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疳疾併发消瘅。《幼幼集成》疳疾“骨蒸之病,多起于胃。其始也,邪火上冲而能啖,火消灼而善饥。盖胃为气血之海,气血不足,邪火杀谷,水之精气不足济之,渐成口秽烦躁,夜热朝凉,毛焦口渴,气促盗汗,形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心悸、怔忡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见该条。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书名。4卷(或作5卷)。清·吴瑭撰。包括温病、伤寒、杂病、妇儿科医案,作者尤擅长于温病,能从医案的辨证治疗中示读者以规矩与治法。书中颇多连续治疗较完整的病案,记录详明,有利于读者领会病理治法的终始变迁
出《名医别录》。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九痛,是指妇人九种病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者阴中痛伤,二者阴中淋痛,三者小便即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来腹痛,六者气满并痛,七者汁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者胁下皮痛,九者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