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明》卷一方。黄芪一钱,人参八分,炙甘草、白术、苍术、橘皮各五钱,泽泻、猪苓、茯苓各三分。为粗末,水煎服。功能健脾补中。治膈咽不通,胸中不利,痰嗽喘促,脾胃壅滞,用本汤送服利膈丸;治两足痿厥,行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阳病属外,故针刺循行于四肢体表的经脉(外经)予以治疗。该篇还指出,气满闭塞,咳逆喘息等取用天容,廉泉等穴即属本法,并谓其“病恶埃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
《兰室秘藏·泻痢门》方。黄芪、柴胡、当归、益智仁、陈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炙甘草二钱,红花少许。为粗末,水煎服。治大便日行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作泻,腹中鸣,小便黄。
①理气法之一。即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是治疗由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的方法。如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详各条。②气功术语。《抱朴子内篇》卷八释滞:“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
【介绍】:清代医生。字世瞻。履贯生平未详。著有《脉贯》一书(1711年刻行)。
指面部作肿。与面浮属虚者相对而言。《素问·平人气象论》:“面肿曰风。”多因食后冒风,或风热相搏,上攻头面所致。治疗以祛邪为主。《医学入门》卷五:“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能食者风虚,面麻木,牙关急搐,升麻
病名。指每逢经期出现感冒的病症。多因卫阳不固,营卫不和所致。若因阳虚气少,卫外不固。症见经期畏寒恶风,头痛鼻塞流涕。治宜温阳益气祛风。方用玉屏风散加桂枝,白芷等。若因经期气血入胞,营卫不和,症见经行乍
【生卒】:约十二世纪【介绍】:金代医家。平阳(今山西省临汾)人。对热性病有研究,撰有《伤寒医鉴》一卷。反对朱肱《南阳活人书》用温热药治伤寒,而推崇刘完素用寒凉之法。
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首载《千金要方》。旧说精神疾患是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疗穴位均冠“鬼”字为名。其数十三,故称十三鬼穴。十三鬼穴,古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宫)、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