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疼,义同痛。详腰痛条。
见《滇南本草》。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元·曾世荣撰。20卷。刊于1294年。书中对儿科理论申述了作者的见解,故称之为“口议”。卷1~3议明至理25篇,总论儿科的生理、病理及对某些儿科著作的评论;卷4~5议初生牙儿证候26篇;卷6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随息居饮食谱》。为荷梗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乳香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檀香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素问灵枢合注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赤芍药、当归、大黄、黄芩、生地黄、黄连、川芎、薄荷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汤送下。治眼内血灌瞳神,赤脉涩痛,大热上壅者。
见《证治准绳·杂病》。又称吐清水。详该条。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