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多因偶逢赫曦之令,或远行劳倦,时当大热,燥火烁人,津液内涸所致。《症因脉治》卷二:“外感噎隔之症,向无饮食阻隔,忽尔内热唇焦,饮食不得下咽,下咽噎住不通,或下咽而复吐出,烦热引饮。……右脉洪数
手太阳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
病名。指患喉风且影响吞咽者,故云塞喉。多因湿热痰浊雍塞肺系所致。《囊秘喉书》:“塞喉风,喉痹聚毒,喉涎稠实而发寒热。关上可治,关下难治。”治宜清热祛痰、消肿止痛。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加减。脓成则以刀
古病名。指寒邪侵犯肺所致的疝症。《素问·大奇论》:“肺脉沉搏为肺疝。”王冰注:“皆寒薄于脏故也。”其症可见少腹与睾丸胀痛,小便不通等。参见疝条。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各条。
维医学著作。毛拉艾外孜·和田尼用阿拉伯文著成于1703年。全书三卷。第一卷四篇,论述维医四物质(火、气、水、土);四属性(热、寒、干、湿);四体液(血液质、粘液质、胆液质、黑胆质);器官学说;素质学说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即霍乱转筋。详该条。
【介绍】:参见史以甲条。
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紫苏梗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