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前怔忡

胎前怔忡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胎前恍惚。病因平素气血虚弱,孕后愈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常发生心神恍惚,惊悸怔忡,遍身烦热等。宜补益气血养神安神为主。若惊悸不安,夜卧不宁者,宜大圣散(川芎黄芪当归木香人参甘草茯苓、麦冬);若血少神虚,心神不宁者,宜养荣汤(枣仁远志、黄芪、柏子仁、当归、茯神白芍紫石英、木香、甘草);若心气虚,而神不安者,宜定志丸(人参、远志、蒲黄、茯苓);若火盛者,宜安神丸(黄连、生地、当归、炙草、辰砂)。

猜你喜欢

  • 茧子

    病名。即趼子。见该条。

  • 骆龙吉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内经拾遗方论》8卷。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方药有一定参考价值。

  • 魇(yǎn)

    病名。亦称梦魇、鬼魇。其症恶梦离奇,或如有重物压身,常突然惊觉。《肘后备急方》卷一:“魇,卧寐不寤者,皆魂魄外游,为邪所执。”《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梦而魇则更甚者,或由心实,则梦惊忧奇怪之

  • 医医小草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遂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保赤存真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10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

  • 黄帝灵枢经

    即《灵枢经》。详该条。

  • 落胎

    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即打胎。

  • 小便浑浊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详便浊条。

  • 热痱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卷。即痱子簇集成瓣,颜色鲜红者。详痱疮条。

  • 阳虚阴盛

    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