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饮食损伤脾胃,食物不能消化所致的病证。证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脉滑。见《丹溪心法·伤食》,一名食伤。其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虚实缓急,因势利导或吐或下或消或补,其中以
证名。指内外障之有额板、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现者。见《证治准绳·杂病》。“额板眉棱骨痛也……元气弱者,则有内证(指内障)之患;若兼火者,则有外证(指外障)之病。”(《张氏医通》卷八)。多种内外障眼疾均可出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
病名。出《素问·病能论》。指位于颈部的痈。多因外感风温,风热,肝胃火毒上攻,挟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症见寒热往来,头颈强痛,颈项渐渐肿赤。治宜疏风、清热、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或奇命丹汗之;或仙
①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司天、在泉、左右间气之别,司天之气为三之气,位于正南方,南方在上,故称为天气。②泛指充满于天空中的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医学传心录》方。青皮、当归尾、香附、柴胡各一钱,官桂五分,槟榔、橘核、木通、赤茯苓各二钱,大茴香(微炒)、紫苏各七分,黄柏三分,炒荔枝核七个,生姜一片。水煎,空腹热服。治肝经湿热下注,不得泻越,或为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乌药顺气汤,见该条。
证名。凤林寺《女科秘宝》:“产后血来不止,漏下片牛膜者,人皆疑惧,而不能治。然症虽凶而可治,服阿胶汤(阿胶、地榆、当归、白芍、熟地、茯苓)。”本证类似胎膜或胎盘部分残留,可结合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