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呕吐

经行呕吐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呕吐经来惯呕吐。指每值经期出现恶心呕吐,并伴随经期反复发作。多因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饮内阻、或伤于水饮所致。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劳逸无度,损伤脾胃、经行之际,气血下注,脾气益虚,胃失和降,症见经行恶心呕吐,胸闷腹胀头晕气短精神倦怠,乏力思卧,治宜补益脾胃,降逆和中,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若因肝气抑郁、横逆犯胃,经行时肝血益虚,气火偏旺,挟冲气上逆,胃失和降,症见经行呕吐泛酸,胸闷烦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暖气呃逆,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柴胡疏肝散左金丸。若素有痰饮,经行冲气较盛,饮随冲气上逆,《叶氏女科证治》云:“此因痰在胸脘,阻隔米谷,不能下胃。”症见经行食后,作呕欲吐、或吐涎沫,暖气频作,治宜豁痰降逆,方用旋复代赫汤加茯苓。若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痰,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

猜你喜欢

  • 药园师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 液门

    ①经穴名。代号SJ2。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千金要方》作掖门。属手少阳三焦经。荣(水)穴。位于手背侧第四、五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

  • 神藏

    经穴名。代号KI2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二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二肋间神经;并有第二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以及肋间神经痛

  • 风丹

    病名。①又名发风丹,出《幼幼集成·斑疹瘾疹证治》。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不红者,为脾经感受风邪所致,称为风丹。用加味羌活散(羌活、前胡、桔梗、薄荷、枳壳、天麻、白芷、川芎、蝉蜕

  • 风热犯肺

    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郁而化热,致肺气宣降失常,证见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咳出,舌红脉浮数;或兼见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症;重症可见气喘鼻煽,烦躁不安等。治宜疏风泄热,辛凉解表。

  • 和解

    治法之一。①即和法,详该条。②泛指用较轻的方调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病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 医方大全

    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

  • 产后大便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失血,伤津,阴液不能润肠所致。不宜轻用下法,徒伤元气。治宜润肠通便。方用润肠丸(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麻仁、苏子、人参、甘草、郁李仁,蜜糖引)或用麻仁

  • 增损双解散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方。僵蚕(酒炒)、滑石各三钱,蝉蜕十二个,姜黄七分,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当归、白芍药、黄连、连翘、栀子、甘草各一钱,黄芩、桔梗、大黄(酒浸)、芒硝(冲服)各二钱,石膏六钱。水煎,

  • 维会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脐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