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痒

阴痒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阴门痒。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症见外阴部或阴道内搔痒,甚则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湿热者,多伴有带下量多、色黄等,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见阴蚀条),或用龙胆泻肝汤;阴虚血燥者,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当归饮(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局部可用蛇床子川椒、枯矾、苦参百部、生艾叶杏仁,水煎熏洗。《妇人良方大全》主张内服龙胆泻肝丸逍遥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黄末,或鸡肝阴中,以杀其虫。或针刺阴廉曲骨三阴交

猜你喜欢

  • 子狂

    病证名。《傅青主女科》:“妇人怀妊有口渴汗出,大饮冷水,而烦躁发狂,腰腹疼痛,以致胎欲堕者,人莫不谓火盛之极也,抑知是何经之火盛乎?此乃胃火炎炽,熬煎胞胎之水,以致胞胎之水涸,胎失所养,故动而不安耳。

  • 袖珍方

    方书名。又名《袖珍方大全》。4卷。撰于1391年。本书是在明宗室朱(周定王)主持下由李恒等人根据朱所编的《保生余录》、《普济方》等书选录经验方编成。全书分为风、寒、暑等81门。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

  • 灶突墨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百草霜之别名,详该条。

  • 慢喉风

    病名。多由素体虚弱,更兼忧思郁怒而成。症见咽干、微肿痛,大便自利,舌苔白滑。其发病缓,其色淡。《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慢喉发缓体虚生,微肿咽干色淡红,或由暴怒五辛火,或因忧思过度成。”若午前痛甚者,服

  • 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详该条。

  • 邵俊英

    【介绍】:清代医家。广东人。撰《跌打新书》2卷,主要记述跌打损伤之查症、诊脉、用药经验、辨伤及擒拿手法等,并附经验方。

  • 经来泄泻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泄泻。详该条。

  • 喉科草

    见《中医方药学》。为火炭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 广石莲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 单盘膝

    即偏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