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其中除指持、口温、指留、指拔四法外,其余均见于十四法中。参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KI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维、阴关。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脐下3.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
黑瓣苔,瓣底红。为脏腑热甚,消灼津血。症见口开目闭、烦躁沾语、狂妄便闭等,急用大承气汤下之,并用清热凉血之法治之(见《伤寒舌鉴》)。
药物剂型之一。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的优点,故临床上应用最广。
行气法之一。亦称按压行气法。指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前后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窦汉卿《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要使针感向上,可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下方,“闭其下气”则
①见《闽东本草》。为天青地白之别名。②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背叶之别名。各详该条。
①指疫病。见《肘后备急方》卷二。亦名疫疠、天行、时行、时疫。《医学入门·疫疠》:“疫疠如有鬼厉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详疫疠、时疫、天行等条。②病邪名。指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的病邪。《全生集·时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卜芥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海芋之别名。各详该条。
舌色淡紫而尖生蓓蕾。多因嗜饮感寒伤肺,厚味伤胃,热郁而气血不畅所致,宜小柴胡汤加葛花、滑石、生地之类(见《伤寒舌鉴》)。
出《神农本草经》。为马蔺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