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生于肩井穴处的肿块。出《外科启玄》卷九。多因肩部负重或枕卧冷处,血脉不畅,气血凝聚所致。症为肩部生局限性肿块,亦可破溃流脓血。早期宜用灸法令其消散,或用粉霜点之。
【介绍】:清代医家。字静叔。又字叔卿。山东益都人。编有《得心录》一书,已佚。据《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包括十九方,皆为自制,其中包括为照顾贫穷人无力购买人参等贵重补药而创制的代用方剂。
养生学丛刻。一册。清·叶志诜辑。刊于1852年。其中包括元·丘处机《摄生消息论》,明·冷谦《修龄要旨》,清·汪昂《勿药元诠》、汪晸《寿人法》及方开《延年九转法》5种。
伤科著作。清·赵廷海撰。1卷,附《救伤秘旨续刻》1卷。刊于1852年。书中叙述因拳术所致损伤及骨折的辨证、手法和治疗验方。此外还记述了因武术“点穴”所受损伤的治疗法(共34穴)。建国后有排印本。
病名。亦称梦魇、鬼魇。其症恶梦离奇,或如有重物压身,常突然惊觉。《肘后备急方》卷一:“魇,卧寐不寤者,皆魂魄外游,为邪所执。”《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梦而魇则更甚者,或由心实,则梦惊忧奇怪之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头部中线,枕外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主治半身不遂。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介绍】:明末医家。字了吾。泾县(今属安徽)人。为名医周慎斋弟子,曾为胡慎柔(法名释住想)治愈痨瘵病。因器重胡氏之颖悟沉静,将医术传于他,后又将胡氏推荐给周慎斋,使胡氏得有进一步之深造。万合撰有《正阳
缓脉之简称。《伤寒论·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