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实热

肾实热

肾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名曰肾实热也。”又:“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名曰肾实热也。”可伴小便涩痛等证。治宜清利湿热为主,选用清源汤榆白皮饮地黄汤等方。

猜你喜欢

  • 脉阴阳俱浮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之脉俱浮。可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而误用辛温发汗,津液受伤,致使热邪内外充斥,故脉见浮洪。

  • 耳中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耳轮脚之中点处。直刺0.1~0.2寸。

  • 产后惊风

    病名。清·汪喆《产科心法》:“产妇汗多发痉,俗谓产后惊风,实非风也,乃肝血空虚,不能荣筋,以致手足抽搐,有似中风之状,更有口噤咬牙,角弓反张,此气血大虚之恶候。”治法参见产后病痉条。

  • 肾足少阴之脉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肾经。详该条。

  • 水谷痢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①指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所致的痢疾。《时病论》卷三:“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中微痛,登圊频频,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来细缓无力,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虚则不能

  • 许智藏

    【生卒】:537~617?【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因母疾,览医方,以医术名闻乡里,曾任梁、陈、隋之员外散骑侍郎(较高级的近侍官),隋炀帝每病,即请智藏诊治。年八十卒。

  • 真阴不足

    同肾阴虚。详该条。

  • 察舌辨证新法

    舌诊著作。1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舌八法,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析黄、白、黑苔,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解放后与《临床验舌法》合刊出版。

  • 足踏法

    正骨法。出《陈氏秘传》。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整复。以左肩关节脱臼为例:令患者仰卧,医者坐患者左膝之侧,曲其左足,踏着患者左腋下,用带缚患腕上部,系于医者腰间,然后医者扶平患者之肘,起身向后仰,徐徐拔伸患

  • 猪辽参

    见《天宝本草》。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