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即水翁花,详该条。
病名。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湿热二气交感,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好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初起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水疱,渐成脓疱。疮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河内(今河南省)人。曾任尚药奉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内伤眩晕》。又称醉头风。有虚痰眩晕、实痰眩晕、湿痰眩晕、停饮眩晕、风痰眩晕、痰火眩晕之不同。详各条。
出《本草图经》。即马蔺子,详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昏迷,气粗息促。因病势急骤凶猛,正气不能支持,邪毒痰热内陷心包,阻塞内闭所致,故称。详小儿昏迷条。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论》。又名撞刺生翳。指由眼外伤引起的目翳。眼被撞刺之后。“痕伤受血灌溉,遂生血翳,碜涩泪出,红筋满目,此症外伤,与患眼生翳不同,……伤于风轮,酿成大患,或至瞎。”(《银海精微》)
即鬥齿。详该条。
【介绍】:见王士雄条。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方。松花一两半,生地黄、炒鹿角胶、山药各一两,艾叶一分,茜草根、茯苓、紫菀、人参、百合、小蓟、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治吐血久不止,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