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寒身肿

风寒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风寒身肿之症,恶寒身热,身首皆肿,风胜多汗,寒胜无汗。此外感风寒,即金匮风水皮水,从太阳经主治之症也。风寒身肿之因,表气素虚,肺气素热。表气虚外邪易入,肺气热皮毛易开。寒袭于肌表,郁而不散,则发热身肿之症作矣。”脉多浮大或浮数。治宜选用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大腹皮散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猜你喜欢

  • 凌厚堂

    【介绍】:见凌堃条。

  • 砭针

    即砭石。出《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注“砭针者,砭石是也。”

  • 小便黄赤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小便颜色较正常时黄,甚至带红色,有寒热虚实之辨。《杂病源流犀烛》卷七:“小便黄赤,实热病也。凡脏腑皆能为之,而下焦更甚。经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宜火府丹。又曰:胃气

  • 猪母刺

    见《福建中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 血箭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见该条。

  • 覆盆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

  • 三管

    管,与脘通。任脉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三管。《脉经》:“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 调羹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 积热便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指因肠胃积热,热迫络损导致的大便下血。与热毒下血相类。《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肠胃积热,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脉弦数者,宜黄连丸,酒蒸黄连丸。”又:“有实热

  • 毫针

    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又《九针论》云:“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现代的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坚韧锋利,方便耐用。亦有用金、银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