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刺

阳刺

古刺法名。《黄帝内经太素·杂刺》:“在头疾头痛……阳刺,入一旁四。”指治疗头痛,用正中一针,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即《灵枢·官针》所述十二刺之扬刺。《素问·长刺节论》所载阴刺之法亦同此,谓“入一旁四处”,但十二刺之阴刺为“左右率刺”之法。故林亿在校正时指出:“此阴刺疑是阳刺也。”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中亦谓:“本作阴刺者,字误耳。”因本法用治头病,头为阳;且刺入五针为奇数,亦属阳,故称阳刺。

猜你喜欢

  • 三十六丁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黑皰、乱疔、满天星、满天星疔、肾疔。十三丁之一。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周赤色,初生少,其头逐日增多,数越多,证情越重,若满三十六则危。宜早治,治疗参见疔疮条。

  • 天柱疽

    病名。为有头疽生于天柱骨者。出《疡医准绳》卷三。证治同有头疽。

  • 清热利湿

    利湿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的方法。湿热蕴结下焦,症见小腹急胀、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用八正散。

  • 燕子花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 鸳鸯豆

    见《中药材手册》。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 脾阴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

  • 红眼伤寒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

  • 肝肾亏损痛经

    痛经证型之一。见《中医妇科学讲义》。多因素体虚弱,早婚,分娩过多,损伤肝肾,精亏血少,经行之后,冲任胞脉失养所致。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宜调补肝肾。方用调肝汤,或六味地黄

  • 胎风

    病证名。①婴儿禀赋不足,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子在胞胎,禀受不足,肝心经虚。其及始生,乳养无法,触冒外风,或因断脐,疮痂未敛,风邪一入,则令脏腑虚弱,经络不通,蕴结为热,盖

  • 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出明·周于蕃《幼科推拿妙诀》。又名二龙摆尾。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左手屈按儿中指无名指,右手摇其食、小二指。见《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②右手拿儿食指,左手拿小指,往下摇拽。③左手托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