锨板子骨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五方。狗脊六两半,苍术十两,香附十二两,陈皮九两,没药一两二钱,威灵仙三两,草乌二两半。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温酒或热水送下,不拘时服。治风湿为病,血脉凝滞,腰腿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来狂言谵语。详该条。
【介绍】:见杨文修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外科枢要》卷。因患疮疡过用克伐之剂,或脓血排泄过多,或吐泻致精血消耗,阳气虚衰而引起。其证可见畏寒头疼,咳逆呕吐,耳愦目蒙,小便难,泻利肠鸣,里急腹痛,阳缩、冷汗,牙齿浮动,肢体麻痹,厥冷身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小儿温壮者,由腑脏不调,内有伏热,或挟宿寒,皆搏于胃气。足阳明为胃之经,主身之肌肉,其胃不和调,则气行壅涩,故蕴积体热,名为温壮候。”参见乳子病热条。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见孙文垣医案条。
出《伤寒论》。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即鼾。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腕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