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碥》各脉主病·
病非表则里,非热则寒,非虚则实耳。故序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于先,余脉于后。
长大实滑等有余之脉,主证多同;短细虚涩等不足之脉,为病相类,当会通观之。
非入于此者,即不入于彼也。如头痛身热,隶之浮数,岂他脉便无此二证哉?
览者但取其意,勿泥其文,便触类旁通,引伸不尽矣。
浮 阳脉也。阳外阴内,故浮主表,沉主里。又阳上阴下,故浮主上部,沉主下部。以外感言之,凡六淫之邪中于表,清邪中于上,脉必浮也。以内伤言之,里气失守而虚邪外越,肾阴失守而浮阳上冲,脉亦必浮也。
浮迟 为表冷,(浮主表,迟主寒也。)伤湿,(表中湿邪,滞其经络。)中风。(虚风内发故浮,内虚寒故迟。若兼风邪中表,滞其经络,则亦浮迟也。)
浮数 为头痛,运眩,吐衄,(皆风热上攻所致。)表热,疮,阳结,(能食,不大便。)胸满,肩背痛。
浮虚 为表阳虚,伤暑,(大热伤气,汗出过多故虚。)劳倦,喘,咳血。
浮实 为表邪实,(六淫之邪,或痰凝血滞之在表者,皆是也。)胀满,(胃热。)气逆痛,(肺热。)肤痛,疮。
浮大 为风热瘾疹,(风热嘘血,沸腾于外也。)身痒,(名泄风,热蒸汗出,为风所闭,故痒也。)表邪盛、痂癞,(即疠风。风热久不散,郁而为湿,相蒸生虫,肌肉溃烂也。)气高,气实血虚,失血,燥结,阳厥,关格,(浮为正虚,大为邪实,邪实正虚,不能运化,故关而不得小便,格而不纳食也。)为癫疾。
浮小 为表阳衰。
浮缓 为伤风,(伤风有汗,内热得泄,故脉不紧。)伤湿。(湿伤肌表、肌肉,血脉缓弱,如土湿则软也。)
浮紧 为伤寒,身痛。
浮弦 为头痛,吐食,风饮。
浮滑 为风痰,衄血,吐逆。
浮涩 为麻木,身热无汗,肺燥,汗多津伤,血虚气浮。
浮长 为头痛,风痫。
浮短 为喘乏。
沉 主里,主下部。七情郁结,痰血停滞,凡属内邪,脉必见沉。若不因内邪而见沉,则为阳气内陷,为里虚不能外达,分别观之。
沉迟 为里寒,泄泻,气血滞,蓄水。
沉数 为内热外寒,(内热反觉外寒,热聚于内,不达于外也。)便难,消谷,(食多而便少也,盖为热所消化。)热厥(厥,手足冷也。热聚于内,不达于四肢,故冷。又有手足热者,详《医碥》厥门。
沉虚 为里虚,泻血,下利。
沉实 为积聚,血瘀,烦心,(热乘心。)咳唾。(热乘肺。)
沉缓 为里湿,蓄水。
沉紧 为冷痛,奔豚,(肾中阴寒之气,从小腹上冲心,若豚奔突。)瘕疝,(瘕,积块也。
疝,为小腹有形之病,皆寒邪之凝聚而成者。)腰脊痛。(肾附背,肾寒则气滞而脊痛。)
沉弦 为胁下有积,(弦为肝脉,肝主胁腹。)少腹痛,内饮,疝。
沉滑 为食痰,便脓血。
沉涩 为血滞,精伤,不月,不孕,内疽。
沉大 为内邪盛。
沉细 为血少,洞泄亡阴。
迟 主寒,以寒则气少而行慢也,属水。
迟大 为寒邪,顽痹。
迟细 为寒泻。
迟虚 为虚寒。
迟实 为寒积。
迟缓 为寒湿。
迟紧 为寒痛,(寒滞气不通故痛。)为筋急,(筋寒则收引故急。)
迟涩 血寒而滞。
数 主热,以热则气盛而行速也,属火。
数大 为烦躁,渴, 疹,胀满。
数虚 为虚热,怔忡,虚损。
按虚热者,脉必虚数无力,固矣。然有过服寒剂,寒热搏击,或肝邪克土,脉反弦大有力者,投以温补之药,则数者静,弦者缓,大者敛矣。此最当知。又有虚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阳欲脱者,脉皆数,甚者亦弦大有力,皆当以证参之,勿误也。
数实 为实热,痈疮,烦躁,谵妄。
数滑 为热痰,血热,渴。
数涩 为热灼血干。
虚 为正气不足。
虚滑 为正虚挟痰。
虚涩 为血液不足,气滞。
虚弦 为虚损,少食,虚痛。
虚缓 为虚弱,泄泻。
虚细 为气血不足。
虚大 为血虚。
实 为邪气有余,不作正气充实论。以正气止有不足,无太过,太过即为邪气也。参长脉条。坎中满,离中虚,水脉多实,火脉多虚。
实滑 为痰结,为宿食。
实大 为邪盛而实。
实大浮数 为肿,胸胁壅满,不小便。(气有升无降。)
紧 为寒邪,为木邪。微者不过抑遏正气,甚则戕贼中州,为真脏见。
紧迟 为肝气寒滞。
紧数 为寒郁热,咳嗽,(外寒束热攻肺。)痛。(寒热相搏故痛。)
紧大 为寒邪盛,下利。(土败木贼,难治。)
紧实 为有形之邪。(瘕疝瘀血之类。)
缓 主湿邪,土湿则泥泞而软也。问∶缓本和柔之名,乃脾胃之正气,何以谓之病脉?曰∶脾胃脉本中和,不紧不缓,原无紧缓可名,今曰缓,即非不紧不缓之中和矣。盖凡有可名者,即非中和,即为病脉也。旧谓四至为缓,三至为迟,湿滞故脉迟缓,亦通。盖缓有两义;一对数言,一对紧言。以主湿则亦有两义∶一为湿滞之而迟,一为湿浸之而软也。
缓大 为湿盛。
缓细 为正虚挟湿。
缓数 为湿热,肉痿。(不能行动曰痿,肌肉、四肢并见软弱也。脾主肌肉、四肢,湿热盛则困倦。
经谓脉缓多热,盖对脉急多寒言。寒则筋脉收引故紧,热则筋脉弛纵故缓也。然必兼见热证,乃为热,不可不知。)
缓浮数 为多汗。
缓数大 为狂笑,(心热则笑。)湿热壅胀。
缓长数 为喜呕,(湿热挟肝火上逆。)水瘕,(水积也,土受木克,不能制水,水郁成热也。)
痹。(麻木不知痛痒也。土受木克,不能行痰,聚于肌肤,故痹。痹而不行,郁滞成热,故数。)
缓滑 为湿痰。
缓涩 为解 。(困倦意,气血衰弱使然。)
长 为邪气长。问∶经曰长显气治,是长本佳脉,何以云病?曰∶长大实滑,皆有余之脉,短小虚涩,皆不足之脉,不及太过,皆为失中,故长大不作正气有余,实滑不作血气充足也。然衰弱之病,脉由短而渐长,则为佳兆。诸脉之变异,皆当以此推之,吉凶自见也。
长数 为热炽。
寸长 为足胫痛,(阳盛阴伤也。)格,(寸脉长九分,过此为太过,遂上鱼名溢。格,不纳食也。阳盛于上,胃中血枯,故食不得入。)逆气喘息。
尺长 为关。(尺脉长一寸,过此为太过,名覆。关,不得小便也,热结在下,故不得小便。)
尺寸俱长大 为阳明病。(伤寒热在阳明,则脉大而长。)
短 短,为正气短。
短涩 为肺燥。
寸短 为头痛。(阳不足,则阴气得而上干之。)
大 为邪气盛。经谓大为病进,乃指大而有力者,其病为实邪,邪加盛则脉加大也。仲景谓大为虚,又谓大为劳,乃指大而无力者,其病为虚邪,虚则气散,劳则气张,故脉亦应之而虚大也。当分别观之。(阴静而敛,阳动而张,故火旺者脉必大而浮数虚豁,水足者脉不必大,即大亦沉静而有力也。)
小 为正衰,血气皆少,形体消瘦。(阳不张则小,水不足亦小,兼迟则火尤衰,兼数则水更损。)
细数 为血虚发热。(虚劳得此难治。)
芤 为失血。
芤数 为亡血发热,身体瘦,肌肉甲错。(甲错,枯燥也。)
芤迟 为气虚脱血。
芤动微紧 为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弦 为肝邪伤脾,为痛,为饮,(皆脾气被伤而停滞之故。)甚则与紧同论。
弦迟 为寒疟,慢惊风。
弦数 为热痛,急惊风,正气大虚。
弦实 为肝实,善怒不乐,(肝郁不畅。)眩冒,(肝火上冲故眩,乘心故冒。)
巅病。(肝脉会于巅,火上冲故痛。)
弦大 为肝邪盛。
弦小 为虚损。
弦滑 为痰饮。
滑 流动属阳,主风热,(热气如风,吹血流动。)主痰饮,(凡物干涸则涩,湿润则滑,故滑为血盛痰多。)主胎孕。
滑大 为多痰,多血。
滑缓 为痰湿。
滑紧 为寒痰,冷食。
涩 血少而滞,属阴。
涩大 为火盛血枯。(此经所谓阳有余也。)
涩小 为血气俱少,少食,心痛,(血少不养心。)痹,(气滞血涩。螈挛,血不养筋。
)噎膈反胃,肠结。
微濡弱 皆血气衰微之脉。
微浮 为阳气微。
微紧 为虚损多汗,(阴寒逼阳于外。)短气(阴寒逼阳浮上。)
微涩 为体痹,(气滞血涩。)寒栗,咳逆唾腥。
濡弱 为亡血发热,烦心,厥逆。(阳气不能四达,故手足冷。)
弱涩 为精冷无子。
散 为脱,为 仆。
牢 为痼寒, 疝,(阴病,睾丸连少腹急痛。)瘕 。
革 为寒盛,男亡血失精,女半产漏下。(并寒不摄血。)
动 阴阳相搏,虚者则动,阳动见于寸,阴动见于尺,阴动为发热,血崩,阳动为汗出,惊,痛。(阴阳相搏,气不顺,故痛。)
伏 不过一时偶伏,乃暴病,久元气调即通。为霍乱,痛剧,阴阳痞隔,气闭,血滞,忿怒气逆,战汗。(伤寒服药后,烦躁冒瞀,脉忽伏不见,寒战,此正邪相争,欲作汗,宜静待,勿仓皇误治。)
伏涩 为吐逆,(血枯不能纳食。)水谷不化。(气滞不运。)
结 为寒滞,七情郁结,气血滞,疽,癖。
促 为热壅,痈毒,便脓血。(痈毒不成,则下泄也。若非热壅,则为气脱。)
代 为脏绝,霍乱,跌打闷绝,暴绝,疮痛极,胎气阻。
按以上所列脉病,略举大概,难以执泥。如浮主表,沉主里,而内伤发热,大类外感,脉亦浮数。寒邪初感,遏郁表气,脉不能外达,反见沉紧,不细辨,则以表为里,以里为表,而误治矣。脉数为热,然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者,脉皆数,愈虚愈数,一当滋阴,一当补阳,而概以实热治之,可乎?(尝见实热之脉,多缓软不数,故经以缓为热,宜知。)脉迟为寒,然热滞于内者,脉亦壅滞似迟,以为寒,误矣。有邪盛而正未衰者,有邪盛而正已衰者,脉见实则不见虚,既无虚脉可参,则正之已衰者,又何由而见乎?(按此当以兼紧兼缓辨之,又以形气之盛衰参之。)凡此皆当参伍求之,而不可刻舟求剑者。况一脉而数病,亦一病而数脉,即欲胶执 言之,又乌可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