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厥

阴厥

厥证之一。指阳亏精损致四肢厥逆之证。《医林绳墨·厥》:“阴厥者,因其纵欲太过,阳亏于内,精损于外,邪气偶入,阳衰精竭,不能荣养,反被克伐,脏腑生寒而发厥也。其症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屈足倦卧,唇口青黑,或自利不渴,小便清白,是其候也。治宜理中汤四逆汤之类。”《医宗己任篇·厥逆》:“如得病便四肢厥冷,脉沉而细,手足挛而恶寒,引衣盖复不欲水。或下利清谷而厥逆者,阴也,四逆汤、白通汤;厥逆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手足指头微寒者,谓之清,理中汤;无热症而厥,当归四逆汤加茱萸、生姜;喘促脉伏而厥,五味子汤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服五味子汤,或兼与桂枝麻黄各半汤,须臾大汗而解。”参见厥证条。

猜你喜欢

  • 自汗

    证名。①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②指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

  • 悲伤

    指悲哀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悲伤》:“悲则气逆,愤郁不舒,积久伤肺,清肃之令不能下行。”用加味参苏饮。参见善悲条。

  • 老鸦眼睛藤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 鹌子嘴

    见《山东中药》。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 林吕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 隐曲

    ①指心情抑郁。《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王冰注:“隐曲,隐蔽委曲之事也。”②指大小便。《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王冰注:“隐曲,谓

  • 史载之方

    方书名。2卷。宋·史堪(字载之)撰。约刊于1101年以前。书中论四时正脉,运气生病,及大府泄、大府秘、小府秘、身热、身寒、头痛、腹痛等三十余种内科、妇科等病症。内容以论治和方剂为主,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

  • 髭发

    病名。髭,本作“頿”(《说文》)。口上须也。段注:“在口上、在颊亦得名须。”①指发于颊部之痈疽。②痄腮,一名髭发(《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 缠舌喉风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多由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所致。症见舌根肿硬,两旁糜烂。《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毒,或因风劳酒色而起。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胎,如咬牙不

  • 平补平泻

    ①指先泻后补的补泻方法。《神应经》:“……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②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而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