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烦

虚烦

证名。指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多由伤寒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胸中,或病后余热留恋,或津涸、血虚肾亏痰饮虚劳等所致。常伴郁闷不寐口干咽燥等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栀子豉汤主之。”《类证治裁·烦躁》:“其杂症虚烦,因津涸燥结而烦者,人参固本丸枣仁竹叶。因血虚烦渴,至夜躁热尤甚者,当归补血汤。因肾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烦者,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后余热欲吐,虚烦不安者,人参竹叶汤竹茹汤。病久烦热不止,六味汤加枣仁。肥人虚烦不眠为痰,温胆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亦有虚烦状似伤寒,但不恶寒,头身不痛,脉不紧数者,则可选竹叶汤(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猜你喜欢

  • 典药

    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只设1名。

  • 肥疮

    病名。头皮癣疾之一。出《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由脾胃湿热蕴蒸,上攻头皮所致;或因接触传染而得。初起头皮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疱,形如粟米,破出黄水。逐渐形成硫磺色碟形黄痂,中央凹陷,有毛发贯穿,黄痂落后

  • 卒心痛

    证名。指突然发作的心痛。可由脏腑虚弱,冷、热、风邪等侵袭手少阴经所致。《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

  • 穿腮毒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骨槽风,又名穿腮毒者,由忧愁惊恐悲伤思虑所致。初起生耳下及颈项,隐隐皮肤之内有小核,渐大如胡桃,牙龈肿痛,寒热大作,腐烂不已,日增红肿,或左或右

  • (眼)大角

    见《异授眼科》。即内眦。详该条。

  • 川五味子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 邵纯山

    【介绍】:参见邵三山条。

  • 四时宜忌

    养生类著作。明·瞿祐撰。本书在博览广搜历代养生专著的基础上,总结民间养生防病经验而编成。其内容是根据每月的节气、气候变化特点,先从天文历算为角度进行通俗的解释,并指出养生防病的具体方法与四时宜忌。其代

  • 蜗牛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方。①蜗牛(烧存性)不拘量。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贴患处。治瘰疬。②带壳蜗牛七个。取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贴患处。治瘰疬。

  • 化痰

    祛痰法之一。消解痰涎的方法。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