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肚腹长大,肉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用鹤虱末,水调服五钱自愈。”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如因骨本身患结核、
推拿穴位名。即三关。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秫米,详该条。
【介绍】:见孙星衍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介绍】:见尤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