,烧灰,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 【《外台秘要》】
猫舌,主治瘰疬鼠瘘,生晒,微研敷。 【《千金方》】
猫涎,主治瘰疬,刺破涂之。 【时珍】
瘰疬肿痛,久不瘥:用狸头蹄骨,并涂酥炙黄为散,每日空心米饮下一钱匕。 【《圣惠方》】
瘰疬已溃:狸头烧灰、频敷之。 【《千金》,下同】
一切恶瘘,中有冷息肉者:用正月狐屎干末,食前新汲水下一钱匕,日二。
瘰疬已溃:牛皮油靴底烧灰调敷之。 【《集元方》】
一切冷瘘:人吐蛔虫烧灰,先以甘草汤洗净涂之,无不瘥者,慎口味。 【《千金》,下同】
蛇瘘不愈:蛇腹蛙烧灰封之。
瘘疮脓水不止不合:用啄木一只,或火老鸦亦可,盐泥固济,煅存性,研末,酒下二钱匕。【《姚大夫方》】
颈项瘰疬:用带壳蝼蛄七枚,生取肉,入丁香七粒于壳内,烧过,与肉同研,用纸花贴之。【《救急方》】
蚁瘘不愈:鲮鲤甲二七枚,烧灰,猪脂调敷。 【《千金方》】
诸瘘不愈:用蜥蜴炙三枚,地胆炒三十枚,螌蝥炒四十枚,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汤下,治诸法不效者。【《刘滑子鬼遗方》】
鼠瘘溃烂:用鼠一个,乱发一鸡子大,以三岁腊猪脂煎令消尽,以半涂之,以半酒服,姚云不传之妙法也。【葛氏】
白花蛇散治九漏瘰疬发项腋之间,痒痛,憎寒发热。白花蛇酒浸,取肉二两,焙,生犀角一两二钱五分镑研,黑牵牛五钱半生半炒,青皮五钱,为末,每服二钱,入腻粉五分,五更时糯米饮调下,利下恶毒为度。十日一服,可绝病根,忌发物。【《三因方》】
虾蟆瘘疮:雄鸡屎烧灰,腊猪脂和敷之。 【《千金方》,下同】
鼠瘘已溃:鸡卵一枚,米下蒸半日,取黄熬令黑,先拭疮,令干,以药纳孔中,三度即愈。
风瘘不合:露蜂房一枚,炙黄研末,每以一钱,腊猪脂和涂。 【《肘后方》】
颏下结核:大蜘蛛不计多少,好酒浸过,同研烂,澄去滓,卧时服之,最效。 【《医林集要》】
瘰疬结核,无问有头无头:用大蜘蛛五枚,日干,去足细研,酥调涂之,日再上。 【《圣惠方》】
鼠瘘肿核,已破出脓水者:用蜘蛛二七枚,烧研敷之。 【《千金方》】
瘰疬结核:黑牛皮胶熔化摊膏贴之。已溃者,将膏搓作线,长寸许,纴入孔中,频换拭之,取效。【《经验方》】
治瘰疬:用牵藤蛇梦草,并根蒂叶红子四两,夏枯草五钱,头生酒谅意用,入砂罐,煮一炷香取起埋土穴中,退火一宿,其煮药时罐内空悬纹银,以煮不变黑色,则其草无毒,可服,如黑去之,另用草煮则无碍矣。初服药酒一杯,随服常酒数杯,取汗后不时常服一杯,一日以五次为度,不可多服。未形者,由泻而内消;已形者,毒水出于小便,一月全效。【《保生秘要》】
颈项瘰疬已破,汁出不止者:用鸭脂调半夏末,日日敷之。 【《永类方》】
项下瘿气:水涯露出柳根三十斤,水一斛,煮取五升,以糯米三升,如常酿酒,日饮。【《范汪方》】
项下瘿气:秫米三斗,炊熟,取圆叶白杨皮十两,勿令见风,切,水五升,煮取二升,溃曲朮五两,如常酿酒,每旦一盏,日再服。【《崔氏方》】
鹿靥,主治气瘿,以酒浸炙干,再浸酒中,含咽汁,味尽更易,十具乃愈。 【《深师方》】
用猪靥七枚,酒曲三钱,入水瓶中,露一夜取出,炙食,二服效。 【《杏林摘要》】
开结散:猪靥焙四十九枚,沉香二钱,真珠砂罐煅四十九粒,橘红四钱,为末,临卧冷酒徐徐服二钱,五服见效,重者一料愈。以除日合之。忌酸咸油腻濇气之物。【《医林集要》】
身项粉瘤:旧皮鞋底,洗净煮烂成冻子,常食之,瘤自破,如豆腐极臭。 【《直指》】
项下气瘿:用羊靥一具,去脂酒浸炙熟,含之咽汁,日一具,七日瘥。 【《外台》】
又方:用羊靥七枚阴干,海藻、干姜各二两,桂心、昆布、逆流水边柳须各一两,为末,蜜丸芡子大,每含一丸咽津。【《千金方》】
瘰疬溃烂:用黑色虾蟆一枚,去肠焙研,油调敷之,忌铁器。
瘰疬溃烂:腊猫屎以阴阳瓦合,盐泥固济,煅过研末,油调搽之。 【《儒门事亲》】
瘰疬溃疮: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 【《枕中方》】
雀瘘有虫:母猪屎烧灰,以腊月猪膏和敷,当有虫出。 【《千金方》】
瘰疬溃烂流串者:用荆芥根下段煎汤洗,良久着疮破,紫黑处以针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韭菜地上蚯蚓一把,五更时收取,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入乳香、没药、轻粉各五分,穿山甲九片,炙为末,油调敷之如神。此武进朱守仁所传有验方。【《保命集》】
瘰疬结核,不问新久已溃未溃并治之,神效。用嫩明松香一两,葱汤煮化,冷水拔净,火麻仁一两,上好松萝茶叶五钱,共捣如泥,油纸摊为膏贴之,未溃即消,已溃即敛,此秘方也。
又方:穿山甲土炒,螌蝥、熟艾等分,为末敷之,外以乌桕叶贴上,灸四壮,效。 【《寿域方》】
项下瘰疬:用羊膍胵烧灰,香油调敷。
鼠瘘溃坏:新鼠屎一百粒,收密器中五六十日,杵碎即敷之,效。 【《千金方》】
瘰疬已破:羊屎烧五钱,杏仁烧五钱,研末,猪骨髓调搽。 【《海上方》】
瘰疬溃坏:用黄(鱼乚)鱼破开,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安厕坑中,冬三日,春一日,夏半日,取出洗净,黄泥固济,煅存性研,香抽调敷。【《普济方》】
项上瘰疬:左盘龙炒研末,饭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 【张子和方】
鼠瘘瘰疬,五白散:白牛屎、白马屎、白羊屎、白鸡屎、白猪屎各一升,烧灰,漏芦末二两,以猪膏一升,煎乱发一两,同熬五六沸涂之,神验。【《千金方》】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十九
颈项门
针灸
《素问》曰: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灵枢》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视盛虚热寒取之也。
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视盛虚热寒取之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咽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视盛衰热寒取之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视盛虚热寒取之也。
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上髃上颈。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名为孟夏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病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其为肿者复而锐之。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名为季夏痹也。
邪在肾则病骨痛阳痹。阳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厥头痛,项先痛,腰即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黄帝曰:鼠瘘寒热之毒气,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甲乙经》曰:头项痛重,暂起僵仆,鼻窒鼽衄,喘息不得通,通天主之。
项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
颈痛,项不得顾,目泣出眵目 蔑,鼻鼽衄,目内眦赤痛,气厥,耳目不明,咽喉偻引项,筋挛不收,风池主之。
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完骨主之。
颈项痛不可以俯仰,头痛振寒,瘈瘲,气实则胁满,侠脊有并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
颈项通强,取通天、百会、风池、完骨、痖门、大杼。
胸中满,腋下肿,马刀瘘,善自嚙舌颊,天牖中肿,消泺胫酸,头眩,枕骨颔腮痛,目濇身痹,洒淅振寒,季胁支满,寒热,胁腰腹膝外(月廉)痛,临泣主之。
马刀肿瘘,渊液、章门、支沟主之。
出于颏下,或至颊车者,当于手足阳明经取之,或针或灸,如后穴:三里足阳明,合谷手阳明。
瘿,天窻及臑会主之,气舍亦主之。
《千金方》曰: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完骨、昆仑、小海、攒竹,主项强急痛,不可以顾。消泺、本神、通天、强间、风府、喑门[喑门 原作「喑关」,据《千金》卷三十改。]、天柱、风池、龈交、天冲、陶道、外丘、通谷、玉枕,主项如拔,不可左右顾。天容、前谷、角孙、腕骨、支正,主颈肿项痛不可以顾。天容,主颈项痈不能言。角孙,主颈颔柱满。飞扬、涌泉、颔厌、后顶,主颈项疼,历节汗出。天府、臑会、气舍,主瘿瘤气,咽肿。脑户、通天、消泺、天突,主颈有大气。通天主瘿,灸五十壮;胸堂、羊屎,灸一百壮。绝骨,主瘘马刀掖肿。大迎、五里、臂臑,主寒热颈瘰疬。天突、天窻,主漏颈痛。侠溪、阳辅、太冲,主掖下肿,马刀瘘。
《疮疡全书》曰:男子妇人小儿患瘰疬者,依法四六烧灸无不效。肩骨尾尽处是肩井二穴,左肩灸左,右肩灸右,左右俱有俱灸。鼠尾一穴,用草一茎,男比左手、女比右手中节横纹,攒量过四指纹尽处,比交折断,将至丝螺骨尖中,比至脚后总筋中,是鼠尾穴,左灸左,右灸右,俱有俱灸,一年五壮,年深多灸。专治一切瘰疬,须要禁忌房事。神效不虚,可以活人。灸毕疮烂,车前草叶捣烂贴之,看遍身人神所在禁忌,并择天医黄道吉日。
灸忌:既灸,忌诸鱼、热面、生酒、生冷物、鲜肉及房劳。
又灸两手掌后四寸两筋间各七壮,以病人中指横纹量至本指尖为四寸。再灸肘尖,左病灸右,右病灸左,各三壮。不过三次除根。
治瘰疬已成未成,己溃未溃,以手置肩上,微举起则肘骨尖自现,是灸处。如患左灸左肘,患右灸右肘,左右俱患两肘皆灸,以三四十壮为期。更服补剂,一年者日灸一次,三灸其疮自除。如患三四年不愈者,辰时灸起,至酉时方止,三灸即愈。更服益气养荣汤。
又法:未成脓者,用大蒜切片如二钱厚者,安患上,用艾炷于蒜上灸之,至三五壮,换蒜,每日灸十数蒜片,以拔郁毒。如破久不合,内有核或瘀肉,此因气血不足,不能腐烂,更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为饼,如前灸之,以助阳气。内服补药,外贴金丝膏,疮口自合。
《东垣十书》曰:腋下肿,马刀挟瘿,善自嚙舌颊,天牖中肿,寒热,取临泣、丘墟各一分,灸五壮;太冲一分,灸三壮。
腋下颈项肿,取天池顺皮三分,灸七壮;如颔肿,加后溪二分,灸五壮。
腋下肿,马刀挟瘿,喉痹,取阳辅五分,灸二七壮;申脉一分,灸三壮,立愈。
诸瘿恶气,灸肩髃,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在肩端凸骨间陷宛宛中,举臂取之。
又法:灸天府七七壮,冲阳随年壮。
《丹溪心法》曰:灸瘰疬法,捣商陆根作饼子,置于瘰疬上,艾炷灸饼子上,干即易之,灸三四饼。
《得效方》曰:治瘰疬,以手仰置肩上,微举手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随患处灸七壮或二七壮,神效。
《医学纲目》曰:刺灸颈项疮痛有二:其一取手足太阳,治项后痛。经云: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项如拔,视虚盛寒热取之。又云: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又云: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又云: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则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是也。
其二,取足手阳明,治颈前痛。经云:足阳明之脉,所生病者颈肿。又云: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颈肿,皆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也。
导引
《石室秘箓》曰:颈项强直,乃风也,以一人抱住下身,以一人手拳而摇之,至数千下放手,深按其风门之穴,久之,则其中酸痛乃止。病人乃自坐起,口中微微咽津送下丹田者,七次而后已,一日即痊。
《保生秘要》曰:瘰疬导引法,用手于肩井穴,掐六十四度,擦之亦如数而行,运法极效。
运法起于归元,渐引至患处,着意多旋,小而大,彻而散,散而运,运而至于胸间,绕十数回,又旋至疬处,如前法,周而复始,约数十回以散其结。每日送毒一次,从胃口曲入大肠,如法送出谷道外,去浊提清。归元慎走元阳,切戒恼怒发物。其前运法,一昼夜每行七度,自然消散无踪。
又法:于患处想一筋,右边用左手,左边用右手,扯下肚里去,觉疬疼,又扯下从脚底去。
医案
《本事方》曰:有人患颈筋急项不得转侧,自午后发,至黄昏时定。予曰:此患必从足起,盖足太阳之筋,自足至项。大抵筋者肝之合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又曰:阴中之阳,肺也。自离至兑,阴旺阳弱之时,故《灵宝毕法》云:离至干,肾气绝而肝气弱。肝肾二脏受阴气,故发于是时。授以木瓜煎方,三服而愈。
一人患项筋痛连背胛,不可转移,服诸风药皆不效。予忆《千金髓》有肾气攻背强一证,与椒附散一服,差。盖肾气自腰挟脊,上项至曹溪穴,然后入泥丸宫。曹溪穴非精于搬运者不能透。今逆行至此不得通,用椒以引归经则安矣。气上逆,椒下达,故服之即愈。
《儒门事亲》曰:戴人在西华寄于夏官人宅,忽项上病一疮,状如白头疮,肿根红硬,以其微小不虑也。忽遇一故人见邀,饮以羊膏酒,鸡鱼盐蒜皆在焉。戴人以其故旧不能辞,又忘其禁忌,是夜疮疼痛不可忍,项肿及头,口发狂言,目见鬼神。夏君甚惧,欲报其家。戴人笑曰:请无虑,来日当平。乃以酒调通经散六七钱,下舟车丸百余粒,次以热面羹投之,上涌下泄,一时齐作,合去半盆,明日日中疮肿已平,一二日肿消而愈。夏君见,大奇之。
一妇人病瘰疬,延及胸臆,皆成大疮,相连无好皮肉,求戴人疗之。戴人曰:火淫所胜,治以咸寒。命以沧盐吐之,一吐而着痂;次用凉膈散、解毒汤等剂,皮肉乃复如初。
《丹溪心法》曰:一男子项强不能回顾,动则微痛,其脉弦而数实。右手为甚,作痰客太阳经治之,用二陈汤加酒洗黄芩、羌活、红花,服后二日愈。
《薛己医案》曰:儒者杨泽之,性躁嗜色,缺盆结一核,此肝火血燥筋挛,法当滋肾水,生肝血。不信,乃内服降火化痰之药,外敷南星、商陆,转大如碗。余用补中益气及六味地黄,间以芦荟丸,年余,元气复而肿消。
一男子素善怒,左项微肿,渐大如升,用清痰理气,大热作渴,小便频浊。余谓肾水亏损,用六味地黄、补中益气而愈。亦有胸胁等处,大如升斗,或破而如菌如榴,不问大小,俱治以前法。
举人江节夫颈臂胁肋各结一核,恪服祛痰降火软坚之剂,益甚。余曰:此肝胆经血少而火燥也。彼执前药,至明年六月,各核皆溃,脉浮大而濇。余断以秋金将旺,肝木被克,必不起。后果然。
阁老杨石斋子,年十七,患疬,发热作渴,日晡颊赤,左关尺脉大而浮,此肝肾阴虚,用补阴八珍汤二十余剂,又加参、芪二十余剂而溃。但脓水清稀,肌肉不生,乃以参、芪、归、朮为主,佐以芍药、熟地、麦冬、五味,脓水稠而肌肉生;更服必效散一剂,疬毒去而疮口敛。
一儒者患愈后,体瘦发热,昼夜无定,此足三阴气血俱虚,用八珍加麦冬、五味二十余剂,又用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及六味丸而愈。
儒者张子容素善怒,患瘰疬久而不愈。疮出鲜血,左关弦洪,重按如无,此肝火动而血妄行,证属气血俱虚,用补中益气以补脾肺,六味丸以滋肾肝而愈。
一人耳下患结核五枚,经年许尚硬,面色痿黄,饮食不甘,劳而发热,脉数软而濇,以益气养荣汤六十余剂,元气已复,患处已消,一核尚存,以必效散二服而平。
一人先于耳前耳下患之,将愈延及项侧缺盆,三年,遂延胸腋,诊之,肝脉弦数,以龙荟、散坚二丸治之。将愈,肝脉尚数,四年后,小腹阴囊内股皆患毒,年余不敛,脉诊如前,以清肝养血及前丸而愈。
一人因怒,耳下及缺盆患疬,溃延腋下,形气颇实,疮口不合,治以散肿溃坚而愈。
一人因劳而患,怠惰发热,脉洪大,按之无力,宜用补中益气汤。彼不信,辄服攻伐之剂,吐泻不止而死。大抵此证原属虚损,若不审虚实而犯病禁经禁,鲜有不悞。常治先以调经解郁,更隔蒜灸之,多自消;如不消,即以琥珀膏贴之,候有脓则针之,否则变生他证。设若兼痰兼阴虚等证,只宜加兼证之剂,不可干扰余经。或气血已复而核不消,却服散坚之剂,至月余不应,气血亦不觉损,方进必效散,或遇神仙无比丸,其毒一下,即止二药。更服益气养荣汤数剂以调理。疮口不敛,豆豉饼、琥珀膏。若气血俱虚,或不慎饮食起居七情者,俱不治。然此证以气为主,气血壮实,不用追蚀之剂,彼亦能自腐,但取去使易于收敛。若气血虚不先用补,而数用追蚀之药,适足以取败。若发寒热,眼内有赤脉贯瞳人者不治,一脉者一年死,二脉者二年死。
一人患结核痰盛,胸膈痞闷,脾胃脉弦,此脾土虚肝木乘之也,当实脾土伐肝木为主。彼以治痰为先,乃服苦寒化痰药不应,又加破气药,病愈甚;始用六君子汤,加芎归数剂;饮食少思,以补中益气汤倍加白朮,月余中气少健;又以益气养荣汤,四月肿消而血气亦复矣。夫右关脉弦,弦属木,乃木盛克脾土,为贼邪也。虚而用苦寒之剂,是为虚虚。况痰之为病,其因不一,主治之法不同。凡治痰,利药过多则脾气愈虚,虚则痰愈易生。如中气不足,必用参朮之类为主,佐以痰药。
一人久患不敛,神思困倦,脉虚,予欲投以托里,彼以为迂,乃服散肿溃坚汤,半月余,果发热,饮食愈少,复求治。予以益气养荣汤三月。喜其谨守禁忌,故得以收效。齐氏曰:结核瘰疬,初觉宜内消之。如经久而除,气血渐衰,肌寒肉冷,或脓汁清稀,毒气不出,疮口不合,聚肿不赤,结核无脓,外证不明者,并宜托里。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血气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大抵托里之法,使疮无变坏之证,此所以宜用也。
一妇患瘰疬,延至胸腋,脓水淋漓,日久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干咽燥,发热盗汗,食少嗜卧,月水不调,脐腹作痛。予谓血虚而然,非疬故也。服逍遥散月余,少可;更服八珍汤加牡丹皮、香附子,又月余而经通;再加黄芪、白蔹,两月余而愈。
一妇溃后核不腐,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更敷针头散腐之,再与前汤三十余剂而敛。
一妇久溃发热,月经过期且少,用逍遥散,兼益气养荣汤,两月余,气血复而疮亦愈。但一口不收,敷针头散,更灸肩井穴而痊。
一妇瘰疬,与养血顺气药不应,服神效瓜蒌散二剂,顿退,又六剂而消却;与托里药,气血平复而愈。
一妇人瘰疬久不愈,或以木旺之证,用散肿溃坚汤伐之,肿硬益甚。予以为肝经气血亏损,当滋化源,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至春而愈。此证若肝经风火暴病,元气无亏,宜用前汤。若风木旺而自病,宜用泻青丸,虚者用地黄丸。若水不能生木,亦用此丸。若金来克木,宜补脾土,生肾水。大凡风木之病,壮脾土则木自不能克矣。若行伐肝,别脾胃先伤,而木反克土矣。
一妇患瘰疬,少寐,年余疬破,脓水淋漓,经水或五十日或两月余一至,误服通经丸,展转无寐,午前恶寒,午后发热,予以为思虑亏损脾血,用归脾汤作丸,午前以六君送下,午后以逍遥送下,两月余得寐,半载后经行如期,年余疮愈。
一妇瘰疬后,遍身作痒,脉大,按之则虚,以十全大补汤,加香附治之而愈。大凡溃后,午前痒作气虚,午后痒作血虚,若作风证治之,必死。
一男子患此,肿痛发寒热,大便秘,以射干连翘散六剂,热退大半,以仙方活命饮四剂而消。
一妇人耳下肿痛发寒热,与荆防败毒散四剂,表证悉退;以散肿溃坚汤数剂。肿消大半;再以神效栝蒌散四剂而平。
一男子肝经风热,耳下肿痛发热,脉浮数,以薄荷丹治之而消。
一男子每怒耳下肿,胁或作痛,以小柴胡汤,加青皮、木香、红花、桃仁,四剂而愈。
一男子颈肿不作脓,脉弦而数,以小柴胡汤兼神效瓜蒌散各数剂,及隔蒜灸数次,月余而消。
一妇人颈肿不消,与神效栝蒌散六剂,少退;更以小柴胡汤,加青皮、枳壳、贝母数剂,消大半;再以四物对小柴胡数剂而平。
一男子因暴怒,项下肿痛,生结核,痞闷兼发热,用方脉流气二剂,胸膈利;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热退;肝脉尚弦濇,以小柴胡加芎、归、芍药四剂,脉证顿退;以散肿溃坚丸一料,将平,惟一核不消,乃服遇仙无比丸二两而瘳。
一妇人久郁患此,溃而不敛,发热口干,月水短少,饮食无味,日晡尤倦,以益气养荣汤二十余剂少健。余谓须服百剂,庶保无虞。彼欲求速效,反服螌蝥之剂,及数用追蚀毒药,去而复结,以致不能收敛,出水不止,遂致不救。盖此证属虚劳气郁所致,宜补形气调经脉,未成者消,已成者溃。若投慓悍之剂,则气血愈虚,多变为瘵证。彼坚而不溃,溃而不合,气血不足明矣,况二经之血,原自不足,不可不察。
一男子患久不敛,脓出更清,面黄羸瘦,每侵晨作泻,与二神丸数服,泻止;更以六君子汤加芎归,月余肌体渐复;灸以豆豉饼,及用补剂作膏药贴之,三月余而痊。
一男子患此,未溃,倦怠发热,以补中益气汤治之,少愈;以益气养荣汤月余而溃;又月余而瘥。
一妇人肝经积热,患此作痛,脉沉数,以麝香连翘汤四剂,少愈;用散肿溃坚丸月余而消。丹溪云:瘰疬必起于足少阳一经,不守禁忌,延及足阳明经,食味之厚,郁气之久,曰毒、曰风、曰热,皆此数端招引变换,须分虚实,实者易治,虚者可虑。此经主决断,有相火,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水不调,寒热变生,稍久转为潮热,自非断欲食淡,神医不能疗也。
一男子患而肿硬,久不消,亦不作脓,服散坚败毒药,不应;令灸肘尖、肩尖二穴;更服益气养荣汤,月余而消。
一男子患同前,亦灸前穴,饮前汤,脓成,针之而敛。
一妇人因怒,结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神效散下之,更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而消。常治此证,虚者先用益气养荣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神效散取去其毒,仍进前药,无不效者。
一室女年十七,项下时或作痛,乍寒乍热,如疟状,肝脉弦长,此血盛之证也。先以小柴胡汤二剂,少愈;更以生地黄丸治之而痊。《妇人良方》云:寡妇之病,自古未有言者,惟仓公传与褚澄论言及寡妇独阴无阳,欲男子而不可得,是以郁悒而成病也。《易》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孤阳独阴可乎?夫既处闺门,欲心萌而不遂,致阴阳交争,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而为痨。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黑干),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诊其脉,独肝脉弦出寸口而上鱼际。究其脉,原其疾,皆血盛而得。经云:男子精盛则思室,女人血盛则怀胎。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一妇人患久不作脓,脉浮而溜,予以气血俱虚欲补之,便自溃。彼欲内消,专服螌蝥及散坚之药,气血愈虚而死。
一男子素弱,溃后核不腐,此气血皆虚,用托里养荣汤,气血将复,核尚在,以簪挺拨去,又服煎药月余而痊。
一男子气血已复,核尚不腐,用针头散及必效散各三次,不旬日而愈。
一妇人因怒,项肿,后月经不通,四肢浮肿,小便如淋,此血分证也。先以椒仁丸数服,经行肿消;更以六君子汤加柴胡、枳壳,数日颈肿亦消矣。亦有先因小便不利,后身发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葶苈丸治之。《妇人良方》云:妇人肿满,若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为血,血不通则复化为水矣。宜服椒仁丸。若先因小便不利,后身浮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服葶苈丸。
一室女年十九,颈肿而面色不变,肌肉日削,筋挛急痛,此七情所伤,血气皆损之证也,当先滋养血气。彼不信,乃服风药,后果不起。卢砥镜曰:经云: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
一疬妇四肢倦怠,殊类痿证,以养血气健脾胃药而愈。
一室女性急好怒,耳下常肿痛,发寒热,肝脉弦急,投以小柴胡汤,加青皮、牛蒡子、荆芥、防风治之而寒热退;更以小柴胡汤对四物数剂而肿消。其父欲除去病根,勿令再发。予谓肝内主藏血,外主荣筋,若恚怒气逆则伤肝,肝主筋,故蓄结而为肿。须病者自能调摄,庶可免患。否则肝迭受伤,则不能藏血,血虚则为难瘥之证矣。后不戒,果结三核,屡用追蚀药,不敛而殁。
一少妇耳下患肿,素勤苦,发热口干,月水每过期而至且少。老媪以为经闭,用水蛭之类通之,以致愈虚而毙。夫月水之为物,乃手太阳手太阴二经主之,此二经相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为经络之余气。苟外无六淫所侵,内无七情所伤,脾胃之气壮,则冲任之气盛,故为月水适时而至。然而面色痿黄,四肢消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乃阴血不足也,非有余瘀闭之证。宜以滋养血气之剂徐徐培之,则经气盛而经水自依时而下。
一放出宫女,年逾三十,两胯作痛,不肿,色不变,大小便作痛如淋,登厕尤痛,此瘀血渍入隧道为患,乃男女失合之证也,难治。后溃不敛,又患瘰疬而殁。此妇为吾乡汤氏妾,汤为商,常在外,可见此妇在内,久怀幽郁,及在外又不能如愿,是以致此疾。愈见流注瘰疬,乃七情气血,皆已损伤,不可用攻伐之剂皎然矣。故精血篇云: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濇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若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令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悞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亦难子。合男子多则精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一室女年十七,患瘰疬,久不愈,月水尚未通,发热咳嗽,饮食不思。有老媪欲用巴豆、肉桂之类,先通其经。予谓此证潮热经候不调者不治,但喜脉不濇且不潮热,尚可治。须养气血,益津液,其经自行。彼悞于速效之说仍用之。予曰:非其治也。此类乃慓悍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经果通而不止,饮食愈少,更加潮热,遂致不救。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然过期而不至,是为失常,必有所因。夫人之生以血气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气血者。妇女得之多伤于七情。世有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先散,女子则月水先闭。何以致然?盖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火既受病,不能荣养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咳嗽。水气绝,故四肢干。本气不充,故多怒,鬓发焦,筋骨痿。俟五脏传遍,然后死矣。此一种于劳中最难治,盖病起于五脏之中,无有已期,药力不可及也。若或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接,如此则可得九死一生。举此为例,其余诸方,可按脉与证而治之。张氏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凉剂。医家多以为室女血热,故以凉药解之。殊不知血得热则行,冷则凝,《养生必用方》言之甚详,此说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赢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此由阴虚血弱,阳往乘之,小水不能灭盛火,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水益阴,慎毋以毒药通之,宜柏子仁丸、泽兰丸。
沈氏室患瘰疬,久而不消,自汗恶寒,此气血俱虚也,遂以十全大补汤月余而溃。然其核虽取,而疮口不敛,更灸以豆豉饼,仍与前药加乌药、香附,两月而愈。大抵坚而不溃,溃而不合,皆由气不足也。尝见患此疮者,疮口虽合而不加补,往往变为瘵证。以及赤脉贯睛,皆为死证。
一妇人因怒,耳下肿痛,以荆防败毒散加连翘、黄芩四贴而愈。尝治此旬日不消者,以益气血药,及饮远志酒,其肿自消。若无脓者亦自溃。不戒忿怒者则难治。
一妇人亦因怒,耳下焮肿,头痛寒热,与荆防败毒散加黄芩治之,表证悉退,但饮食少思,日晡发热。东垣云:虽有虚热,不可大攻,热去则寒生也。遂以小柴胡汤加地骨皮、川芎、当归、茯苓、白朮、陈皮,十余贴而愈。次年春,复坚硬不溃,来索方,予定八珍汤加香附、柴胡、地骨皮、桔梗,自制服之,至六七剂,以效延缓,仍服人参败毒散,势愈甚;又服流气饮,则盗汗发热,口干少食。至秋,复求治。诊视气血虚极,予辞不治,果殁。今人有疮疡,不审元气虚实,病在表里,便服败毒流气药,殊不知败毒散乃发表之药,果有表证,亦止宜一二服,多则元气反损,其毒愈甚,虽有人参,莫补其耗。流气饮乃耗血之剂,果气结膈满,亦止宜二三服,多则血气愈伤,反为败证,虽有芎归,难以倚仗。丹溪云:此不系膏粱丹毒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也。
一妇人患瘰疬不消,脓清不敛,予以八珍汤治之,少愈;忽肩背痛不能回顾,此膀胱经气郁所致,当以防风通气汤治之。盖膀胱之脉,始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耳角,复上顶至脑后,过风府,下项,走肩膊,一支下腰膂,是经气动则脊痛项强,腰似折,此非膀胱经证而何?彼乃云,瘰疬,胆经病也,其脉主行项侧,即是经火动而然。遂自服清肝降火之药,反致不食,痛甚。复请予诊其脉,胃气愈弱,先以四君子汤加陈皮、炒芍药、半夏、羌活、蔓荆子四剂,食进痛止;继以防风通气汤二剂而愈。
田氏妇年逾三十,患瘰疬,已溃不愈,与八珍汤加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香附、贝母五十余贴,形气渐转,更与必效散二服,疮口遂合,惟气血未平;再用前药三十余剂而平。后田生执此散方,不问虚实,概以治人,殊不知方中螌蝥性毒,虽能专治瘰疬,多服则损元气。若气血实者,先用此下之,而投补剂或可愈。若虚而用下药,或追蚀药,瘀肉虽去,而疮口不合,反致难治。
广东陈方伯子,远途劳倦发热,脉大无力,耳下患肿,此劳损证也,饮补中益气汤,自然热退肿消。若专攻毒,则有虚虚之祸。彼不听,服降火药及必效散,果吐泻不食而死。夫人劳倦则损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故倦怠而热,此元气伤也。丹溪云: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自消。不可汗下。若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而辄下之,鲜不危矣。
汪中翰侄,年及二十,耳下患疬臖痛,左关脉数,此肝经风热所致,以荆防败毒散三贴,表证悉退,再与散肿溃坚丸,月愈而平复。
一妇年二十,耳下结核,经水每过期,午后头痛,服头风药愈盛,予以八珍汤加柴胡、地骨皮二十余剂而愈。
杨文魁,年逾三十,每劳心过度,颈肿发热,服败毒散愈盛,予以补中益气汤数剂而消。
一疬妇溃后发热,烦躁作渴,脉大无力,此血虚而然也,以当归补血汤六剂顿退,又以圣愈汤数剂少健,更以八珍汤加贝母、远志三十余剂而敛。东垣云:发热恶热,大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或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当以当归补血汤主之。又有火郁而热者,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也,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如能食而热,口舌干燥,大便难者,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以泻火补水。
一男子颈间结核大溃,予用栀子清肝火养肝血,益元气之药而愈。此证亦有大如升斗者,亦治以前药可愈。
一儿七岁,项结二核,时发寒热,日久不愈,治以连翘丸而消。若患在面臂等处尤宜。此丸若溃而不敛,兼以托里之药治之。
一儿项结一核,坚硬如疬,面色痿黄,饮食不甘,服托里药不应,此无辜疳毒也,以蟾酥丸治之而愈。若数服不消,按之转动,软而不痛者,内有虫如粉,急针出之。若不速去,则虫随气走,内蚀脏腑,不治。蟾蜍,夏月沟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鸣者,先取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近上令干,使蛆不得出,将蟾蜍扑死,投蛆中,任蛆食,次以新布袋包系,置水急处,浸一宿取出,瓦上焙,为末,入麝香一字,软饭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饮服之。
一妇因怒不思食,发热倦怠,骨酸疼,体瘦面黄,经渐不通,颈间结核,以逍遥散、八珍汤治之,少可;彼自悞服水蛭等药,血气愈虚,逐致不救。
《外科正宗》曰:一男人项疽十余日,视其疮势颇甚,根连左右耳项并肿红赤臖热,脉浮而数,先用黄连消毒散二服,退其大势,根脚稍定;后用托里消毒散数服,不觉腐溃。但诊脉浮无力,询知患者年过五旬,久艰嗣息,房中又有妾,又多兼思虑,劳欲太过,损伤元气故也。又疮形势大,止能起发,不能培养为脓,更用十全大补汤加桔梗、白芷,倍人参、白朮各三钱;外用桑木灸法,早晚二次灸之;又涂紫霞膏数日,患者头面俱肿,双目合缝,形状可畏,然后腐溃并作,脓出日至数升,如此半月。用前药不胜其事,内加烦躁不宁,五心烦热,饮食渐少等证,此脓水出多,气血走泄,为虚火假证之故,随用圣愈汤一服,不应;又进一服加熟附子二钱方应,前证悉退。次以人参养荣汤加麦冬、五味,参、朮倍至三钱,调理月余。后至脑骨腐肉连发,片片脱下,其状狼狈,不可观瞻,凡相视者,无不点头惊讶。又恐腐溃深大,补不及事,每日粥食中用人参三钱,凡餐分入同煮食之,以补脾元,后方元气渐醒,调理四月方愈。彼后一年反生一子,以承后嗣也。
一妇人正对口四五日,自灸廿余壮,竟不知痛,灸疤焦黑,平塌如故。诊之,脉微数而无力,此内虚证也。若假药力则悞其事,用铍针,当顶刺入寸许,不知痛,亦无血出,此毒滞而未发扬者,用蟾酥条插入针孔,每日一次,膏盖其上,至七日后,周围裂缝出脓血,内服纯补之药,至十四日落出疮根一块,指大,长寸余,后以玉红膏平长肌肉,又半月其口已平,以珍珠散掺上,即刻生皮而愈。此证设若不用针工,专假药力攻托,虽不至死,岂能得其速愈者哉?
一监生项疮初起,请视,疮头偏于右半,不可轻待,必用艾灸为上。隔蒜灸至十五壮,知痛乃住。后彼视为小恙,失用内药。又四日,其疮复作,颈肿项强,红紫木痛,便秘,脉实有力,以内疏黄连汤加元明粉二钱,通其大便;次用消毒救苦汤二服,肿势仍甚,此内毒外发也,不可再消之,换服托里消毒散。至近二十日,因患者肥甚,外肉多紧,不作腐溃。予欲行针开放,彼家坚执强阻。岂后变证一出,烦闷昏愦,人事不省,彼方惊悔。随用铍针左右耳边并项之中,各开一窍,内有脓腐处,剪割寸许顽肉,放出内积瘀毒脓血,不止碗许。内服健脾胃、养气血、托里补虚之药,其脓似泉流不歇。每朝夕药与食中,共参六七钱,服至腐肉脱尽,新肉已生。又至四十日外,患者方得渐苏,始知人事,问其前由不知也。此患设若禁用针刀,不加峻补,岂有生乎?因其子见识道理,从信予言,未百日而痊。
一妇人四旬,肥甚,项疮五六日。视之,肉肿疮不肿,又兼口燥心烦,坚硬色紫,根脚散平,六脉洪大,此太过证也,后必无脓,相辞不治。彼又请医视之。有言外托者,又言内消者,有称年壮不妨,又说脉大易治。众人纷纷不定,仍各用药。又去七八日,前后胸项俱肿,木闷坚硬。仍复请视决之。予曰:此不治者,何也?初起,肉肿疮不肿,顶陷者,一也;根脚平散,真气内败,不能收束毒气,二也;口燥心烦,邪火内淫,三也;形色紫暗,血死毒滞,不作腐溃者,四也;六脉洪大,疮毒大盛,正气受克,无以抵当,故疮终变软陷,邪毒内攻而死者,五也。当备后事为要。此终于二十七朝前后足矣。后果至期而殁。于此言正理顺之病,可叹时人何为纷纷妄治也。
一男子项疮五六日,就肆看视,头便黄色,根亦乎散。予曰:此当急治方可。彼面色不悦而去。又请里中医视之,乃曰:小恙也。因喜其说。用药又至五日外,其疮势坚硬,根脚开大,毒气已过两肩,流注前项,胸乳皆肿,呕吐恶心,寒热不食,疮势形色俱觉可畏,始信前言,复请予治。其疮形状,不可观也,此非药力可及。先用葱艾汤洗尽旧药,连煮药筒拔提二处,拔出瘀血碗余,随用银针斜斜插入根脚,透通患底数处,以蟾酥条插入孔内,此后解毒为脓,总以膏盖走散处,以真君妙贴散敷之,日渐日消,其毒收归后项原处;又兼服内托降火化痰之药三四日,候其大势已退,内脓已通,换服十全大补汤。凡坚而不化者照之,腐而不痛者取之,新而生迟者培之,如此调理,将近三月,方得完口平复。此为患者讳疾忌医之过,几乎至于丧命者多矣。
一女人年过六旬,系宦族,素禀怯弱,项间患疽,初起头便如粟,谓里可容谷之病也。喜其形体不肥,虽发之后,必易于腐溃,此则不妨前说。先用隔蒜灸之,次用蟾酥饼贴灸上四边,以吸毒散敷之,收其根脚不散,内服托里消毒散数服,疮势坚硬,疼苦不止。予曰:到某日方止。况今疮不腐溃,诊其脉细数而无力,此内虚之故,不能解毒为脓,以疼为要,岂可得止?次换益气养荣汤加角针、白芷,三服肿亦渐起。外用桑木灸法,其坚渐软,脓出稠而不多。前方去角针、白芷加香附,倍用参、芪,又数服,方得脓溃,溃后痛亦不止。予曰:再三日午后,痛可止也。至期,腐肉将脱小半,临午用乳香定痛散一服,午后疼痛顿退,安睡不醒。患家欣悦。予曰:不然,此在用药适其时也。虽半月之言应于今刻,惟信则不失耳。后当某日腐尽,某日肌平,某日完口。此三者患家以墨绳记,候期日果实,并无过与不及也。此法要在眼力精巧,量病难易,新腐迟速,补助有无,用药合式,然后相量日数,可决于前,发之必中也。
一妇壮年,项疮三日,其形径对前口,彼家相畏,人胖,不当疮发此穴也。予视顶高脚活,虽发不妨。彼欲内消之方妥。予曰:药消则不能,针消则可取。彼从之。用铍针当顶针入六七分,点至软肉方住,随去瘀血,又以蟾酥条插入孔内,服蟾酥丸,得大汗而解。次日,疮上微脓出之渐消,尤恐内毒未尽,又用消毒清热之药数服,不出十日而安。大抵凡欲消疮,先断根本,次泄毒气,使毒自衰,无得内攻为妙。
一男子耳后生疽十余日,自谓小恙不治,将近半月,根脚渐大,疮头惟流血水,稀恶污秽,四边紫黑,软陷无脓,面惨鼻掀,手冷气促,诊脉散大无根,此内败证也,何必治之?乱不用药。又延客医治之,固询无事。患者恨予不治,凡遇亲友,勉力支持,厉声自嘱,决不甘死。予曰:心不服死也,再五日必死。果然。予常观疮,但犯此证,虽山岳之躯,一败无不倾倒。
一男子项核肿痛,拘急恶寒,用荆防败毒散二剂,表证悉退。余核不消,用散肿溃坚汤加川芎、香附、贝母十余服,其核渐消;外以琥珀膏贴之,月余而安。
一男人仲冬渡江,暴发雾气,又值惊恐,次日寒热交作,头面耳项俱肿,先以藿香正气散二服,寒热亦止,面肿渐消,惟项间坚肿不退,红臖作痛,此毒聚必欲作脓,仍用正气散加芎、归、皂刺数服,候脓熟针之,肿痛顿退。又以十全大补汤,脾健肌生完口。
一妇人孀居六载,子幼未立,忧郁成核半年,又兼经水不调,寒热交作,形体消瘦,脉亦弦数,此劳伤气血,肝火妄动而成斯疾也。所谓损者益之,不可用追蚀之药,损而复损。先用逍遥散加香附、牡丹皮、贝母,和其血脉,和其肝气,使寒热尽退;次用益气养荣汤,服至月余,气血渐复,经事渐调,元气渐醒。外用火针核上点破四孔,用黄线药插入五六次,候至孔大,换用冰蛳散,搽于核上封之。至十三日外,其核自落,外搽红玉膏,生肌收敛;内换人参养荣汤加香附、木香三十余服,其口自完。此妇慎起居,绝七情,戒口味,尽调理,故可得愈,否则必不能矣。
一室女年十七,因父择婿不遂,躭至二旬,怀抱日久,项生数核,坚硬如石,此肝经凝结,筋缩之病也。又兼经水断绝,寒热如疟,咳嗽脉数,惟不颧红,此阴虚火动已成劳瘵证也,非药能愈。视其形状,喜无败色。予曰:欲治此病,先治其心犹可痊。父问曰:何药治心?予曰:非药也。《易》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此天地男女生成化育之道也。斯病独起于孤阴寡阳,不生不化,所谓逆理之病。此女大失配,谓当至而不至,渐成失度之疾,其病不生而自生,非己作也,由时变也。故药不能挽回,必得阴阳和而雨泽降,夫妇和而家道成,斯时之后,用药方可。彼父始悟,随即择嫁。三月后,复请视之,前证稍定。先用逍遥散加香附、青皮、山栀、丹皮、贝母十余剂,开郁疏肝,寒热渐止;次以人参养荣汤加丹皮、红花,通其血脉,使心血易生,容颜稍泽;又用益气养荣汤倍参、朮,培助脾胃,增进饮食;间用归脾汤加麦冬、五味、远志、沙参,收敛神气,宽慰性情;又制参朮地黄膏,服至半年,精神顿复,经事亦通,惟核不能全退;用火针点破一核,琥珀膏贴之,渐腐为脓,又两月而敛。余肿三核,渐针渐溃渐敛。首尾纯用补脾开郁药,调理一年,始得全愈。
一男子年近三十,项生数核,面白神劳,皮粗脉数,此元气受伤之证也。先当补养气血,待根本壮实,后治其疮。随用养荣健脾药十余剂,未效。彼以为缓,又信方士所惑,以图内消,自服螌蝥、巴、麝之药,连泻十数行,后致小便淋漓不已,虚热更增,饮食减少。又复请视,形色内败,不堪调理,辞而不治。彼后方悔,虽请内医强投扶助降火之药,终不应而死。
一妇壮年性急,夫荡不为家,左项生核半载,渐至鸡卵大,坚硬如石,皮外红丝缠绕左右,脉俱弦数。弦属肝火妄动,数乃脾热之甚。先用栀子清肝汤平伐肝木,五服后而脉始平;又以清肝解郁汤数服,散其郁结;次用益气养荣汤,调其气血;间服散肿溃坚汤,软其坚肿,外以琥珀膏贴之。调理百日而元气乃复,坚硬已消八九,止存小核未尽,彼以为愈,止不服药。后又一载,值夫赌讼未胜,暴急惊恐,前肿复作,两手脉弦细而多数,此阴血亏损,阳火乘之,非前有余证也。又兼胸膈不利,饮食无味,经水先期过多,形容憔悴不泽,此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暴怒则腰脊不能俯仰,以上俱七情内损证也。法当滋养气血调和脾胃,益肾清心,开郁散滞,庶保无虞。彼不肯信,仍欲服前散肿溃坚之药,欲灸肿上以图内消。余曰:此非前比,今则不敢治也。请客医自制前药,亦灸患上,并灸肘尖。此为真气虚而益虚,邪气实而益实。后果反加发热、自汗、咳嗽、项强、四肢不收,灸疮无脓,血水不绝,肿亦炽盛,此脏腑已损之候,必不久居也。又月后传为气急声哑痰血交出而殁。余尝见庸医不辨虚实,患家不信正理,偏听服药,往往多致不救者,十有八九。凡医者患者,俱当省而慎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