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刺痧法。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有青筋、紫筋现于肘弯、腿弯者。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委中直刺或斜刺,放出紫黑血,使痧毒有所泄,然后根据痧症用药。若未现痧筋者,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白膜蔽睛之俗称,详该条。
胞系,通指泌尿系;了戾,缭绕不顺。指脐下急痛、小便淋沥不通等病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多见于妊娠末期,胎气压迫膀胱所致的小便
指不应泻下的病证误用泻下的方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太阳经阳络之称。《素问·皮部论》:“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张景岳注:“关,卫固也。少阳为三阳之枢,展布阳气于中,太阳则卫固其气而约束于外,故曰关枢。”
病证名。指寒邪阻于太阳经络而致惊者。症见发热、恶寒,头、身骨节痛,无汗,手足牵动,目上视,搐搦有力,脉来浮紧。治宜疏散寒邪,用麻黄汤,或五积散(见清·庄一夔《惊风辨症必读书》)。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位于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婴儿惊啼,面赤唇红的证候。由于妊母恣食辛酸,多味炙煿热气熏蒸,传入胎中,以致胎受其气,伏于心经,出生后因风邪暴伤而诱发。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蝉蜕。
指肝脾两脏功能失调,生理上,肝气疏泄条达,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若肝气郁结,失其疏泄之职,影响脾胃正常健运,可致肝郁脾虚;若肝气亢盛,则可横逆而侵犯脾土,称为肝木乘脾土,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因而引致
【介绍】:见尤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