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即缺盆骨。李潆《身经通考》:“缺盆骨为骮。”参见缺盆骨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始置于政和年间,官阶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称者。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介绍】:见刘光大条。
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见《医学入门》卷六。即摩腰膏,见该条。
出《海上方》。为莲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或有如豆者,名曰损翳,或曰离睛,又曰蟹睛。”详蟹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