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白附之别名,详该条。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方。葛根三钱,黄芩、赤芍药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瘟疫所发未尽,膜原尚有伏邪,隔数日再发热,脉洪大而数者。
即肾火偏亢。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秦艽,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1卷,已佚。
病证名。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症因脉治》卷四:“积寒泄泻之症,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治宜温中散寒。寒积内滞者
洗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胃肠。”
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因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