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洗冤集录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名。即疝瘕。详该条。
病名。《女科秘旨》卷四:“面肿色赤,口苦咽干,日晡寒热,日渐羸瘦,胎气不见升动,用银柴胡、胡黄连各一钱,煎服。”
见《分类草药性》。即刀豆,详该条。
见《本草汇编》。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指用注射药物,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见水针疗法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饮食劳倦而得。症为颈项部多处生疮,溃烂成漏,肿及胸前,状如痈疽,此愈彼起,时有脓水。治法:内服五香散,已溃者外用露蜂房散。相当于颈淋巴结核。
出《神药经》。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