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郄中

猜你喜欢

  • 沈鲁珍

    【介绍】:见沈璠条。

  • 脚拐毒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 灰黑干刺苔

    舌苔灰黑而生干刺。为脏腑实热,律液受伤。症见咽干,口燥,喘满,宜急下存阴。若里结未成,而见烦躁,口渴,胸中胀满,呕吐频作,或常干呕等症,则宜苦寒清热(见《伤寒舌鉴》)。

  • 退位

    运气术语。指六气主司的更迭。参见不退位条。

  • 乳食停滞吐

    病证名。婴幼儿乳食停滞中脘,胃气上逆而引起的呕吐。其证呕吐酸臭乳片或食物,口气臭秽。《幼幼集成》:“此因乳食无度,脾胃嫩弱,不能运化”而成。伤乳用消乳丸,消乳行滞,安胃和中;伤食用保和丸,消食和胃,降

  • 红点舌

    即舌疮。详该条。

  • 房中

    ①古代对性生活和有关性医学知识的统称,又名“房中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天下至道谈》等已记载了有关房中术的内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著录《容成阴道》等“房中八家”。房中虽包涵有性医学知识,但也混

  • 壅肾疮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 ①读zàng。①义同脏。出《灵枢·本脏》等。泛指人体内的脏器。②地名。指我国西藏自治区。如藏麻黄,即指西藏所产的麻黄。②读cáng。贮藏、受纳之义。《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同脏

  • 上半日咳

    指咳嗽在午前发作者。多由胃火犯肺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上半日咳,痰稠黄,胃火也。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张氏医通·咳嗽》:“上半日嗽,多属胃火,竹叶石膏汤降泄之。胃气虚者,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