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耳草

猜你喜欢

  • 从化

    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鑑》:“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

  • 小青草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 吴景贤

    【生卒】:六世纪【介绍】:隋代医家。籍贯不详。《隋书·经籍志》记载:著有《诸病源候论》5卷,目录1卷。据研究,吴景贤当系今题名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的作者之一。

  • 棒子毛

    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 豆豉灸

    即豉饼灸,见该条。

  • 伤寒六法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 仰靠位

    针灸体位名。详坐位条。

  • 食噎膈

    膈证之一。又名食膈。见《医方考》卷三。详食膈条。

  • 暴赤肿痛眼

    病证名。《审视瑶函》:“此症乃时气所作”。症见眼目暴赤肿痛。属天行赤眼,详该条。

  • 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

    民族医书。罗秉芬等编译。全书收载编号为P.T.1057号、P.T.127号、P.T.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