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医家。初业举,后改习医。远宗仲景,近探薛己,考古证今,审察运气。汇成《治伤寒全书研悦》,以及《脉理原始》、《病机要旨》、《小儿形证研悦》等书。
书名。不分卷。清·温载之撰。刊于1886年。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著中,《温病条辨》头绪纷繁;《温热经纬》辞义深奥,不易为读者所掌握。遂参阅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本书。书中阐述温病证治。介
【介绍】:清代医家。字淡安。江苏长洲人。为名医顾雨田之弟子,辑有《奇病录》(1840年刊行)、《心太平轩医案》(1912年刊行)等书。
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通称。包括温病中的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的病因。《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①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②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参营气同病
《不居集》上集卷十七方。乌梅肉二两,巴豆霜(去油)五粒。乌梅肉水煮烂,候水少干,入巴豆,煮片刻,搅如稠糊,取出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面色青白浮肿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水瑕深翳,黑水(指黑睛)内横深瑕盘,青色沉沉入,痛楚无时,此五脏俱受热。”即冰瑕翳深外障。详该条。
病证名。《千金要方》卷五上:“小儿病风瘙,痒痛如疥,搔之汁出,遍身,如麻豆粒,年年喜发,面目虚浮,手足干枯,毛发细黄,及肌肤不光泽,鼻气不利,此少时热盛极,体当风,风热相搏所得也。”参见小儿风疾瘾疹条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唐·甄权撰,已佚。
见食物本草条。