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重订敖氏伤寒金镜录》。全舌苔呈黑色,为寒极或热极之候。寒极者,黑而底纹嫩,润滑如水浸,急投辛温救补之剂。热极者,黑而底纹粗糙,干涩,刮之不净,急投苦寒清热之剂。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刊于1637年。本书原系《医宗必读》卷3~4。书中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人兽、禽、虫、鱼等10类,共352种药物,每药编成对偶联句,以便初学诵习,并附加按
病症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指因肺胃热盛,迫血妄行的衄血。《张氏医通·衄血》:“实热衄血,脉实大便秘者,犀角地黄汤加木香大黄。”参见鼻衄条。
由胃直接分出的大络脉,它与十五别络不同。其循行径路自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出于左乳下的虚里,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手足不能自温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沉香散。参见五噎、噎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张氏医通》卷八:“谓睥内之肉,紫瘀浮泛,甚则如细泡无数,相连成片。盖睥血滞又不忌火毒燥腻,致积而不散,或碎睥出血冒风所致,宜活血为主,并用开导。”与睑停瘀血相类,参见该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勃之别名,详该条。
即救急十滴水,见该条。
用渗湿利水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暑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