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介绍】:清医生。字恕子。四川叙永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秀才。志以医药济人,治学推崇喻嘉言,但不泥于一家。认为“学医贵在集众方之长而为己长”。临诊精思细察,处方遣药当机立断。兼善诗文,惜年未40
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见《伤寒论》。《景岳全书·伤寒典》:“合病者,乃两经三经同病也。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此太阳之证,而更兼不眠,即太阳阳明合病也,若兼呕恶,即太阳
参见外科启玄条。
①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受外邪而致。有寒热之分:①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②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亦见声音嘶哑
人体部位名。指髌骨。因位处膝部,故名。俗称膝盖骨。《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膝髌中。”
证名。指发热壮盛,身如烧灼或手抚病人皮肤有烫手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多见于温邪热盛的患者。
【介绍】:见黄岩条。
病证名。又名风赤眼。《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论曰目赤烂者,睑眦俱赤且烂,见风益甚,又谓之风赤眼。此由冲冒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睑眦,与津液相搏,故令赤烂也。迎风则作痒泪出,遇热则伤烂眵多。治宜镇平肝气
【介绍】:宋代医生。字时芳。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医术高明,负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