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咳

脾咳

病名。①指咳则右胁下引及肩背痛,动则咳剧者。《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治用升麻汤。如脾胃积热者,用栀连二陈汤脾虚痰湿者,用六君子汤加枳壳桔梗,或术米汤。参脾经咳嗽条。②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六曰脾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少腹是也。”治宜刺足太白。参十咳、咳嗽条。③五嗽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参见五嗽条。

猜你喜欢

  • 鍉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是一种针体粗大,尖如黍粟,圆而微尖的针具。用于按压经脉,导气和血。

  • 伪药条辨

    书名。4卷。清·郑奋扬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著。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

  • 铁板道

    见《陕西中草药》。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 厥阴咳

    病名。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十曰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治宜刺大陵。参见十咳条。

  • 肺脾郁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肺脾郁,营损肌瘦。养营汤去桂心,减熟地黄。”参见五脏郁证条。

  • 气门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 仓公

    【介绍】:见淳于意条。

  • 疹后肺痈

    病证名。麻疹后并发肺痈。《治疹全书》:“疹后久嗽,痛引胸胁,或吐脓血,或吐如米粥者,此肺内生毒也,名肺痈。”治宜泄热豁痰,解毒排脓。用宁肺桔梗汤(《治疹全书》方:桔梗、贝母、枳壳、杏仁、瓜蒌根、生黄耆

  • 气热不得卧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气分受邪热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气热不得卧之症,昼则发热,夜则身凉,是阳气伤于阳分而不得卧也;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气受邪热,重阳无阴而不得卧也。”如左脉

  • 乐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为无头疽生在肩前侧,腋窝上方,骨缝开合凹陷处者。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血热气郁而成。开始如椒,渐长如鹅卵,按之疼痛彻骨。若溃脓及时,肿消痛减,脓稠者为顺证;久不溃破及溃后脓如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