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蟮漏

蟮漏

病名。生于小腿肚的一种疮疡。出《医说》卷六。由湿热内搏,外感风邪,滞于肌肤,留于血脉而成。常发于小腿肚。初起形如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疮口深如钉钻,缠绵难愈;若疮口受寒,则疮口肌肤发冷。治宜清热理湿。内服消风散三妙丸。并用艾叶、老葱煎汤熏洗,再用黄蜡膏调敷。

猜你喜欢

  • 木檽

    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木耳之别名,详该条。

  • 赤脉贯目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赤脉贯睛,详该条。

  • 血瘀经行后期

    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气滞、寒凝,以致血瘀内阻冲任,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所致。气滞血瘀者,症见经期错后,经量涩少,血色紫黯,血块较多,小腹胀痛,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过期饮;寒凝血瘀者,症见小腹冷痛,

  • 瘈疭

    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即瘛疭。详该条。

  • 斑疮入眼

    病证名。指睑缘生疮,累及角膜。《世医得效方》:“眼胞患斑疮,热气冲透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宜服柴胡散。”

  • 九痛

    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九痛,是指妇人九种病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者阴中痛伤,二者阴中淋痛,三者小便即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来腹痛,六者气满并痛,七者汁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者胁下皮痛,九者腰痛。”

  • 血分瘀热

    ①瘀,指瘀积。热邪瘀积于血分。②瘀,指瘀血。因热邪深陷营血分,阻滞血络而夹瘀;或本有积瘀,久而夹热,均可致瘀热互结。

  • 土瓜根

    见《金匮要略》。为王瓜根之别名,详该条。

  • 汗疹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

  • 水板凳

    见《四川中药志》。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